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窗小札1963》輯錄了金庸于1963年在專欄中發表的193篇社論、時評與漫談等雜文。涉及內容包括:明報的立場與原則,中國的社會和經濟,美國的內政和外交,古巴的導彈危機,亞洲各國的外援和內困,西歐國家之間的合縱連橫,東歐的求變和困境,文藝創新與爭議,生態與環保,各國的世態與風情,社會趣聞與傳奇等等。
金庸數十年新聞生涯中近千萬字的政論文字,一直沒有結集出版。兩年前,金庸秘書受命搜集、整理金庸上世紀六十年代撰寫的專欄文章。其中比較重要的,是金庸用“徐慧之”為筆名撰寫的“明窗小札”專欄。這一專欄從1962年12月開筆,持續到1968年10月,除1967年間中斷幾個月外,幾乎每天一篇。
“金庸秉持‘明辨是非,客觀中立’立場,可謂眼觀全球,心懷民眾,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而文風樸實簡潔,觀點鮮明犀利,見解獨特新穎,盡顯一代大師的風范。”
★金庸政論文集首次內地出版★ 九十歲金庸親撰“后記”★ 每篇文章內容均無改動,原汁原味★百科全書的風格,卓越的史識,大師的文筆★ 精選相關歷史時期新聞圖片★讀懂金庸武俠小說微言大義的參考書★ 評價金庸終生寫作成就的必讀書★全面了解金庸傳奇人生的必備書★中國杰出報人的文章典范
金庸,本名查良鏞,浙江海寧人,生于一九二四年。曾任報社記者、翻譯、編輯,電影公司編劇、導演等;一九五九年在香港創辦《明報》機構,出版報紙、雜志及書籍;一九九三年退休。先后撰寫武俠小說十五部,廣受當代讀者歡迎,至今已蔚為全球華人的共同語言,并興起海內外金學研究風氣,有英、日、法、意、韓、泰、越、馬來、印度尼西亞等多種譯文,作品均被改編為電影、電視劇、廣播劇和舞臺劇等,陸續在世界各地上演。
數十年來從事新聞工作,為報紙撰寫社評和專欄文章近千萬字,是華人世界中卓有成就的報人。亦曾發表多篇學術論文,研究涉及法律、歷史和佛學諸領域。曾獲頒眾多榮銜,包括英國政府OBE勛銜,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勛銜、“藝術文學高級騎士”勛章,香港特別行政區最高榮譽大紫荊勛章;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加拿大UBC大學、日本創價大學和英國劍橋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香港大學、加拿大UBC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南開大學和臺灣清華大學、政治大學的名譽教授,以及當選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澳洲墨爾本大學和新加坡東亞研究所的榮譽院士。
曾任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英國牛津大學漢學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加拿大UBC大學文學院兼任教授。
目錄節選
明報:立場與原則
北京大學的一個故事
鐵掌中的肥皂
奶罩與蘇聯人的經濟
赫魯曉夫的煩惱
康熙強過彼得大帝
肯尼迪被戴紅帽子
亞洲的三大勢力
女人安全,光頭危險
葡萄牙大捧中國人
波蘭電影模仿新潮派
最有權力的女人
羅素的信仰
十大政治家的年齡
目錄節選
明報:立場與原則
北京大學的一個故事
鐵掌中的肥皂
奶罩與蘇聯人的經濟
赫魯曉夫的煩惱
康熙強過彼得大帝
肯尼迪被戴紅帽子
亞洲的三大勢力
女人安全,光頭危險
葡萄牙大捧中國人
波蘭電影模仿新潮派
最有權力的女人
羅素的信仰
十大政治家的年齡
臺灣武俠小說的套子
美國的武俠小說迷
世界最大膽的影片
女人身上的新發現
日本人研究中藥熱
英女皇有多少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