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管理是人力資源管理學科的核心課程。本書是基于“學習產出”(OBE)理念,以人力資源管理者應知應會的知識和技能為主線,遵循人力資源管理的每項職能“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內在邏輯關系進行編撰,系統和詳細地介紹了人力資源管理的原理、技術與方法,具有結構新、理論精、實操強、案例多、自學易等特點。
本書包括人力資源管理概述、工作分析與工作設計、人力資源規劃、招聘管理、培訓管理、職業生涯管理、績效管理、薪酬管理、員工關系管理等內容。
本書可用作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本科生、研究生、MBA學生的教材,也可供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培訓及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相關人員使用。
本書的每一章內容都包括引導案例、學習目標、導學圖、內容、小結、案例分析、討論題、復習思考題、外延學習目錄等,環環相扣,符合學習規律
本書結構編排新穎,凸顯學習規律。
本書突出的特點是實操性。
本書重視案例,每一章都包括引導案例河粉縣里和分析案例討論。
在當下中國,人力資源管理越來越受到政府、社會、企事業單位等的高度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日新月異,與1991年我在美國完成博士后回國將西方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引進到國內,并將西方人力資源理論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時期相比不可同日而語。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作用將會得到進一步凸顯。人力資源是企業爭奪的第一資源。企業能否通過人力資源創造價值、獲取持續競爭優勢,人力資源管理水平至關重要。高校作為我國人力資源管理從業人員的重要培養基地,肩負著為社會培養所需的合格人力資源和優秀人才的重任。
當前,我國高校對人力資源和優秀人才的培養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人力資源管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大部分學習者都希望不僅能夠了解和掌握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而且能夠熟練運用人力資源管理的技術與方法解決現實問題。
劉永安與王芳編著的這本教材基于“學習產出”(OBE)理念,結合未來市場對人力資源管理者任職資格的知識和技能要求,系統和詳細地介紹了人力資源管理的原理、技術與方法,較好地滿足了學習者的需求。通讀整本教材具有如下顯著特點。
一、結構新
本書結構編排新穎,凸顯學習規律。本書以人力資源管理者應知應會的知識和技能為主線,遵循人力資源管理的每項職能“是什么”(概述與原理)、“做什么”(流程與內容)、“怎么做”(技術與方法)的內在邏輯關系進行編撰。目的是不僅僅要求學習者了解與掌握人力資源管理的理論知識和原理,更希望學習者能夠熟練地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和原理,解決人力資源管理的實際問題。
本書的每一章內容都包括引導案例、學習目標、導學圖、內容、小結、案例分析、討論題、復習思考題、外延學習目錄等,環環相扣,符合學習規律。
本書各章節理論性知識與應用性知識比例結構合理,較好地解決了此類書籍中常見的理論部分所占比例較多而如何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性知識所占比例相對較少的問題。
二、理論精
沒有理論知識支撐的實操很可能會變成“實抄”。本書從專業的角度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理論進行了精辟介紹。書中對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概念和理論的闡述都比較精練,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所介紹的概念、理論都能較好地在人力資源管理的流程、技術和方法中加以體現,理論知識與知 識運用結合比較緊密。
三、實操強
強調實操性是本書最突出的特點。本書十分注重人力資源管理的程序、技術和方法的系統性和整體性。本書系統性介紹的工作分析與工作設計,人力資源規劃,招聘管理,培訓管理,職業生涯管理,績效管理,薪酬管理,員工關系管理的流程、技術與方法都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讀者可通過學習,了解和掌握并加以熟練運用,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四、案例多
本書重視案例,每一章都包括引導案例和分析討論案例。本書大部分案例都來源于作者多年來深入企業進行調研的成果。通過對本土案例的學習,可以使讀者了解我國人力資源管理的實際狀況,發現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五、自學易
本書遵照確定學習目標、激發學習興趣、學習知識和技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評估學習效果、擴大知識面的學習脈絡安排每一章的內容,有助于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習者掌握理論知識和技能,提升實際操作能力,擴大專業視野。本書也是一本自學人力資源管理知識和技能的好教材。
劉永安教授是我已畢業的博士生,長期致力于人力資源管理的教學、科研和咨詢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他和王芳經過幾年時間編著的《人力資源管理:原理、技術與方法》一書,系統、全面、精練地講述了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原理、技術與方法,是一本質量頗高的教科書。
南京大學商學院名譽院長、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趙曙明 博士
2016年5月8日
于南京大學商學院
劉永安博士、教授,師從我國著名的人力資源管理學家趙曙明教授,現為廣東東莞理工學院工商管理系教授,暨南大學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兼職導師、廣東省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學會副會長、中國管理研究國際學會(IACMR)會員、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職業鑒定國家高級考評員、東莞市人力資源協會顧問、東莞市公安局特聘高級教官、東莞市社科聯專家組成員、東莞市財政局績效評估專家;曾為美國密蘇里大學和Santa Clara 大學訪問學者,英國威爾士大學新港學院MBA《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主講教師。長期從事企業管理的教學、科研、咨詢與培訓工作,主持和參加國家、省、市科研項目10多項,發表專業論文30多篇,出版專著及教材6部,其中獨著《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經典案例》由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出版;獲東莞市哲學社會科學獎3次。
第一章 人力資源管理概述 1
引導案例 1
本章學習目標 2
本章導學圖 3
第一節 人力資源 4
一、人力資源的定義 4
二、人力資源的特點 4
三、人力資源與人口資源、勞動力資源、人才資源之間的關系 6
第二節 人力資源管理 6
一、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 6
二、人力資源管理的內容及其相互關系 8
三、人力資源管理與傳統人事管理的區別 10
第三節 人力資源管理的學科基礎 11
一、心理學 11
二、行為科學 12
三、組織理論 12
四、管理學 13
五、經濟學 14
六、社會學 15
第四節 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歷史 16
一、人力資源管理萌芽階段(19世紀末以前) 17
二、科學管理階段(19世紀末—20世紀20年代) 17
三、人事管理階段(20世紀20年代—80年代初) 19
四、人力資源管理階段(20世紀80年代初—90年代初) 22
五、戰略人力資源管理階段(20世紀90年代以后) 23
第五節 人力資源管理者的角色和素質 24
一、人力資源管理者的角色 24
二、人力資源管理者的素質 26
本章小結 29
案例分析 30
討論題 37
復習思考題 37
外延學習目錄 38
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39
第二章 工作分析與工作設計 40
引導案例 40
本章學習目標 40
本章導學圖 41
第一節 工作分析與工作設計概述 42
一、工作分析概述 42
二、工作設計概述 46
第二節 工作分析的流程與內容 48
一、工作分析立項 49
二、工作分析準備 49
三、信息收集 51
四、信息處理 53
五、反饋驗證 56
六、定稿、運用、修訂 57
第三節 工作分析與工作設計中的技術與方法 57
一、工作分析的方法 57
二、工作設計的方法 73
三、工作說明書的編制技術 78
本章小結 82
案例分析 82
討論題 87
復習思考題 87
外延學習目錄 87
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88
第三章 人力資源規劃 89
引導案例 89
本章學習目標 89
本章導學圖 91
第一節 人力資源規劃概述 92
一、人力資源規劃的概念 92
二、人力資源規劃的目的 92
三、人力資源規劃的層次 93
四、人力資源規劃的原則 95
五、人力資源規劃與企業經營戰略的關系 95
第二節 人力資源規劃的流程與內容 97
一、人力資源規劃的準備階段 98
二、人力資源規劃的預測階段 102
三、人力資源規劃的實施階段 104
四、人力資源規劃的反饋階段 105
第三節 人力資源規劃的技術與方法 105
一、環境分析的技術 105
二、人力資源存量分析方法 108
三、人力資源需求預測方法 112
四、人力資源供給預測方法 117
五、人力資源供給與需求平衡方法 121
本章小結 122
案例分析 123
討論題 124
復習思考題 124
外延學習目錄 126
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126
第四章 招聘管理 128
引導案例 128
本章學習目標 129
本章導學圖 130
第一節 招聘概述 131
一、招聘的概念 131
二、招聘的作用 131
三、招聘的原則 132
四、招聘的發展趨勢 133
第二節 招聘的流程與內容 134
一、員工招聘的流程 134
二、招聘需求分析 135
三、制訂招聘計劃 136
四、組建招聘團隊 139
五、選擇招聘渠道與方法 139
六、制定招聘簡章 143
七、發布招聘信息 143
八、應聘者資格審查 143
九、應聘者甄選 145
十、正式錄用前審查 146
十一、錄用決策和審批 147
第三節 招聘的技術與方法 148
一、員工招聘需求分析的技術與方法 148
二、制訂招聘計劃的技術 149
三、內部招聘和外部招聘的技術 153
四、制定招聘簡章的技術 157
五、簡歷篩選的技術 159
六、筆試和面試的技術與方法 160
七、錄用和審批的技術與方法 173
本章小結 177
案例分析 178
討論題 179
復習思考題 180
外延學習目錄 180
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181
第五章 培訓管理 182
引導案例 182
本章學習目標 185
本章導學圖 186
第一節 培訓概述 187
一、培訓的概念 187
二、培訓的相關理論 189
三、培訓的模式 190
四、培訓體系 191
五、培訓的新思想 192
第二節 培訓流程與內容 200
一、培訓需求調查 200
二、培訓需求分析 201
三、制訂培訓計劃 202
四、培訓計劃實施 204
五、培訓效果評估 205
第三節 培訓的技術與方法 207
一、培訓需求調查的方法 207
二、培訓需求分析的方法 208
三、培訓預算制訂的方法 210
四、培訓講師選擇的方法 210
五、培訓方法的設計及選擇技術 211
六、培訓場地布置的方法 214
七、培訓效果評估的方法 215
八、培訓成果轉化的技術 217
本章小結 219
案例分析 220
討論題 227
復習思考題 227
外延學習目錄 228
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228
第六章 職業生涯管理 230
引導案例 230
本章學習目標 230
本章導學圖 232
第一節 職業生涯管理概述 233
一、職業生涯與職業生涯管理 233
二、職業生涯管理的相關理論 235
三、職業生涯發展趨勢 242
第二節 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的流程與內容 244
一、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流程與內容 244
二、組織職業生涯管理的流程與內容 249
第三節 職業生涯規劃與管理的技術與方法 254
一、職業生涯規劃的技術與方法 254
二、組織職業生涯開發與管理的技術和方法 260
本章小結 265
案例分析 265
討論題 271
復習思考題 271
外延學習目錄 271
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272
第七章 績效管理 273
引導案例 273
本章學習目標 274
本章導學圖 275
第一節 績效管理概述 276
一、績效 276
二、影響績效的因素 277
三、績效管理 281
四、績效管理系統設計 282
第二節 績效管理流程與內容 287
一、績效計劃 288
二、績效溝通 289
三、績效評估 290
四、績效反饋 290
第三節 績效管理的技術與方法 291
一、績效管理系統的設計方法 291
二、績效目標制定的方法 292
三、績效評估的方法 303
本章小結 311
案例分析 312
討論題 315
復習思考題 316
外延學習目錄 316
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317
第八章 薪酬管理 318
引導案例 318
本章學習目標 319
本章導學圖 320
第一節 薪酬與薪酬管理概述 321
一、薪酬 321
二、薪酬管理 323
三、福利 325
第二節 薪酬管理流程及內容 328
一、薪酬管理的流程 328
二、薪酬管理的內容 328
第三節 薪酬管理的技術與方法 338
一、薪酬管理制度設計的技術與方法 338
二、崗位價值評價方法 340
三、員工福利計劃的設計方法 348
本章小結 353
案例分析 354
討論題 357
復習思考題 359
外延學習目錄 359
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360
第九章 員工關系管理 361
引導案例 361
本章學習目標 362
本章導學圖 363
第一節 員工關系管理概述 364
一、員工關系 364
二、員工關系管理 365
三、員工關系管理的理論 366
第二節 員工關系管理的流程與內容 369
一、招聘階段的員工關系管理 369
二、入職階段的員工關系管理 373
三、試用期階段的員工關系管理 376
四、在職階段的員工關系管理 377
五、離職階段的員工關系管理 383
六、員工關系管理中的法律風險 386
第三節 員工關系管理的技術與方法 387
一、招聘階段的管理技術與方法 387
二、入職階段的管理技術與方法 395
三、試用期階段的管理技術與方法 400
四、在職階段的管理技術與方法 400
五、離職階段的管理技術與方法 407
本章小結 413
案例分析 414
討論題 415
復習思考題 415
外延學習目錄 416
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417
后記 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