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考研政治考點精講》是為準備考研的朋友們編寫的。
《2014考研政治考點精講》編寫者都是長期從事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和研究工作的教師。他們每年在全國各地給考研輔導班講政治課并負責考研政治試題的閱卷工作。考慮到絕大多數讀者不是學習和研究政治專業的,解讀特別注意簡明、準確。
《2014考研政治考點精講》2014考研政治考點精講依據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大綱及大綱解析精心講解知識點,同時參考了本科教材。分五部分編寫。其中各章均由三方面內容構成:一是概述每一節的基本內容,并提示重要考試命題點;二是講解考試大綱規定的知識點;三是匯編本章的已考試題及答案或答案要點;四是小結與預測。 《2014考研政治考點精講》講解知識點簡明扼要,同時又力求做到準確闡述知識點的理論內容,全面概括每個知識點所涵蓋的要點。
根據思想政治理論的考試大綱,本書分五部分編寫。
每一部分中的各章均由四方面內容構成:
一是概述每一節的基本內容,并提示重要考試命題點。
二是講解考試大綱規定的知識點。
三是匯編本章的已考試題及答案或答案要點。
四是小結與預測。
鑒于多數讀者手中已有本科階段使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統編教材),因此,本書講解知識點簡明扼要,同時又力求做到準確闡述知識點的理論內容,全面概括每個知識點所涵蓋的要點。
第一部分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
已考試題及答案(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二章 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
第一節 物質世界和實踐
第二節 事物的普遍聯系與發展
第三節 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
已考試題及答案、答案要點(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三章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節 認識的本質及規律
第二節 真理與價值
第三節 認識與實踐的統
已考試題及答案、答案要點(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四章 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
第一節 社會基本矛盾及其運動規律
第二節 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
第三節 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已考試題及答案、答案要點(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五章 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本質
第一節 資本主義的形成及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矛盾
第二節 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
第三節 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
已考試題及答案、答案要點(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六章 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第一節 從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到壟斷資本主義
第二節 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第三節 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和發展趨勢
已考試題及答案、答案要點(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七章 社會主義社會及其發展
第一節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第二節 社會主義在實踐中發展和完善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政黨在社會主義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
已考試題及答案(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八章 共產主義是人類最崇高的社會理想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共產主義社會的展望
第二節 共產主義社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第三節 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中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
已考試題及答案(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二部分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理論成果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及其歷史進程
第二節 毛澤東思想
第三節 鄧小平理論
第四節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第五節 科學發展觀
已考試題及答案(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第一節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發展
第二節 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的內容和意義
第三節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已考試題及答案(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三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第一節 新民主主義理論的形成
第二節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和基本綱領
第三節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經驗
已考試題及答案、答案要點(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四章 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第一節 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
第二節 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和歷史經驗
第三節 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已考試題及答案、答案要點(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五章 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
第一節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二節 對社會主義本質的新認識
第三節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已考試題及答案、答案要點(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六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第一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我國最大的實際
第二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
第三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戰略
已考試題及答案(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七章 社會主義改革和對外開放
第一節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第二節 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面改革
第三節 毫不動搖地堅持對外開放
已考試題及答案、答案要點(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八章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第一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第二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第三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制度
第四節 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已考試題及答案、答案要點(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九章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
第一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制度
第二節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第三節 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民主政治
已考試題及答案、答案要點(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十章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第一節 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第二節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第三節 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
已考試題及答案(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十一章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第一節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第二節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思路
已考試題及答案、答案要點(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十二章 祖國完全統一的構想
第一節 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第二節 從武力解放臺灣到和平解放臺灣
第三節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
第四節 新形勢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重要發展
已考試題及答案(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十三章 國際戰略和外交政策
第一節 國際形勢的發展及特點
第二節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已考試題及答案(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十四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
第一節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事業
第二節 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
第三節 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已考試題及答案(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十五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第一節 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保證
第二節 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第三節 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已考試題及答案(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三部分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第一章 反對外國侵略的斗爭
第一節 資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及近代中國社會性質的演變
第二節 抵御外國武裝侵略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
已考試題及答案(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二章 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節 農民群眾斗爭風暴的起落
第二節 洋務運動的興衰
第三節 維新運動的興起與夭折
已考試題及答案(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三章 辛亥革命與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
第一節 舉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幟
第二節 辛亥革命建立民國
已考試題及答案、答案要點(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四章 開天辟地的大事變
第一節 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與中國共產黨誕生
第三節 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已考試題及答案、答案要點(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五章 中國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節 對革命新道路的艱苦探索
第二節 中國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進
已考試題及答案(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六章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第一節 日本發動滅亡中國的侵略戰爭
第二節 從局部抗戰到全國性抗戰
第三節 國民黨與抗日的正面戰場
第四節 中國共產黨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第五節 抗日戰爭的勝利及其意義
已考試題及答案(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七章 為新中國而奮斗
第一節 從爭取和平民主到進行自衛戰爭
第二節 國民黨政府處在全民的包圍中
第三節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
已考試題答案、答案要點(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八章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第一節 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開始
第二節 選擇社會主義道路
第三節 有中國特點的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道路
已考試題及答案(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九章 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前進
第一節 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步探索
第二節 探索中的嚴重曲折
第三節 建設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已考試題及答案(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十章 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第一節 歷史性的偉大轉折和改革開放的起步
第二節 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展開
第三節 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發展的新階段
第四節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第五節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就與經驗
小結與預測
第四部分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第一章 追求遠大理想堅定崇高信念
第一節 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
第二節 理想信念的實現
已考試題及答案(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二章 繼承愛國傳統弘揚民族精神
第一節 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
第二節 新時期的愛國主義
第三節 做忠誠的愛國者
已考試題及答案(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三章 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
第一節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第二節 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第三節 科學對待人生環境
已考試題及答案、答案要點(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四章 加強道德修養錘煉道德品質
第一節 道德及其歷史發展
第二節 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
第三節 弘揚社會主義道德
第四節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規范
已考試題及答案、答案要點(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五章 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秩序
第一節 公共生活與公共秩序
第二節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規范
第三節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規范
已考試題及答案、答案要點(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六章 培育職業精神樹立家庭美德
第一節 職業活動中的道德與法律
第二節 大學生擇業與創業
第三節 樹立正確的戀愛婚姻觀
已考試題及答案、答案要點(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七章 增強法律意識弘揚法治精神
第一節 領會社會主義法律精神
第二節 樹立社會主義法治觀念
第三節 增強國家安全意識
第四節 加強社會主義法律修養
已考試題及答案(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自覺遵守法律
第一節 我國憲法規定的基本制度
第二節 我國的實體法律制度
第三節 我國的程序法律制度
已考試題及答案(2004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五部分 形勢與政策以及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已考試題及答案要點(2010年-2013年)
小結與預測
第一部分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內容概述】
第一章 是總論。總論分兩節,從總體上論證說明什么是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第一節 闡述馬克思主義的含義、產生和發展。第二節 闡述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政治立場、理論品質和社會理想。
重點掌握馬克思主義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一、馬克思主義的含義
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思想的科學體系,它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堅定維護和發展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動社會進步、創造美好生活的科學理論。
(一)從不同角度回答什么是馬克思主義
1.從創造者、繼承者的認識成果角度回答,馬克思主義是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而由其后各個時代、各個民族的馬克思主義者不斷豐富和發展的觀點和學說的體系。
2.從階級屬性角度回答,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爭取自由解放和整個人類解放的科學理論,是關于無產階級斗爭的性質、目的和解放條件的學說。
3.從研究對象角度回答,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的學說,是關于資本主義發展和轉變為社會主義以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發展的普遍規律的學說。
4.從主要內容角度回答,馬克思主義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構成的科學體系,它是一個完整的整體。其中,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不可分割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
(二)狹義與廣義的馬克思主義
1.從狹義上說,馬克思主義即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學說的體系。
2.從廣義上說,馬克思主義不僅指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學說的體系,也包括繼承者對它的發展,即在實踐中不斷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
(三)作為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事業指導思想的馬克思主義,是從廣義上理解的馬克思主義
它既包括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基本方法,也包括經列寧對其繼承和發展,推進到新的階段,并由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將其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即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二、馬克思主義的創立: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經濟社會根源、實踐基礎和思想淵源(一)資本主義經濟社會的發展及其矛盾運動是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經濟社會根源。
(二)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實踐成為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階級基礎和實踐基礎。
(三)人類思想和文化發展的一切優秀成果是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思想淵源。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直接思想來源是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英法的空想社會主義。馬克思恩格斯創立了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把社會主義由空想變為科學。
三、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的發展
(一)馬克思恩格斯根據實踐的發展對自己創立的理論不斷充實和完善。
(二)列寧等馬克思主義者在領導俄國革命中的發展。
(三)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確立為自己的指導思想,并在長期奮斗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先后產生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馬克思主義強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實踐為基礎的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一、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一)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是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
(二)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科學體系的哲學基礎。
二、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立場
致力于實現以勞動人民為主體的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政治立場。
第一,這是由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本性決定的。鮮明的階級性和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特性。
第二,這是由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決定的。無產階級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會發展的規律、人類的徹底解放的必然趨勢是完全一致的,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后徹底解放自己。
第三,是否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
三、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是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這種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是馬克思主義始終保持蓬勃生命力的關鍵所在。
第一,這種品質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質的反映。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本質屬性,在于它的徹底的科學性、堅定的革命性和自覺的實踐性,而徹底的科學性是最根本的。理論上的與時俱進正是科學性的必然要求。
第二,這種品質是人類認識發展規律的具體表現。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這是人類認識發展規律的基本要求。與時俱進就是馬克思主義根據實踐的變化,尊重和遵循客觀規律,不斷超越前人和自己的認識過程。所以,認識規律、把握規律、遵循和運用規律,是與時俱進的根本要求。
第三,這種品質是理論創新的內在要求。創新就要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實踐沒有止境,認識和創新也沒有止境。我們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會突破我們。
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堅持在實踐基礎上不斷推進理論創新,使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這是與時俱進品質應有的內涵和社會前進的必然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