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和自我實現理論是現代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奠基石,這些思想在其成名作《動機與人格》續篇《需要與成長:存在心理學探索》一書中得到了*好的體現。
馬斯洛畢生都在探索人類本質,他以獨創新穎又頗具說服力的人類動機理論為支撐,對人類本質進行了更全面、更精彩的設想,證明人類具有愛的能力、高尚的品質和無限的創造力,能夠追求*的價值觀和愿望。
在《需要與成長:存在心理學探索》中,馬斯洛結合多年搜集的臨床資料,以滿懷激情、精辟入里的文字,通過對匱乏性動機和成長性動機、防御和成長、認知需要與認知恐懼、高峰體驗中的存在性認知、自我實現者的創造力等對人類本質和心理健康極為重要的概念的探討,展現促進、保持并恢復精神健康和情感健康的方法。
《需要與成長:存在心理學探索》影響深遠,在作者離世四十余年后仍盛傳不衰,不僅在心理學領域舉足輕重,還被廣泛應用于人文學科、社會理論和企業管理理論之中。
【美】亞伯拉罕·馬斯洛(19081970)
現當代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發起者和理論家、管理學大師、第三代心理學的開創者。
出生于美國紐約市布魯克林區,在紐約城市大學城市學院和威斯康星大學接受教育。在擔任布蘭迪斯大學心理學系主任之前,他在布魯克林學院擔任教職十四年。19671968年擔任美國心理學學會主席。主要著作有《動機與人格》《需要與成長:存在心理學探索》《人性能達到的境界》《科學心理學》等。
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是美國20世紀下半葉崛起的新的心理學派,沖擊著當代西方的心理學體系,相對于以弗洛伊德為代表的精神分析學的第一思潮和以華生為代表的行為主義的第二思潮,形成了心理學的第三思潮。
第三版編者序/1
第二版序言/5
第一版序言/9
前 言/21
第一編 更廣闊的心理學領域
第一章 導言:健康心理學探索/3
第二章 心理學能從存在主義者那里學到什么?/10
第二編 成長與動機
第三章 匱乏性動機和成長性動機/25
第四章 防御和成長/50
第五章 認知需要和認知恐懼/66
第三編 成長和認知
第六章 高峰體驗中的存在性認知/79
第七章 強烈的同一性體驗:高峰體驗/115
第八章 存在性認知的一些危險/128
第九章 抵抗被標簽化/139
第十章 自我實現者的創造力/145
第十一章 心理學數據和人的價值/158
第十二章 價值、成長和健康/178
第十三章 超越環境限制的心理健康/192
第四編 未來的任務
第十四章 成長和自我實現心理學的一些基本命題/203
附錄一
我們的出版物和專題會議適合這些個人心理學嗎?/232
附錄二 規范社會心理學具有可能性嗎?/237
參考文獻一/240
參考文獻二/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