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管理:創建持續競爭優勢(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經濟管理類核心課系列》采用資源學派的框架,對戰略管理的內涵,企業使命與愿景、戰略目標的確定,企業外部環境及內部條件分析,企業發展戰略和競爭戰略,企業戰略的選擇、實施與控制,以及完整的戰略規劃流程進行了系統介紹,還包括開篇案例、思考題等學習輔助內容,力求使讀者了解掌握企業戰略管理的全貌,并幫助讀者建立戰略思維方式和能力。
本書初版至今已經近十年了,其間多次重印,反響還不錯。幾年前,出版社就催促我們修訂再版,幾番醞釀,但終未付諸行動。一方面是幾位作者事務繁忙,更主要的是總覺得很多東西還沒有想明白。大到什么是戰略,什么是戰略管理,戰略管理學科的內涵和外延究竟是什么,戰略管理課程到底該怎么教,我們期望學生特別是學生希望能從戰略管理課程中學到什么,小到戰略管理教材的邏輯、體系、架構、素材、風格,其實一直在思考之中。
這些年,戰略管理理論極大地豐富了,給了我們非常多的啟迪。但是,也出現了一些傾向,就是戰略的泛化和玄學化。泛化是指將戰略的外延無限擴大,反而淡化了戰略的主旨;玄學化是指將戰略想要和能夠解決的問題擺得過高,過于觀念化和抽象化,妨礙了解決實際問題。一個學科,特別是像管理學這樣的應用學科,其存在的價值是要為現實提供指導。因此,我們在本版中還是堅持回歸戰略的本源:戰略就是實現企業愿景、使命與目標的路徑和方式,戰略管理就是如何制定和實施這樣的戰略。更為重要的,是盡力使本書更加能夠幫助讀者將戰略管理的理論和方法用于分析解決現實問題。
在科學出版社編輯們不斷的鼓勵之下,我們終于鼓足勇氣在今年開始動手寫作。這次修訂的幅度相當大,主要體現在:
(1)增加了開篇案例、戰略聚焦和練習題。我們盡力選取一些新鮮有趣、切合主題的案例作為每章的開篇案例。這些案例大部分來自于財經雜志,也有作者自己編寫的。相對來說,篇幅是比較大的,是新近發生、較受關注的真實故事,寫法類似于財經報道。我們希望能以此引起讀者對該章內容的興趣,同時,也可以作為教學和討論案例來使用。
戰略聚焦是插入的一些閱讀材料,反映一些有意思的觀點和小實例,是對正文內容的補充和延伸,以期引發讀者的聯想和思考。
增加了思考題和分析題。思考題希望幫助讀者加深對本章核心要點的理解,促使讀者進一步探究;分析題則要求讀者聯系實際進行應用。
(2)對篇章結構進行了調整。在全書結構上,將合作戰略從業務層戰略調整到了公司層戰略;把聚焦戰略單列為一章;對戰略實施與控制篇進行了較大調整和充實,將原公司治理與組織結構、企業家精神與企業文化兩章改為戰略實施的基本問題和企業戰略的評價、控制與轉型。
此外,在體例、風格上對全書做了進一步的統一。
(3)融入了戰略管理研究和實踐的最新成果。戰略管理是一個發展中的學科,不斷有新的理論、觀點和方法提出;企業的戰略實踐更是與時俱進,精彩紛呈。我們對內容進行了較大的增刪和修改,盡力將這幾年的最新成果在書中給予適當的概括和反映。同時,也融入了作者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和思考。
盡管如此,限于作者的眼界和能力,書中難免有許多不足,敬請專家和讀者提出寶貴意見,希望在今后再次修訂時能更上一層樓。
孟衛東教授負責本版修訂大綱和全書的統稿,并撰寫了第1至5章;張衛國教授撰寫了第8、9、11、12章,龍勇教授撰寫了第10、13、14章,黃波博士和江積海副教授分別撰寫了第6章和第7章。黃波、李華、曹躍群、李明秋等老師,羅軍、袁正義、青雪梅、袁芳、時萍萍、張煜、汪谷騰、游博、李昌明、周晶等研究生同學參與了資料收集整理和打印校對工作。對他們的辛勤勞動表示衷心的感謝。
感謝《商界》雜志社為本版專門撰寫了部分開篇案例,并提供或允許使用其他相關資料(在書中標注為“《商界》特稿”)。《商界》雜志是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財經雜志,地處重慶,和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有諸多聯系與合作。與財經雜志合作編寫管理教材,可以優勢互補,相得益彰。
感謝科學出版社的幫助和支持。特別要感謝經濟管理法律分社社長陳亮先生及編輯蘭鵬先生的鼓勵、督促和卓有成效的編輯、推廣工作。
本書參考了大量學者的研究成果,在引用時盡量予以標注,在這里一并表示感謝。如有遺漏,深表歉意。
孟衛東
2014年1月于重慶大學
孟衛東,男,生于1964年9月,博士,重慶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重慶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負責人,重慶市管理科學與工程首批學術帶頭人,獲2000年寶鋼全國優秀教師獎以及2001年重慶“五四”青年獎章等稱號。1985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獲學士學位;1988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現安泰管理學院)工業管理工程專業,獲碩士學位;1991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工業管理工程專業,獲博士學位,是該院該專業第一位博士學位獲得者。1998~1999年,在美國伊利諾依大學香檳校區(UIUC)做國家公派高級訪問學者,并多次到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中國香港等地進行學術交流。1991、年到重慶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現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任教,1992年晉升為副教授,1997年晉升為教授。1993年任重慶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1997年任重慶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2003年任重慶大學財務處處長,2011年任重慶大學副校長。兼任教育部電子商務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重慶大學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中心主任、重慶大學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等職。
主要研究領域為戰略管理、區域經濟發展、財務與金融。先后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教育部“十五”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等數十個項目的研究,出版教材、專著8部,發表論文200余篇。
第一篇 戰略分析
第1章 戰略與戰略管理導論
1.1什么是戰略
1.2戰略管理過程
1.3突現戰略
1.4戰略思維的模式
1.5戰略管理的相關概念
1.6小結
附錄 企業戰略理論綜述
第2章 外部環境分析
2.1一般環境分析
2.2行業環境分析:環境威脅評價
2.3行業環境分析:環境機會評價
2.4五種力量模型的應用
2.5小結
附錄1 外部因素評價矩陣
附錄2 戰略群組分析
第3章 內部條件分析
3.1內部分析框架的理論根源
3.2內部分析框架:VRIO
3.3價值鏈
3.4內部分析的基本框架及其應用
3.5SWOT分析的進一步討論
3.6小結
附錄 內部因素評價矩陣
第二篇 業務戰略
第4章 成本領先戰略
4.1成本領先戰略概述
4.2成本領先戰略的基本邏輯
4.3成本優勢的建立
4.4成本領先戰略的價值、適用場合與風險
4.5成本領先戰略的組織與實施
4.6小結
第5章 產品差異化戰略
5.1產品差異化戰略的基本邏輯
5.2產品差異化的建立
5.3產品差異化戰略的價值、適用場合與風險
5.4產品差異化戰略的組織與實施
5.5綜合成本領先/產品差異化戰略
5.6小結
……
第三篇 公司戰略
第四篇 戰略實施與控制
一、戰略研究歷史簡介
企業戰略回答的是企業作為整體為什么能夠得到社會的回報,從而長期存在下去的根本性問題,戰略管理所討論的就是如何形成、選擇、實施企業戰略,并通過對實施過程及結果的評價、控制,確保企業自身目標有效地實現。從理論的角度看,國際上對戰略管理的研究,經歷了20世紀50年代以前的萌芽發展、六七十年代的逐步為人們所認識、八九十年代的繁榮成長,目前已形成許多有代表性的理論,如過程論、產業論、資源論、能力論、博弈論(game theory)、風險論、環境論、競合論、生態論等。這些理論建立在深刻的管理學與經濟學基礎上,吸收了多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的貢獻,因而與產業組織理論、專用資產理論、企業規制理論、交易費用理論、競爭博弈理論、委托一代理理論、投資組合理論、實物期權理論等存在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從企業戰略理論的歷史沿革及其演變過程來看,企業戰略理論的產生與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企業戰略的思想是隨著西方企業管理理論的發展而逐漸形成的。在18~19世紀,伴隨著產業革命,歐洲產生了以亞當·斯密、瓦特、斯科亞特等為代表的歐洲管理思想,以后在美國又出現了以泰羅為代表的科學管理理論。當時這些研究者和管理者都是將思考的重點放在組織內部活動的管理上,還沒有涉及企業戰略管理理論的研究。真正產生企業戰略管理思想的萌芽是在20世紀初,從那時起已經有人開始從企業高層以及組織與環境的關系等角度考慮企業發展問題。如1934年,康芒斯(J0hn R.Commons)在其著作《制度經濟學》中首次使用了“戰略因素”一詞,引起了人們對企業經營活動中“戰略因素”的注意,但是,他只是把“戰略因素”的用法限制在(公司的)經濟制度中管理活動和交易活動的某些方面,而沒有從企業戰略管理的高度說明“戰略因素”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影響。1938年,巴納德(C.I.Barnard)在其著作《經理人員的職能》中首次將戰略的概念引入管理理論,他認為,把戰略因素局限于管理活動和交易活動的某些方面是沒有必要的,在需要做出決策的任何情況下,企業組織應該遵循的原則是相同的,都必須考慮到戰略因素。巴納德的這一觀點使企業戰略思想更加得到理論界和企業界的重視,極大地推動了企業戰略理論研究的發展。但是戰略管理作為相對完整理論體系的出現,其時間是在20世紀的60年代,因此,此前可稱為早期戰略思想階段。此后,隨著企業戰略理論研究和實踐的不斷發展,在20世紀60年代初到80年代初,出現了十大戰略理論學派。這些理論學派的核心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研究的起點是企業組織必須適應環境的變化,隱含假設是企業是產品或業務的組合,戰略實施要求組織結構必須進行相應的變革,戰略管理主要是高層經理人員的工作。這為進一步開展戰略管理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一時期可稱為古典戰略理論階段。
隨著企業經營環境的不斷變化,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古典戰略理論階段出現的十大戰略理論學派,在指導企業戰略管理的實踐中逐步表現出了局限性:第一,盡管這十大學派都非常重視企業環境對企業戰略的作用與影響,但由于缺少對企業環境進行分析的方法與工具,在指導企業戰略管理實踐上顯得有些力不從心;第二,這些理論學派往往缺乏對企業內部條件的考慮,而只是著重強調企業必須適應環境的變化與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