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針對高職專業培養目標和實際崗位任務需求,以能力體系為基礎,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素養養成為重點,根據后續專業課程及崗位需要,按照更貼近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要求,培養學生掌握與就業接軌的實踐能力,從而更好地體現工學結合的職業教育理念。教材包括緒論、牙體解剖;口腔、頜面部與頸部解剖;口腔生理共三章及實訓指導。本教材適用于高職高專口腔醫學專業及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學生使用。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全國衛生職業院校規劃教材:口腔解剖生理(第2版)》適用于高職高專三年制口腔醫學、口腔醫學技術專業,也供中職口腔修復工藝專業教學使用,也可作為口腔執業(助理)醫師考試的參考書。
第1章緒論
第2章牙體解剖生理
第1節牙的演化
第2節牙的組成、分類及功能
第3節牙位記錄
第4節牙的萌出
第5節牙體解剖應用名稱與解剖標志
第6節恒牙的解剖形態
第7節乳牙的外形
第8節牙體形態的生理意義
第9節牙體髓腔解剖形態
第3章牙列、耠與頜位
第1節牙列
第2節稔
第3節頜位 第1章緒論
第2章牙體解剖生理
第1節牙的演化
第2節牙的組成、分類及功能
第3節牙位記錄
第4節牙的萌出
第5節牙體解剖應用名稱與解剖標志
第6節恒牙的解剖形態
第7節乳牙的外形
第8節牙體形態的生理意義
第9節牙體髓腔解剖形態
第3章牙列、耠與頜位
第1節牙列
第2節稔
第3節頜位
第4節下頜運動
第4章口腔頜面頸部系統解剖
第1節骨
第2節顳下頜關節
第3節肌
第4節脈管
第5節神經
第5章口腔頜面頸部局部解剖
第1節口腔頜面部淺表標志
第2節口腔
第3節腮腺咬肌區及面側深區
第4節口腔頜面部蜂窩組織間隙及其通連
第5節頸部
第6章口腔生理
第1節牙的生理
第2節咀嚼功能
第3節其他口腔功能
附錄實驗指導
實驗一牙體外形的識別與測量(2學時)
實驗二右上頜中切牙牙體描繪(放大3倍)(2學時)
實驗三右上頜中切牙石膏牙的雕刻(放大3倍)(4學時)
實驗四左右上頜中切牙蠟牙冠的雕刻(1:1)(2學時)
實驗五滴蠟塑形右上頜中切牙牙冠舌面(4學時)
實驗六右上頜尖牙牙體描繪(放大3倍)(2學時)
實驗七右上頜尖牙蠟牙的雕刻(放大3倍)(4學時)
實驗八右上頜尖牙蠟牙冠的雕刻(1:1)(2學時)
實驗九右上頜第一前磨牙蠟牙的雕刻(放大3倍)(4學時)
實驗十 右上頜第一前磨牙及左下頜第一前磨牙蠟牙冠的雕刻(1:1)(2學時)
實驗十一滴蠟塑形右下頜第二前磨牙面(2學時)
實驗十二右下頜第一磨牙牙體描繪(放大3倍)(2學時)
實驗十三右下、上頜第一磨牙蠟牙的雕刻(放大3倍)(4學時)
實驗十四右下頜第一磨牙及左上頜第一磨牙蠟牙冠的雕刻(1:1)(2學時)
實驗十五滴蠟塑形右上頜第一磨牙及左下頜第一磨牙拾面(2學時)
實驗十六局部牙列蠟牙冠的雕刻(4學時選作)
實驗十七髓腔觀察(2學時)
實驗十八繪制上頜中切牙、下頜第一磨牙髓腔形態(4學時)
實驗十九觀察上、下頜骨及相關顱骨標本、模型(1學時)
實驗二十觀察顳下頜關節標本、模型(1學時)
實驗二十一觀察面部肌肉標本、模型(1學時)
實驗二十二觀察面部血管標本、模型(1學時)
實驗二十觀察三叉神經標本、模型(2學時)
實驗二十四頜面頸部的體表標志(2學時)
參考文獻
目標檢測答案
《口腔解剖生理》教學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