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根據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目標及企業市場調研人員崗位需求標準及要求,按照市場調研與預測工作過程,采用“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模式,“教做學”一體化,注重市場調研技能的培養和訓練。按照一個完整的市場調研與預測工作過程,全書共由9個項目組成,每個項目又分解為具體的工作任務,每個工作任務采用“五步教學法”設計:即任務引入、知識鋪墊、任務實施、匯報交流和總結拓展。并且,在每個項目后都配有相應的知識圖解、知識檢測、案例分析及技能訓練等豐富的教學資料。 本書是校企結合、校校合作的集體智慧結晶,也是江蘇省教育廳2014年度高校“青藍工程”資助項目成果。本書結合企業實戰經驗,同時又總結了眾多一線教師的教學改革經驗和成果,精選大量的具有代表性的、真實的市場調研案例,全書體現了“職業性、實踐性、開放性、創新性”的高職特色。 本書可供高職高專院校市場營銷專業及財經大類相關專業學生用作教材,也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其他專業學生和廣大在職調研人員、營銷人員的培訓教材。
項目1 市場調研崗前準備
任務1 認知市場調研
1.1.1 市場調研的概念、特點及作用
1.1.2 市場調研的基本類型
1.1.3 市場調查的內容
1.1.4 市場調查的原則和程序
任務2 明確市場調研人員崗位職責
1.2.1 市場部的職能
1.2.2 市場部的組織架構及主要崗位職責
1.2.3 市場調研人員的素質要求及培訓
項目2 設計市場調研方案
任務1 定義市場調研問題
2.1.1 定義調研問題的重要性
2.1.2 定義市場調研問題的程序
任務2 設計市場調查方案
2.2.1 市場調查方案設計的含義與意義
2.2.2 設計市場調查總體方案
2.2.3 評價市場調查方案
2.2.4 撰寫市場調查方案
項目3 選擇抽樣方式
任務1 認知抽樣調查
3.1.1 抽樣調查的概念、特點和分類
3.1.2 抽樣調查中的常用概念
3.1.3 抽樣調查方式059任務2設計抽樣方案
3.2.1 抽樣方案設計的基本內容
3.2.2 抽樣技術方案的評審
項目4 選擇市場調研方法
任務1 運用文案調研法
4.1.1 文案調研法概述
4.1.2 文案調研法的途徑
4.1.3 文案調研的基本要求
4.1.4 文案調研的方式
4.1.5 文案調研的方法
4.1.6 文案調研法的工作程序
4.1.7 文案調研法實施的主要步驟
任務2 運用實地調研法
4.2.1 訪問調查法
4.2.2 觀察調查法
4.2.3 實驗調查法
任務3 運用網絡調研法
4.3.1 網絡調查的含義及特點
4.3.2 網絡調查的常用方法
4.3.3 網絡調查的基本步驟
4.3.4 網絡調查的應用
項目5 設計市場調查問卷
任務1 認知市場調查問卷
5.1.1 問卷設計的概念與格式
5.1.2 問卷設計的原則
5.1.3 問卷設計的程序
任務2 設計市場調查問卷
5.2.1 問句設計技術
5.2.2 答項設計技術
5.2.3 問卷設計應注意的問題
項目6 整理、分析調研資料
任務1 整理市場調研資料
6.1.1 市場調查資料整理的重要意義
6.1.2 市場調查資料整理的步驟
6.1.3 市場調查資料的審核
6.1.4 市場調查資料的分組
6.1.5 市場調查資料的匯總
6.1.6 市場調查資料的顯示
任務2 分析市場調研資料
6.2.1 市場調查資料分析的規則
6.2.2 市場調查資料分析的內容
6.2.3 市場調查資料分析的方法
6.2.4 單變量數據分析
6.2.5 雙變量數據分析
6.2.6 多變量數據分析
項目7 市場預測
任務1 認知定性預測法
7.1.1 認知市場預測
7.1.2 定性預測法
任務2 認知定量預測法
7.2.1 時間序列預測法
7.2.2 相關分析法
7.2.3 回歸分析法
項目8 撰寫市場調查報告
任務1 認知市場調查報告
8.1.1 市場調查報告的作用、類型和特點
8.1.2 市場調查報告的結構
8.1.3 市場調查報告撰寫要求與步驟
任務2 撰寫市場調查報告
8.2.1 市場調查報告的格式
8.2.2 市場調查報告的撰寫形式
8.2.3 市場調查報告的撰寫技巧
項目9 市場調研工作總結
任務1 口頭匯報市場調查報告
9.1.1 口頭調查報告的含義、作用和特點
9.1.2 做好口頭報告的準備
9.1.3 口頭匯報的成功技巧
任務2 市場調研工作總結
9.2.1 市場調研工作總結的重要意義
9.2.2 市場調研工作總結的內容
附錄1 學生課業展示
課業1 市場調研方案
課業2 市場調查報告
附錄2 教學反饋意見調查
參考文獻
《市場調研與預測》:
1.抽樣調查的概念
抽樣調查實際上是一種專門組織的非全面調查。它是按照一定方式,從調查總體中抽取部分樣本進行調查,用所得的結果說明總體情況的調查方法。抽樣調查是現代市場調查中的重要組織形式,是目前國際上公認和普遍采用的科學的調查手段。抽樣調查的理論原理是概率論,概率論中諸如中心極限原理等一系列理論,為抽樣調查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2.抽樣調查的特點
①從經濟上說,抽樣調查節約人力、物力和財力;
②抽樣調查更節省時間,具有較強的時效性;
③抽樣調查具有較強的準確性;
④通過抽樣調查,資料收集的深度和廣度都會大大提高。
盡管抽樣調查具有上述優點,但它也存在著某些局限性。它通常只能提供總體的一般資料,而缺少詳細的分類資料,在一定程度上難以滿足對市場經濟活動分析的需要。此外,當抽樣數目不足時,將會影響調查結果的準確性。
3.抽樣調查的分類
抽樣調查總體上分為隨機抽樣和非隨機抽樣兩大類。
隨機抽樣是按照隨機原則抽取樣本,即在總體中抽取單位時,完全排除了人的主觀因素的影響,使每一個單位都有同樣被抽到的可能性。遵守隨機原則,一方面,可使抽取出來的部分單位的分布情況(如不同年齡、文化程度人員的比例等)有較大的可能性接近總體的分布情況,從而使根據樣本所做出的結論對總體研究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另一方面,遵循隨機原則,可有助于調查人員準確地計算抽樣誤差,并有效地加以控制,從而提高調查的精度。
非隨機抽樣不遵循隨機原則,它是從便利性出發或根據主觀的選擇來抽取樣本。非隨機抽樣無法估計和控制抽樣誤差,無法用樣本的定量資料采用統計方法來推斷總體。但非隨機抽樣簡單易行,尤其適用于做探測性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