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談藝錄·銀幕熒屏老兵:仲星火》主要內容包括:藝術訪談、兢兢業業順其自然、藝術傳評、人生起步、部隊生涯、上影演員、動亂年代等。
仲星火,1924年出生,著名影視表演藝術家,安徽亳州人。1949年上海電影制片廠成立時,隨解放軍華東軍區文工團一隊轉業到上海電影制片廠當演員。曾先后參加拍攝了《南征北戰》、《鐵道游擊隊》、《今天我休息》、《李雙雙》、《405謀殺案》、《巴山夜雨》、《天云山傳奇》、《月亮灣的笑聲》等幾十部故事片,以及《楊乃武與小白菜》、《今天我離休》、《監獄風云》等十多部電視劇,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曾獲得第二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第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女配角集體獎、第八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特別榮譽獎,以及“國家有突出貢獻的電影藝術家”榮譽稱號,并當選為“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
藝術訪談
兢兢業業順其自然
藝術傳評
第一章 人生起步
第二章 部隊生涯
第三章 上影演員
第四章 動亂年代
第五章 黃金歲月
第六章 桑榆美景
結語
附錄
從藝大事記
后記
于是,校方便在教堂里當著許多人的面為趙俠生舉行了一個受洗的儀式。教堂的講臺前有一個貯滿了水的池子,趙俠生站在池子里面,牧師就站在他身邊問他:“趙俠生你信奉主嗎?”盡管年幼的趙俠生對恩主耶穌并沒有多少了解,但仍很嚴肅地說:“我信奉。”牧師又說:“現在我奉主之名給你施浸。”然后他一手托著趙俠生的腰,另一只手把他的腦袋輕輕地按在水里:浸了一下后就拉了起來。接著就開始誦經,唱詩班也開始唱詩。然后趙俠生就出去換衣服,換完衣服回來再坐下。這時,牧師給他一小塊餅干,說這是主耶穌的肉;然后再讓他喝一小杯葡萄酒,說這是主耶穌的血。這些程序完成以后,牧師便告訴趙俠生,他從此之后就是教友了。
受洗之后,趙俠生就開始在懷恩中學上學了。信教當然要承擔一些義務,趙俠生除了每個星期要到教堂參加禮拜,去聽牧師講道之外;還要跟著牧師出去布道,宣傳教義,讓其他人都來信教;同時,也要進行一些慈善捐款活動等。那時候趙俠生雖然處于變聲期,但嗓子不錯,他也喜歡唱歌,所以他還參加了唱詩班,開始接受西洋聲樂教育,這就使他的課余生活更加豐富了。
懷恩中學的校門口掛的是美國國旗,房頂上涂畫的也是美國國旗,日本人的飛機不敢肆意轟炸學校,因為這里是美國人的財產。日本人有什么事情進懷恩中學調查,必須帶著翻譯來。懷恩中學校長是上海圣約翰大學畢業的,也是毫州本地人,英文說得好。日本人把想要說的話告訴翻譯,翻譯將其譯成中文后,講給懷恩中學的校長聽,校長再翻譯給美國人聽。于是,日本人有什么事前來交涉,往往是客客氣氣的,不敢隨便造次。懷恩中學實際上成了毫州在日本人占領時期一個較少受到戰爭干擾的特殊地帶。
后來,隨著戰爭形勢的不斷變化,日本人的勢力日益增強,懷恩中學便改了校名,叫渦北中學。校長也換人了,名叫張志蘭。張志蘭和其丈夫張嵐峰都曾經在日本留過學,張嵐峰當時是偽軍第一軍的首領,張志蘭則接收了懷恩中學,懷恩中學自此便改名為渦北中學。作為校長,張志蘭重視提高教育質量,她從北京通縣的潞河中學請來了一批老師,這些老師的教學水平都很高,有些人在當時的北平(即北京)也是頗有名望的。因為受到戰亂的影響,他們才到渦北中學來任教。而在渦北中學繼續求學的趙俠生等一批在校學生,卻因此而受到了很好的教育。由于當時教歷史的老師上課時講得很生動,也由此培養了趙俠生對歷史的興趣。當然,那些老師不僅課上得好,而且還有一定的抗日意識,他們在課堂上也常常向學生灌輸一些抗日愛國的思想。當然,這樣做都是瞞著日本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