本書從人的行為源自于動機的驅動,而動機產生于心理活動,因此分析員工行為的心理成因,是從*根本上解決管理問題的關鍵這一原理出發,匯集數十位管理專家和心理學家的真知灼見,以心理學為切入點,探尋企業管理中面臨的諸多問題,為管理者提供行之有效的管理之道,讓管理者了解員工心理,讓員工對管理者心服口服,從而建立默契與信任,打造高效執行團隊。
為什么懲罰反而起反作用?
如何讓員工覺得跟著你有前途?
該不該對人才偏心?
法不責眾對不對?
該保持距離還是平易近人?
每個管理者都有這些困惑,
要解決困惑就要讀懂員工的心。
前言:
人力資源是企業里最難管理的資源,同時也是決定企業發展和命運最重要的資源之一。
我們認為,企業所有的管理活動都是和人相關的,即使是不直接針對人的管理活動,也要通過人力資源的執行才能得以實施。所以,管理最重要的還是管人。
人的行為源自于動機的驅動,而動機卻實實在在產生于我們的心理活動。因此,分析員工行為的心理成因,是從最根本上解決員工管理問題的關鍵。
本書正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探尋企業管理中面臨的諸多問題,為管理者們提供行之有效的管理之道。
我們的思路很簡單:如果你知道員工是怎么想問題的,對某種管理行為有什么樣的心理感受,那你就會懂得怎樣通過引導員工心理解決問題。
總體上看,這本書的價值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員工的行為進行心理學分析,讓你從更深的層面認識到員工之所以這樣行事是出于何種原因;
(2)讓你更清晰地知道應該怎樣做才能得到員工認同,把員工的心理從敵對轉為支持;
(3)你會明白,不僅要了解員工心理,你還應該糾正自己的某些心理問題,才能選擇正確的管理方式,塑造高效的團隊。
我們講,帶隊伍其實就是帶人心。如果你能夠了解員工想什么,你就能很容易地選擇有針對性的管理方式,讓員工配合你的工作。
希望你能從本書中得到一點啟示,從而做一個更高效的管理者。
管理學研究者、企業經營者。對變革、創新及其內在的本質規律有深入的見解。特別對管理學、心理學跨學科融合的實證研究頗有建樹。在應用心理學領域耕耘多年,成果有的放矢,頗受讀者好評。
第一章 你知道員工為什么這樣嗎
1.客大會欺店,員工也會欺人
2.別讓他太難,別讓他認輸
3.是真的做不了,還是不敢做
4.讓他有點決斷,不要做職場拖拉機
5.別讓任何人只顧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6.他總是犯錯,未必是他的能力問題
7.看不到出路,他沒有了努力的勁頭
第二章 為什么有人會埋怨員工沒規矩
1.有人犯規,犯規的人就會越來越多
2.兩個人承擔責任,就相當于沒人承擔責任
3.你的隊伍是不是也有組團過馬路現象
4.公平不公平,人心各有一把尺
5.員工屢教不改為哪般
6.喂得太飽,也就沒有跑動的欲望了
7.員工認同你,才會聽你的
第三章 表現出你的尊重,效果更好
1.矯枉過正,其結果注定過猶不及
2.分配工作也要聽聽員工的意見
3.遭受冷落,還怎么有干勁
4.落后的員工更需要你的關注
5.讓員工把牢騷發出來,比埋在肚子里好
6.心里裝了石頭,工作怎能高效
7.是淘汰,但不代表扔掉
第四章 用好你手中的胡蘿卜和大棒
1.你究竟在獎賞什么,搞清楚了嗎
2.這究竟是誰的油田
3.看到他的進步,比看到錯誤更重要
4.好心腸也要分時候
5.投其所好,永遠沒錯
6.自己吆喝,當然比不上有人替你吆喝
7.尋找不會過時的激勵
8.情感維系比利益收買更有用
第五章 別說你帶動不了團隊的激情
1.團隊怎么死氣沉沉
2.不感興趣的工作,怎會做得有勁
3.趕一下跑得更快,但也別趕得太緊
4.太安逸了不行,制造點危機感
5.大家的勁兒,為什么使不到一塊兒
6.有攀比心不見得就是壞事
7.積極的工作氛圍,造就優秀的團隊
第六章 管理者也要講品位
1.有諾必踐,別讓員工失望
2.跟我沖與給我沖的差別在哪里
3.真誠,是拉近距離的一把鑰匙
4.太過完美,反而高處不勝寒
5.是監督,不是監視
6.做好你的頭兒,何必管太多
7.你覺得他能成功,他還就成功了
第七章 自我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1.員工為什么給你干活兒
2.不要迷信權威
3.他們反對,僅僅是因為沒有參與感
4.所有人觀點一致,你真的該放心嗎
5.是我自己的選擇,所以我會負責
6.同一件事情讓他用不同的方法
7.為什么要跟著前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