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控制原理(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是在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第2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書中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自動控制理論基本分析和設計方法。全書共分9章,前6章介紹連續控制系統的數學建模、時域分析、根軌跡分析、頻域分析以及系統的校正等方法。第7章介紹非線性系統的基本分析方法,其中包括相平面法和描述函數法。第8章介紹離散控制系統的理論,用時域法分析了離散系統的穩定性、動態性能和穩態誤差.以及數字校正等問題。第9章精練地介紹了國際控制界流行的MATLAB仿真方法,并精心設計了經典的模擬實驗以供讀者訓練之用。在附錄中增加了拉普拉斯變換和MATLAB應用的基礎知識以供讀者查用。
為便于讀者自學,《自動控制原理(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精心選編了大量解題指導,旨在加強學生的課后訓練,提高分析設計能力,以便學生靈活運用各章方法。同時,根據多年的考研輔導經驗,精選了重要例題附在其中,對考研復習意義重大。加之各章配有的內容總結、提要和學習、復習指導,提綱挈領地把本章內容串成一條主線,相互聯系起來,有利于突出重點和牢固掌握基本知識。
《自動控制原理(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可作為普通高校自動化、通信、計算機、自動控制、儀器儀表、測控、機械、動力、冶金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成人教育和繼續教育的教材,還可作為科技人員參考用書。
第1章 自動控制的基本概念
1.1 引言
1.2 自動控制的基本知識
1.2.1 自動控制問題的提出
1.2.2 自動控制的定義及基本職能元件
1.2.3 自動控制中的一些術語及方框圖
1.3 自動控制系統的基本控制方式
1.3.1 開環控制
1.3.2 閉環控制
1.3.3 開環系統與閉環系統的比較
1.4 自動控制系統的分類及基本組成
1.4.1 按給定信號的特征分類
1.4.2 按系統的數學描述分類
1.4.3 按信號傳遞的連續性分類
1.4.4 按系統的輸入與輸出信號的數量分類
1.4.5 自動控制系統的基本組成
1.5 對控制系統的要求和分析設計
1.5.1 對系統的要求
1.5.2 控制系統的分析與設計
1.6 自動控制理論的發展概況
1.6.1 早期的自動控制工作
1.6.2 經典控制理論
1.6.3 現代控制理論
1.7 例題精解
學習指導與小結
習題
第2章 控制系統的數學模型
2.1 引言
2.1.1 系統數學模型的特點
2.1.2 數學模型的類型
2.1.3 系統數學模型的建模原則
2.2 系統微分方程的建立
2.2.1 列寫微分方程式的一般步驟
2.2.2 機械系統舉例
2.2.3 電路系統舉例
2.2.4 實際物理系統線性微分方程的一般特征
2.2.5 電樞控制直流電動機
2.3 線性系統的傳遞函數
2.3.1 線性常系數微分方程的求解
2.3.2 傳遞函數的定義和實際意義
2.3.3 傳遞函數的性質及微觀結構
2.4 典型環節及其傳遞函數
2.5 系統的結構圖
2.5.1 結構圖的定義及基本組成
2.5.2 結構圖的繪制步驟
2.5.3 結構圖的基本連接形式
2.5.4 結構圖的等效變換
2.5.5 結構圖的簡化
2.6 信號流圖及梅遜公式
2.6.1 信號流圖的基本概念
2.6.2 信號流圖的繪制方法
2.6.3 梅遜增益公式
2.7 例題精解
學習指導與小結
習題
第3章 時域分析法
3.1 典型輸入信號和時域性能指標
3.1.1 典型輸入信號
3.1.2 階躍響應性能指標
……
第4章 根軌跡法
第5章 線性系統的頻域分析法
第6章 控制系統的校正
第7章 非線性系統
第8章 離散控制系統
第9章 控制系統的MATLAB仿真與模擬實驗
附錄1 拉普拉斯(Laplace)變換
附錄2 MATLAB常用命令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