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書系·美國如何培養核心素養:走進美國校園與課堂》是作者2016年走進美國校園與課堂的記錄和思考,真實地展示了當今美國學校管理、課程、教學和評價等領域的實踐,尤其聚焦21世紀信息化、智能化、全球化浪潮下,美國如何通過顛覆傳統的新型辦學模式,結構豐富、類型多樣的課程整合,充滿個性、定制的教育設計,全方位、多維度的社會資源整合和介入,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和參與的課堂教學方法等,培養復合型和創新性人才。并從一名中國教育者的視角審視、觀察美國教育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路徑和方法,希冀為當下正在揚帆起航的中國核心素養實踐提供借鑒經驗。
浸潤于美國教育現場, 從一名中國教育者的視角審視、觀察美國教育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路徑和方法
《大夏書系·美國如何培養核心素養:走進美國校園與課堂》聚焦在信息化和智能化浪潮下,美國新型學校、課程和教學的實踐案例,從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視角審視、觀察美國教育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路徑和方法;
試圖解開美國培養適應未來社會挑戰的復合型、創新性人才的密碼,對于當下正在揚帆起航的中國核心素養實踐具有一定的啟迪和借鑒意義;
?一花一世界,一文一視角。書中每一篇文章就是一個主題,以白描的手法還原美國教育現場,為讀者提供平視美國教育的窗口。
推薦文章:
《誰說美國教育不要分數》P002
《課堂上學生應該比教師更忙》P021
《判斷學生是否學會了, 不是用試卷, 而是用產品》P119
當下,追求未來學校實踐,重新定義教育正在成為美國教育改革的浪潮,尤其是美國版核心素養21世紀技能的提出和實踐,正是美國教育應對復雜和多變的世界的積極舉動。而且,美國教育對于學生批判性思維、獨立性和創造力的培養一直受到世界的關注,他們重視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和方法,強調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和動手實踐的能力,盡可能為每個孩子提供合適的教育,重視因材施教。美國的創新成果和科技水平也在世界范圍內出類拔萃。
當然,對于美國教育也有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美國基礎教育的質量不盡如人意,尤其是美國公辦教育,強調的是快樂學習,學生學習的知識深度遠遠不如很多國家。在諸多國際學術水平比賽和國際素養測評中,美國學生的成績乏善可陳,表現平平。還有一種說法也頗受關注:美國基礎教育追求的是精英教育,而不是平民教育。
2016年10月,得益于上海市浦東新區優秀教師赴美研修交流項目,我與31位同伴有機會深入接觸和學習美國教育。由于此項目是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育學院以及加州諸多學區合作,無論是培訓方式還是內容,都兼顧了美國當今教育教學改革的熱點和學校的實踐,加上項目組織方浦東教育發展基金會的精心設計和組織,使得我們有機會管中窺豹和鑿壁借光,比較全面和真實地了解并學習了美國教育。尤其是在跟崗學校的學習經歷,那種身臨其境的現場感以及與美國師生面對面的對話交流,為我們觀察美國校園與課堂提供了獨特、多元和真實的視角,提供了一個不一樣的瞭望教育方式的窗口。
浸潤于美國教育現場催生了我很多的思考和想法,如鯁在喉,不吐不快。在工作之余,我陸陸續續地將培訓經歷、收獲及感想付諸文字,部分文字已發表在《中國教育報》《上海教育》《上海校外教育》等報刊以及外灘教育頂思教育等微信公眾號。時間久了,滋生了將研修收獲和成果系統地整理出來,比較真實和完整地展示美國教育的想法,以回答人們對于美國教育的疑惑。
在書中,我努力以親身經歷來展示當今美國學校管理、課程、教學和評價等領域的實踐。一花一世界,一文一視角。書中每一篇文章就是一個主題,以白描的手法還原真實的過程或做法,為讀者提供平視美國教育的窗口。
此書聚焦在信息化和智能化浪潮下,美國新型學校、課程和教學的實踐案例,從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視角審視、觀察美國教育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路徑和方法,如顛覆傳統的新型辦學模式,結構豐富、類型多樣的課程整合,充滿個性、定制的教育設計,全方位、多維度的社會資源整合和介入,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和參與的課堂教學方法等等,試圖解開美國培養適應未來社會挑戰的復合型、創新性人才的密碼。這或許對于當下正在揚帆起航的中國核心素養實踐具有一定的啟迪和借鑒意義。
在此書付梓之際,感謝浦東新區教育局和浦東教育發展基金會的領導和老師,以及研修團的同伴,因為有了他們,我度過了一段美好的加州學習時光,而且是他們的鼓勵,讓我在繁重的管理和教學工作之余堅持將靈感和想法化成文字,將研修的感性認識轉化成理性思考。當然,此書的完成也離不開加州的教育同行,是他們的真誠、熱情、專業和開放,使得我在美國的每一天都是收獲和感動的日子。還要感謝家人包莉、鄭朵霏以及學校的領導與同事,給予我默默的支持和大力的幫助。
教育是一抹光亮,謹以此書獻給所有追逐光亮的人們!
鄭 鋼
2018年4月
鄭鋼,上海市三林東校黨支部書記,華東師范大學開放學院助學導師,上海市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浦東新區教育國際交流中心兼職研究員。曾多次赴英美等國培訓、交流和進修,在《外國中小學教育》《中小學外語教學》等核心刊物發表多篇文章,參與多本書籍的編寫,在《中國教育報》《上海教育》等開設專欄或發表系列文章,任新媒體外灘教育特約作者。目前專注于中外教育比較、閱讀、學生生涯發展等領域研究。
序001
第一章
不畏浮云遮望眼
多元、真實地觀察美國教育
誰說美國教育不要分數 002
美國版核心素養的核心:4Cs 006
海量的教學資源如何來 011
重新定義教學的谷歌教室 014
一份驚世駭俗的調查報告背后的信息素養 018
課堂上學生應該比教師更忙 021
加州河邊郡的教育峰會 026
第二章
沒有教材、沒有教室、沒有考試的學校
面向未來的創新型學校
混齡教學讓全校同學都有可能成為同桌的你 032
紀錄片《極有可能成功》里的項目化學習學校 037
不再使用教科書的博物館學校 047
每天帶孩子游山玩水的學校 052
第三章
紅鷹是學校的辦學圖騰
格倫初中的管理故事
以紅鷹為標志物的沙漠學校 058
美好的教育是讓學生時時感受到他們的存在 064
教室里的一次校董會 070
格倫初中里的標簽學生 074
學生人手一本的管理手冊 078
第四章
提供鏈接生活的學習經歷
跨界、綜合和多樣的課程
歷久彌新的傳統課程 084
一人一課表的拉金塔高中課程 090
數學科學課上的探索:冥王星是否屬于行星 097
當英語遇上數學…… 101
烏賊會算術的英語與科學融合課 105
第五章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豐富多樣的教學策略、支架和工具
學生積極參與的SCORE課堂模式
112
無所不在的評價和標準 116
判斷學生是否學會了,不是用試卷,而是用產品 119
為什么這么說比說什么重要 124
What if問題塑造孩子無窮的可能性 127
問題的力量來自何處 131
合作學習,不僅是理念,還是方法 137
語文學科的反向設計 144
像歷史學家一樣思考的歷史課 148
讓老師偷懶的蘇格拉底法說話提示單 153
做游戲的詞匯教學 159
每個課堂上都出現的學術詞匯 163
第六章
閱讀是教育的頭等大事
注重思維和方法的閱讀教學
七年級課堂上的整本書閱讀 172
制作金字塔情節單的英語小說課 178
兩座火山的對比式閱讀 181
上演木偶劇的英語童話課 186
第七章
從探究到實踐
致力于培養創新素養的科學教育
從探究到實踐的科學教育 192
流動式學習中心的科學課 197
制造紙塔的科學課 201
科學課上的DOK問題和活動設計
206
全佳教授講的那些科學故事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