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稅法基本原理和稅務會計基本原理為起點,以稅務會計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為主線,按流轉稅、所得稅和其他稅種的編排順序,全面闡述各稅種應納稅額的計算、申報及會計賬務處理等相關環(huán)節(jié)的原理與方法;*后舉例介紹多種稅務籌劃方法,作為對稅務會計理論與方法的補充。在內容安排上既體現(xiàn)了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又突出了增值稅、所得稅兩大稅種的重要性和復雜性。
(1)內容新。 本書的稅法、稅率均為國家頒布的*政策。
(2)體例完整,便于教學。本書有學習目標、學習重點、案例導入與問題提出、本章小結、自測題等欄目,自測題配有答案,方便學生學習。
(3)內容安排合理。在內容講解中,根據(jù)所學知識,配有相應的資料和思考,以及學以致用的習題,幫助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如今,稅務會計已同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一樣,成為眾多現(xiàn)代企業(yè)會計信息系統(tǒng)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互聯(lián)網和大數(shù)據(jù)時代環(huán)境下,企業(yè)新的納稅業(yè)務不斷涌現(xiàn),國家稅收法律制度不斷完善,這些必將導致稅務會計工作分工越來越細化,不僅要求企業(yè)稅務會計人員具備納稅申報、稅款解繳、稅款減免、稅務稽查、稅收籌劃等專業(yè)技能,同時也要樹立稅務風險管理意識。因此,稅務會計作為一門融合稅收法規(guī)和會計核算于一體的專業(yè)會計,無疑是廣大財經類專業(yè)學生和在職稅務會計人員繼續(xù)教育的必修課程。
《稅務會計》自2012年2月出版以來,已經過多次修改與印刷,使用量達萬余冊。本書注重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有機融合。運用豐富的案例說明抽象的原理,解讀晦澀的法規(guī)制度。在吸納稅制改革的最新成果的同時,從體例上更注重啟發(fā)讀者心智、開闊其視野,激發(fā)其學習熱情和提高其學習能力等方面的設計。本次再版的一個突出特點是為了從源頭上引導讀者深入學習稅法知識,對于本書中涉及的新稅收法規(guī),均從國家稅務總局網站的稅收法規(guī)庫查閱原文,并標注了詳細的字號、年度和序號內容,以便讀者據(jù)以快速查找到原文的詳細內容,從而更全面深入地理解稅收法規(guī)。
本次再版,依據(jù)最新稅收法規(guī)制度,主要修訂內容如下:
1.重新編寫了第3章增值稅會計。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營業(yè)稅改征增值稅(以下稱營改增)試點,原征收營業(yè)稅的項目均改為征收增值稅,這樣刪除了原版中的第5章營業(yè)稅會計,按照到目前為止頒布和實施的有關營改增的一系列法規(guī)制度對該章進行了調整和補充,包括根據(jù)最新公布的自2018年5月1日起實施增值稅稅率調整的有關規(guī)定,對全部例題均按照新稅率進行了更新。
2.修訂了第6章企業(yè)所得稅會計的部分內容。按照有關法規(guī)補充了高新技術企業(yè)認定條件內容,修改了企業(yè)發(fā)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的比例規(guī)定,重新編寫了第4節(jié)企業(yè)所得稅納稅申報內容。
3.修訂了第7章個人所得稅會計中財產轉讓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重新編寫第4節(jié)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內容。
4.根據(jù)最新相關稅收法規(guī)、公告和通知等的規(guī)定,對消費稅會計、關稅會計、其他稅種會計以及稅收籌劃基本原理及應用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調整和更新。其中,對變動較大的資源稅會計部分和稅收籌劃基本原理及應用中增值稅稅務籌劃部分重新進行了編寫。
本書適合各財經類高等院校會計學、財務管理專業(yè)學生使用,也可供企業(yè)財務人員及經濟管理人員應試參考和在職培訓使用。
本書第2版修訂由王迪總策劃,王迪和臧建玲擔任主編,馬云平、華建新?lián)胃敝骶帯?br />
編寫分工為:王迪編寫第2、6、7章,臧建玲編寫第1、3章,華建新編寫第4、8章,馬云平編寫第5、9章。全書由王迪統(tǒng)稿,王欣蘭負責主審。
如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稅收法規(guī)、會計制度的頻繁變動還將繼續(xù)。由于作者經驗和水平有限,書中涉及的法規(guī)制度,如果存在理解錯誤,請以法規(guī)為準;如有疏漏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以便修改完善。
本書在修訂過程中參閱了諸多優(yōu)秀教材觀點和長處,在此,謹向所有作者們致以誠摯的謝意!感謝王欣蘭教授給予的支持和指導。特別感謝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的吳嫦娥、田秀青編輯給予的大力支持和良好建議。
王迪,女,佳木斯大學教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稅法、稅務會計,講授稅務會計、中國稅法等課程。已出版教材5部,發(fā)表論文二十余篇。
第1章稅法基本原理1
◇ 學習目標1
◇ 學習重點1
◇ 案例導入與問題提出1
1.1稅法的基本概念2
1.1.1稅法的概念2
1.1.2稅法的特點2
1.1.3稅收法律關系2
1.1.4稅法的構成要素4
1.2我國現(xiàn)行的稅法體系6
1.2.1稅收實體法7
1.2.2稅收程序法8
1.3我國稅收征管制度8
1.3.1稅務登記8
1.3.2賬簿、憑證管理9
1.3.3納稅申報 10
1.3.4稅款征收 11
1.3.5稅務檢查13
◇ 本章小結15
◇ 自測題15
第2章稅務會計基本原理17
◇ 學習目標17
◇ 學習重點17
◇ 案例導入與問題提出17
2.1稅務會計的概念和特點17
2.1.1稅務會計的概念17
2.1.2稅務會計的特點18
2.2稅務會計的職能、作用和任務19
2.2.1稅務會計的職能19
2.2.2稅務會計的作用19
2.2.3稅務會計的任務20
2.3稅務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則20
2.3.1稅務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 20
2.3.2稅務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 21
2.4稅務會計核算的基本方法23
2.4.1會計科目與賬戶的設置23
2.4.2憑證與賬簿的設置24
2.5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24
2.5.1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聯(lián)系24
2.5.2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qū)別25
◇ 本章小結25
◇ 自測題26
第3章增值稅會計27
◇ 學習目標27
◇ 學習重點27
◇ 案例導入與問題提出27
3.1增值稅概述28
3.1.1增值稅的含義、類型及其特征28
3.1.2增值稅的征稅范圍30
3.1.3增值稅的納稅人及其分類33
3.1.4增值稅稅率、增值稅征收率和增值稅扣除率35
3.1.5增值稅的征收管理38
3.1.6增值稅的稅收優(yōu)惠39
3.2增值稅應納稅額的計算43
3.2.1增值稅的計稅方法43
3.2.2一般納稅人增值稅應納稅額的計算43
3.2.3小規(guī)模納稅人應納稅額的計算59
3.3增值稅的會計處理60
3.3.1增值稅會計賬戶設置60
3.3.2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的會計處理63
3.3.3小規(guī)模納稅人增值稅的會計處理79
3.3.4增值稅出口退稅的會計處理80
3.3.5增值稅的結轉與繳納的會計處理83
3.4增值稅納稅申報85
3.4.1一般納稅人的納稅申報85
3.4.2小規(guī)模納稅人的納稅申報102
◇ 本章小結105
◇ 自測題105
第4章消費稅會計108
◇ 學習目標108
◇ 學習重點108
◇ 案例導入與問題提出108
4.1消費稅概述109
4.1.1消費稅的含義109
4.1.2消費稅的納稅人109
4.1.3消費稅的征稅范圍109
4.1.4消費稅的稅目與稅率110
4.1.5消費稅的征收管理112
4.2消費稅應納稅額的計算113
4.2.1消費稅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113
4.2.2銷售額的確定113
4.2.3銷售數(shù)量的確定114
4.2.4應納稅額的計算114
4.3消費稅的會計處理120
4.3.1消費稅會計賬戶設置120
4.3.2消費稅的會計處理120
4.4消費稅納稅申報127
◇ 本章小結133
◇ 自測題133
第5章關稅會計136
◇ 學習目標136
◇ 學習重點136
◇ 案例導入與問題提出136
5.1關稅概述136
5.1.1關稅的概念136
5.1.2關稅納稅人與征稅對象137
5.1.3進出口稅則與關稅稅率137
5.1.4關稅的稅收優(yōu)惠139
5.1.5關稅的征收管理140
5.2關稅應納稅額的計算140
5.2.1關稅完稅價格的含義140
5.2.2進口貨物完稅價格的確定141
5.2.3出口關稅完稅價格的確定143
5.2.4關稅應納稅額的計算144
5.3關稅的會計處理146
5.3.1關稅會計賬戶設置146
5.3.2自營進出口關稅的會計處理146
5.3.3代理進出口關稅的會計處理147
◇ 本章小結149
◇ 自測題149
第6章企業(yè)所得稅會計151
◇ 學習目標151
◇ 學習重點151
◇ 案例導入與問題提出151
6.1企業(yè)所得稅概述152
6.1.1企業(yè)所得稅的概念152
6.1.2企業(yè)所得稅納稅義務人152
6.1.3征稅對象和應稅所得來源地的確定153
6.1.4企業(yè)所得稅的稅率153
6.1.5企業(yè)所得稅的稅收優(yōu)惠154
6.1.6資產的稅務處理156
6.1.7企業(yè)所得稅征收管理159
6.2企業(yè)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160
6.2.1應納稅所得額的確定160
6.2.2應納所得稅額的計算168
6.3企業(yè)所得稅的會計處理171
6.3.1所得稅會計差異171
6.3.2所得稅會計賬戶設置177
6.3.3資產負債表債務法177
6.4企業(yè)所得稅納稅申報180
6.4.1企業(yè)所得稅納稅申報表180
6.4.2企業(yè)所得稅申報表填報說明181
◇ 本章小結186
◇ 自測題186
第7章個人所得稅會計189
◇ 學習目標189
◇ 學習重點189
◇ 案例導入與問題提出189
7.1個人所得稅概述189
7.1.1個人所得稅的概念189
7.1.2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190
7.1.3個人所得稅的征稅范圍191
7.1.4個人所得稅所得來源地的確定193
7.1.5個人所得稅的稅率193
7.1.6個人所得稅的減免規(guī)定194
7.1.7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管理196
7.2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198
7.2.1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198
7.2.2應納稅額的計算200
7.2.3境外所得的稅額扣除208
7.3個人所得稅的會計處理209
7.3.1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的會計處理209
7.3.2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的會計處理209
7.4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210
◇ 本章小結223
◇ 自測題223
第8章其他稅種會計225
◇ 學習目標225
◇ 學習重點225
◇ 案例導入與問題提出225
8.1城市維護建設稅及教育費附加會計226
8.1.1城市維護建設稅226
8.1.2教育費附加227
8.2土地增值稅會計229
8.2.1土地增值稅概述229
8.2.2土地增值稅的計算230
8.2.3土地增值稅的會計處理233
8.2.4土地增值稅的納稅申報234
8.3資源稅會計234
8.3.1資源稅概述234
8.3.2資源稅的計算238
8.3.3資源稅的會計處理239
8.4房產稅會計240
8.4.1房產稅概述240
8.4.2房產稅計算242
8.4.3房產稅的會計處理242
8.4.4房產稅的納稅申報243
8.5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會計243
8.5.1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概述243
8.5.2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的計算245
8.5.3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的會計處理245
8.5.4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的納稅申報245
8.6耕地占用稅會計246
8.6.1耕地占用稅概述246
8.6.2耕地占用稅的計算247
8.6.3耕地占用稅的會計處理247
8.6.4耕地占用稅的納稅申報248
8.7印花稅會計248
8.7.1印花稅概述248
8.7.2印花稅的計算250
8.7.3印花稅的會計處理251
8.7.4印花稅的納稅申報251
8.8契稅會計252
8.8.1契稅概述252
8.8.2契稅的計算253
8.8.3契稅的會計處理254
8.8.4契稅的納稅申報254
8.9車船稅會計254
8.9.1車船稅概述254
8.9.2車船稅的計算256
8.9.3車船稅的會計處理256
8.9.4車船稅的納稅申報256
8.10車輛購置稅會計257
8.10.1車輛購置稅概述257
8.10.2車輛購置稅的計算258
8.10.3車輛購置稅的會計處理259
8.10.4車輛購置稅的納稅申報259
◇ 本章小結260
◇ 自測題260
第9章稅務籌劃基本原理及應用263
◇ 學習目標263
◇ 學習重點263
◇ 案例導入與問題提出263
9.1稅務籌劃的原理263
9.1.1稅務籌劃的概念263
9.1.2稅務籌劃的原則264
9.1.3稅務籌劃的特點264
9.1.4稅務籌劃的作用266
9.2稅務籌劃的基本手段267
9.2.1節(jié)稅267
9.2.2避稅267
9.3稅務籌劃的方法與技術269
9.3.1稅務籌劃的基本方法269
9.3.2稅務籌劃的基本技術272
9.3.3稅務籌劃的基本步驟275
9.4增值稅稅務籌劃276
9.4.1利用納稅人身份進行稅務籌劃276
9.4.2利用混合銷售行為進行稅務籌劃277
9.4.3利用兼營行為進行稅務籌劃278
9.4.4利用稅收優(yōu)惠政策進行稅務籌劃279
9.5消費稅稅務籌劃280
9.5.1納稅人選定的稅務籌劃280
9.5.2稅率的稅務籌劃281
9.5.3包裝物的稅務籌劃281
9.5.4遞延納稅的稅務籌劃282
9.6企業(yè)所得稅稅務籌劃283
9.6.1稅率的稅務籌劃283
9.6.2虧損彌補的稅務籌劃283
9.6.3利用稅收優(yōu)惠政策的稅務籌劃284
9.7土地增值稅稅務籌劃285
9.7.1利息支出扣除法稅務籌劃285
9.7.2合理定價稅務籌劃286
9.7.3選擇項目核算方式稅務籌劃287
9.8企業(yè)經營活動的稅務籌劃287
9.8.1供應過程的稅務籌劃288
9.8.2生產過程的稅務籌劃288
9.8.3銷售過程的稅務籌劃289
◇ 本章小結289
◇ 自測題290
附錄A部分自測題參考答案291
參考文獻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