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UC系統數控銑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技能訓練》是根據數控技術領域職業崗位群的需求,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以“工作任務”為導向,模擬“職業崗位情境”開發的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項目式教材。《FANUC系統數控銑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技能訓練》共分為8個項目,包括數控銑床/加工中心的操作、平面加工、輪廓加工、孔系加工、槽類零件加工、型腔加工、曲面加工、CAXA制造工程師應用等內容。為了便于學生的考證需求,《FANUC系統數控銑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技能訓練》的最后附加了中級工鑒定題庫。《FANUC系統數控銑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技能訓練》可作為中等職業學校數控、模具以及機電一體化專業教材,也可作為數控、模具的培訓用書。
數控機床是現代機械工業的重要技術裝備,也是先進制造技術的基礎裝備。隨著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的發展,數控機床也得到了飛躍發展。目前,幾乎所有傳統機床都有了數控機床品種。目前數控機床逐漸成為機械工業技術改造的首選設備,數控技術極大地推動了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制造、柔性制造系統、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虛擬制造系統和敏捷制造的發展,并為實現綠色制造打下了基礎。
數控機床的應用已日趨普及,社會對其相應技術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此,數控技術的教學和人才培養,更應強調其實用性、先進性和可操作性,這也是本書所力求做到的。本書是根據數控技術領域職業崗位群的需求,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以“工作任務”為導向,模擬“職業崗位情境”開發的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項目式教材。本書取材新穎,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圖文并茂,實例豐富,著重于應用;同時具有系統性、實用性、先進性等特點。
為了便于老師教學,本書的教輔資源包括ppt課件、題庫答案和操作錄像。選用本書的老師可以登錄人民郵電出版社教學服務與資源網免費下載。
本課程的參考教學時數為160學時,各部分的參考教學課時見下面的學時分配表。
本書由韓鴻鸞、張玉東任主編,趙錦強、劉友顯、朱文廣任副主編。其中項目一、項目二由趙錦強編寫,項目三、項目四由韓鴻鸞編寫,項目五由劉友顯編寫,項目六由朱文廣編寫,項目七、項目八由張玉東編寫,全書由韓鴻鸞統稿。
該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南京數控培訓中心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各兄弟院校的大力幫助,部分從事數控專業教學的教師對該書的編寫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建議,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缺陷乃至錯誤在所難免,望廣大讀者給予批評指正。
項目一 數控銑床/加工中心的操作 1
任務一 認識數控機床 2
任務二 數控銑床/加工中心的手動操作 19
任務三 對刀與參數設置 30
任務四 程序編輯與自動加工 47
任務五 數控銑削加工仿真 58
項目小結 66
項目二 平面加工 67
任務一 一般平面加工 68
任務二 階梯面加工 82
項目小結 93
項目三 輪廓加工 94
任務一 外輪廓加工 95
任務二 內輪廓加工 111
任務三 復合輪廓加工 119
項目小結 134
項目四 孔系加工 135
任務一 鉆、擴、锪孔加工 136
任務二 鉸孔與鏜孔加工 154
任務三 攻螺紋與銑螺紋加工 164
項目小結 170
項目五 槽類零件加工 171
任務一 通槽加工 172
任務二 封閉槽加工 180
項目小結 188
項目六 型腔加工 189
任務一 矩形型腔加工 190
任務二 圓形型腔加工 194
項目小結 200
項目七 曲面加工 201
任務一 圓柱面加工 201
任務二 圓錐面加工 210
項目小結 213
項目八 CAXA制造工程師應用 214
任務一 CAXA三維造型 215
任務二 CAXA后置處理 224
任務三 DNC加工 228
項目小結 233
附錄A 理論試題 234
附錄B 實操試題 264
附錄C FANUC系統加工中心的準備功能與輔助功能 270
參考文獻 273
2.故障常規處理方法加工中心出現故障,除少量自診斷功能可以顯示故障外,如存儲器報警、動力電源電壓過高報警等,大部分故障是由綜合因素引起,往往不能確定其具體原因。一般按以下步驟進行常規處理。
(1)充分調查故障現場。機床發生故障后,維護人員應仔細觀察寄存器和緩沖工作寄存器尚存內容,了解已執行程序內容,向操作者了解現場情況和現象。當有診斷顯示報警時,打開電氣柜觀察印制電路板上有無相應報警紅燈顯示。做完這些調查后,就可以按動數控機床上的復位鍵,觀察系統復位后報警是否消除,如消除,則屬于軟件故障,否則即為硬件故障。對于非破壞性故障,可讓機床再重演故障時運行狀況,仔細觀察故障是否再現。
(2)將可能造成故障的原因全部列出。加工中心上造成故障的原因多種多樣,有機械的、電氣的、控制系統的等。此時,要將可能發生的故障原因全部列出來,以便排查。
(3)逐步選擇確定故障產生的原因。根據故障現象,參考機床有關維護使用手冊羅列出諸多因素,經優化選擇綜合判斷,找出導致故障的確定因素。
(4)故障的排除。找到造成故障的確切原因后,就可以“對癥下藥”,修理、調整和更換有關元器件。
3.常見機械故障的排除
(1)進給傳動鏈故障。由于導軌普遍采用滾動摩擦副,所以進給傳動故障大部分是由運動質量下降造成的,如機械部件未達到規定位置、運行中斷、定位精度下降、方向間隙過大等,出現此類故障可調整各運動副預緊力、調整松動環節、提高運動精度及調整補償環節。
(2)機床回零故障。機床在返回基準點時發生超程報警,無減速動作。此類故障一般是減速信號沒有輸入到CNC系統,一般可檢查限位擋塊及信號線。
(3)自動換刀裝置故障。此類故障較為常見,故障表現為:刀庫運動故障、定位誤差過大、換刀動作不到位、換刀動作卡位、整機停止工作等,此類故障的排除一般可通過檢查氣缸壓力、調整各限位開關位置、檢查反饋信號線、調整與換刀動作相關的機床參數來排除。
(4)機床不能運動或加工精度差。這是一些綜合故障,出現此類故障時,可通過重新調整和改變間隙補償、檢查軸進給時有無爬行等方法來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