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作者在積累多年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天文學最新進展編寫而成。《天文學新概論(第4版)》是第四版,前三版已得到廣大讀者的認可。《天文學新概論(第4版)》可以使讀者比較系統地獲得關于天體和宇宙的各種知識,科學地認識神秘而和諧的宇宙,了解人類生存的宇宙環境及人類探索宇宙的科學方法、艱辛歷程和未來前景,達到開闊視野、啟迪人生、提高科學素養和綜合知識水平的目的。
本書適合作為高等學校天文選修課的教材,也可供有興趣的廣大讀者閱讀。
王綬王官題詞
第四版前言
第一版序一
第一版序二
第一版前言
緒論
0.1 探索宇宙是人類永恒的欲望
0.2 天文學與人類社會發展的關系
0.3 天文學的研究對象
0.4 天文學的分支學科和研究方法
第1章 宇宙概觀
1.1 地月系
1.1.1 地球和月球
1.1.2 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適宜生命繁衍的星球
1.1.3 地球的形體和地月系年齡
1.1.4 地球的內部結構和三大冰期
1.1.5 月相
1.1.6 地球自轉在地球上留下的蛛絲馬跡
1.2 太陽系
1.2.1 尺度概念
1.2.2 太陽
1.2.3 八大行星
1.2.4 太陽系的物質分布
1.3 恒星世界
1.3.1 數量和名稱
1.3.2 運動和距離
1.3.3 體積和質量
1.4 銀河系及河外星系
1.4.1 銀河與銀河系
1.4.2 河外星系
1.4.3 星系以上的四級天體系統
第2章 天球坐標系
2.1 建立球面坐標的基本原則
2.1.1 天球
2.1.2 球面的幾何性質
2.1.3 建立球面坐標的三個條件
2.2 三種常用的天球坐標系
2.2.1 地平坐標系
2.2.2 赤道坐標系
2.2.3 黃道坐標系
2.3 天體的周日視運動
2.3.1 不同緯度處天球的旋轉
2.3.2 天體中天和永不升落的天體
2.3.3 天體的赤道坐標與地平坐標的換算
2.3.4 天體的赤道坐標與黃道坐標的換算
2.4 太陽的周年視運動
2.4.1 太陽周年視運動是地球公轉的反映
2.4.2 太陽周年視運動中黃經的變化
2.4.3 不同緯度處太陽視運動的軌跡
2.4.4 日地距離與四季冷暖變化的原因
2.5 天球赤道坐標系本身的運動
2.5.1 歲差與地球自轉軸進動
2.5.2 歲差產生的后果
2.5.3 章動
2.5.4 黃赤交角的變化與地球極移
2.6 太陽系行星和衛星上的天球坐標系
2.6.1 月球上的星空
2.6.2 行星上的恒星和太陽視運動
2.6.3 行星上的四季和晝夜長短
2.6.4 其他衛星和冥王星的情況
第3章 時間計量序列
3.1 恒星時與平太陽時
3.1.1 恒星時
3.1.2 平太陽時
3.2 區時與世界時
……
第4章 行星系統
第5章 恒星
第6章 星系
第7章 當代天文學新視野
第8章 20世紀60年代天文學四大發現
第9章 恒星的能源和演化機制
第10章 黑洞
第11章 地外文明
第12章 宇宙模型理論
參考書目
附錄
第一版后記
光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