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一探心理學世界的奧秘嗎?那不妨從千奇百怪、妙趣橫生的心理學研究著手,它會告訴你心理學家在做什么,以及他們是如何解開人類心理密碼的。
心理學家如何把精神病科醫生耍得團團轉,以惡作劇的方式揭示一個嚴肅的事實?看看“假精神病人實驗”就明白了。
車禍現場,人們匆匆走過,卻不肯施以援手;大火熊熊燃燒,眾人圍觀,卻無人報警。是社會風氣使然,人心越來越冷漠了嗎?看看“責任分散實驗”,我們就知道問題沒那么簡單了。
星座分析、血型分析和算命先生為什么能忽悠那么多人,“巴納姆效應實驗”揭開了其中的奧秘。
在提出一個讓人為難的請求之前,不妨先提一個只需對方舉手之勞就可以滿足的小要求。這是為什么?“登門檻效應”告訴我們:得寸才能進尺。
每個心理學研究都是朝向心理學世界的一扇窗,相信會帶給你意外的收獲。
李娟娟 知名心理作家,代表作有《微反應心理學》《微表情心理學》《心理學與執行力》《心理學與情緒控制》《心理學與談判力》《心理的故事2:改變心理學的53個關鍵案例》《心理學與生意經》等。
第1個研究
001 / 假精神病人研究
心理學家的惡作劇
第2個研究
011 / 責任分散研究
圍觀的群眾
第3個研究
021 / 社會助長(抑制、惰化)研究
人多的好處與壞處
第4個研究
027 / 個體與團體競爭研究
爭強好勝
第5個研究
033 / 擁擠實驗
哪來這么多人
第6個研究
041 / 巴納姆效應研究
模棱兩可,人人受用
第7個研究
047 / 破窗效應研究
放任不管的惡果
第8個研究
053 / 暈輪效應研究
以貌取人背后
第9個研究
061 / 登門檻效應研究
得寸進尺
第10個研究
067 / 從眾心理研究
隨大流,跟風跑
第10個研究
073 / 首因效應研究
牢固的第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