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傳播”與“地方性知識”、中國文化中的關系與沖突、“異”與“同”的路徑選擇、規范與問題四個方面全面闡述了中國傳播研究的問題及路徑。
《理論與經驗--中國傳播研究的問題及路徑》聚焦傳播學研究的本土化,分析了當前中國傳播學研究的現狀,分別從“傳播”與“地方性知識”、中國文化中的關系與沖突、“異”與“同”的路徑選擇、規范與問題四個方面全面闡述了中國傳播研究的問題及路徑,對如何走出中國傳播學自己的研究之路提出了各種建議。本書由黃旦、沈國麟編。
黃旦,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教育部新聞學科組召集人,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中外新聞與傳播思想、大眾媒介與社會。
導言:立足于本土經驗的傳播學研究 黃旦
“傳播”與“地方性知識”
論“munication”的基本含義與理解 王怡紅
全球化時代的“理論旅行”與中國傳播研究反思 陸曄
問題的“中國”與中國的“問題”——對于中國大陸傳播研究“本土化”討論的思考 黃旦
中國文化中的關系與沖突
中國人的關系向度及其在互聯網中的可能性表達 翟學偉
從中美文化處理人際沖突的差異探索中國傳播學的進路 李少南
跨文化傳播的基本理論命題 單波
“異”與“同”的路徑選擇
“華化”傳播研究:挑戰、目標與取徑 汪琪
實踐取向的華人傳播研究——意義科學的觀點 趙雅麗
規范與問題
中國傳播界對“麥克盧漢密碼”的解讀 吳玫 楊姣
中國大陸和海外華語地區傳播學期刊論文寫作規范之實證比較(2005—2010)陳懷林
西方理論與本土經驗:從《亞洲傳播學報》看中國傳播研究 郝曉鳴 溫乃楠
附錄: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