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根據教育部《自然辯證法概論(教學大綱)》(2002年征求意見稿)關于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的調整思路與建議組織編寫的碩士研究生教材。內容包括:概述(介紹自然辯證法的對象、內容和性質,自然辯證法的創立與發展,學習和研究自然辯證法的意義)、第一部分(自然觀:主要探討自然界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演化模式、人與自然的互動關系)、第二部分(科學觀:討論科學發展的歷史過程、科學精神和科學價值、科學理論的形成與發展、科學認識論與科學方法論)、第三部分(技術觀:研究技術的本質和特點、工程技術的結構和類型、技術進步與技術創新、技術方法與技術轉化、高新技術產業化)、第四部分(科學社會學:分析現代科學技術革命的特點和趨勢、科學技術社會的體制化、科學技術與社會的互動、科學技術與可持續發展戰略)。
本書既可作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文理工科各專業碩士研究生《自然辯證法》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大學本科高年級學生的選修課教材,還可作為廣大科技管理干部、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及青年朋友的參考讀物。
第一章 自然辯證法概述
第一節 自然辯證法的基本內容
第二節 自然辯證法的創立與發展
第三節 學習和研究自然辯證法的意義
第二章 自然界物質的存在方式
第一節 自然界存在的物質性
第二節 自然界存在的系統性
第三節 自然界存在的層次性
第三章 自然界物質系統的演化模式
第一節 自然界物質演化的歷史性
第二節 自然界演化的方向性
第三節 自然界演化的自組織性
第四節 自然界演化的無限性
第四章 人與自然界的互動關系
第一節 人與自然關系的歷史考察
第二節 天然自然與人工自然
第三節 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
第五章 科學理論
第一節 科學問題
第二節 科學事實
第三節 科學說明
第六章 科學發展模式
第一節 歸納主義的科學發展模式
第二節 批判理性主義科學發展模式
第三節 庫恩科學革命論
第四節 科學研究綱領方法論
第七章 科學方法
第一節 科學發現
第二節 觀察與實驗
第三節 邏輯的思維方法
第八章 一般技術
第一節 技術理解
第二節 技術系統
第三節 高新技術
第九章 技術理念
第十章 技術建制
第十一章 技術進步
第十二章 科學技術的社會建制
第十三章 科學技術與創新型國家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