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教師假性成長、優秀教師專業退化與發展、教師績效評價等十六個方面對當前基礎教育教師專業發展中存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進行了探討。全書立足于教師現實的教育教學生活,提出問題、分析現象、追究根源,重點探討解決問題的策略。
該書對促進教師理性成長、高效成長具有一定意義,適合中小學教師、教育行政人員,以及教師教育者閱讀。
本書不追求體例的系統、完整,不去建構理論體系,而是從實際出發,對當前基礎教育教師成長過程中的十六個現實問題進行分析,探討解決問題的策略。相對于眾多的教師成長研究成果,本書理論的深度和立論的高度都存在著差距。本書可以說是十六個小篇章的集錦。
目錄
第一論教師為何輕視課程理論(1)
第二論教師假性成長及其克服:從教育行政的角度分析(12)
第三論教師領導者的實踐困境及突破(23)
第四論教師績效評價與傳統文化的沖突和圓融:
基于文化維度理論的分析(34)
第五論優秀教師如何走得更遠:
論優秀教師的專業固化和專業再發展(45)
第六論教師PCK的來源及發展策略(56)
第七論女教師專業發展:基于社會性別理論的分析(67)
第八論性別均衡教師生態的建構(78)
第九論教師能否“為了學生的一切”:
對教師責任擴大化的一種反思(89)
第十論教師與學生童年幸福(102)
目錄
第一論教師為何輕視課程理論(1)
第二論教師假性成長及其克服:從教育行政的角度分析(12)
第三論教師領導者的實踐困境及突破(23)
第四論教師績效評價與傳統文化的沖突和圓融:
基于文化維度理論的分析(34)
第五論優秀教師如何走得更遠:
論優秀教師的專業固化和專業再發展(45)
第六論教師PCK的來源及發展策略(56)
第七論女教師專業發展:基于社會性別理論的分析(67)
第八論性別均衡教師生態的建構(78)
第九論教師能否“為了學生的一切”:
對教師責任擴大化的一種反思(89)
第十論教師與學生童年幸福(102)
第十一論教師如何正確對待新課程改革(114)
第十二論教師偽創新的表現、根源及應對措施(137)
第十三論教師信息倫理素養的現狀及發展策略(148)
第十四論教師如何正確對待“課程生活化”:
以語文課程為例(158)
第十五論教師在教學中如何“對話”(169)
第十六論生命關照下的教師教育課程(185)
參考文獻(196)
后記(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