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學校“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精品教材:現代電力傳動與控制(第2版)》共分10章。第1章為緒論;第2章重點介紹電力傳動系統的運動方程式;由于電動機是電力傳動的動力和控制的對象,故第3、4章分別介紹直流電動機、異步電動機和同步電動機的原理及特性;隨著電力傳動控制系統的發展,控制電機成為重要的檢測與控制元件,故第5章介紹常用控制電機的結構、原理和性能;由于可編程序控制器(PLC)正廣泛應用于生產中,故第6章介紹了PLC的基本結構、原理、編程和指令系統;調速系統是電力傳動控制系統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第7~9章分別介紹了現代直流傳動控制系統、交流傳動控制系統和步進電動機傳動控制系統的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第10章簡要地介紹網絡控制技術。《高等學校“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精品教材:現代電力傳動與控制(第2版)》各章后面附有思考題或習題,供復習與練習用。
《高等學校“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精品教材:現代電力傳動與控制(第2版)》可作為普通高等學校自動化專業及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的教材或參考書,亦可供有關科技人員學習參考。
再版前言
本書這次再版主要是對第1、2、3、4章進行了修訂,對第10章的“現場總線的標準”一節重新進行了編寫,并根據工業以太網近年來最新發展成果增加了一節內容,對其他各章的個別錯誤做了修改,對書中不規范的字符或格式做了統一處理。
在現代工業自動化生產中,整個電力傳動系統不僅包括拖動生產機械設備的電動機,而且包含控制電動機的一整套控制系統。所以,本書既討論電動機的工作原理、特性以及起動、調速、制動與停車,又涉及電動機的現代控制系統,故本書稱作“現代電力傳動與控制”。
本書把驅動電動機、控制電機、電力傳動、可編程序控制器、直流傳動控制系統、交流傳動控制系統、步進電動機傳動控制系統和網絡控制技術等強電控制需要的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即把工業自動化、機電一體化技術所需的現代強電控制知識都集中在本書中,它不僅避免了內容的重復,而且加強了系統性,理論聯系實際,使讀者學習之后可以對工業自動化、機電一體化的強電控制知識有比較全面系統的了解和掌握。
本書力求突出強電控制相關內容有機結合的特點,通過內容精選、整合和優化,以滿足高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統籌培養課程體系改革要求。本書內容比較全面、系統和新穎,基本包括了工業自動化、機電一體化技術所需的現代強電控制知識,并反映了近年來最新的科研成果。本書共分十章。第1章為緒論;第2章重點介紹電力傳動系統的運動方程式;由于電動機是電力傳動的動力和控制的對象,故第3、4章分別介紹直流電動機、異步電動機和同步電動機的原理及特性;隨著電力傳動控制系統的發展,控制電機是作為重要的檢測與控制元件,故第5章介紹常用控制電機的結構、原理和性能;由于可編程序控制器(PLC)正廣泛應用于生產中,故第6章介紹了PLC的基本結構、原理、編程和指令系統等;調速系統是電力傳動控制系統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第7、8、9章分別介紹了現代直流傳動控制系統、交流傳動控制系統和步進電動機傳動控制系統的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最后一章簡要地介紹網絡控制技術。同時,在各章后面附有思考題或習題,供復習與練習用。
由于學時的限制,課堂上只能講授書中一些基本內容,許多內容可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自學或作為參考之用。課堂講授的基本內容可由教師根據授課專業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靈活掌握。
為加強學生的實踐環節,在講授本書內容時可采用“自選實驗”或結合本學科相關的“SRT項目”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本書第1、2、3、4、10章由邱阿瑞編寫;第5、9章由柴建云編寫;第6章由王善銘、孫曉瑛編寫;第7章由王善銘編寫;第8章由孟朔編寫。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錯誤和不妥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第1章 緒論
1.1 電力傳動及控制系統
1.2 本課程的性質和任務
第2章 電力傳動系統動力學
2.1 電力傳動系統的運動方程式
2.2 負載轉矩和飛輪矩的折算
2.2.1 旋轉運動
2.2.2 平移運動
2.2.3 升降運動
2.3 電力傳動系統的負載特性
2.3.1 恒轉矩負載特性
2.3.2 通風機、泵類負載特性
2.3.3 恒功率負載特性
2.4 電力傳動系統穩定運行條件
思考題
習題
第3章 直流電動機的原理及特性
3.1 直流電動機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3.1.1 直流電動機的基本結構
3.1.2 勵磁方式
3.1.3 直流電動機的工作原理
3.1.4 直流電動機的額定數據
3.2 直流電動機的機械特性
3.2.1 他勵直流電動機的機械特性
3.2.2 串勵直流電動機的機械特性
3.3 直流電動機的起動、調速與制動
3.3.1 直流電動機的起動
3.3.2 直流電動機的調速
3.3.3 直流電動機的制動
3.4 直流電動機的各種運行狀態
3.4.1 電動運行狀態
3.4.2 制動運行狀態
思考題
習題
第4章 交流電動機原理及特性
4.1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4.1.1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基本結構
4.1.2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額定數據
4.1.3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工作原理
4.1.4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等效電路
4.1.5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功率和轉矩
4.2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機械特性
4.2.1 機械特性的參數表示式
4.2.2 機械特性的實用公式
4.2.3 固有機械特性和人為機械特性
4.3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起動、調速和制動
4.3.1 鼠籠式異步電動機的起動
4.3.2 高起動轉矩的異步電動機
4.3.3 繞線式異步電動機的起動
4.3.4 異步電動機的軟起動
4.3.5 異步電動機的調速
4.3.6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制動
4.4 異步電動機的各種運行狀態
4.5 單相異步電動機
4.5.1 單相電阻分相起動異步電動機
4.5.2 單相電容分相起動異步電動機
4.5.3 單相電容運轉異步電動機
4.5.4 單相電容起動與運轉異步電動機
4.5.5 單相罩極異步電動機
4.6 同步電動機
4.6.1 同步電動機的基本結構
4.6.2 同步電動機的工作原理和機械特性
4.6.3 同步電動機的起動
4.6.4 同步電動機的功角特性
4.6.5 同步電動機的功率因數調節
4.6.6 永磁同步電動機
思考題
習題
第5章 控制電機
5.1 伺服電動機
5.1.1 直流伺服電動機
5.1.2 交流伺服電動機
5.2 力矩電動機
5.3 測速發電機
5.3.1 直流測速發電機
5.3.2 交流測速發電機
5.4 自整角機
5.4.1 三相自整角機
5.4.2 單相自整角機
思考題
第6章 可編程序控制器(PLC)
6.1 PLC的主要特點、功能和性能指標
6.1.1 PLC的主要特點
6.1.2 PLC的主要功能
6.1.3 PLC的主要性能指標
6.2 PLC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6.2.1 PLC的基本結構
6.2.2 PLC的工作原理
6.3 PLC的編程與指令系統
6.3.1 PLC的編程語言
6.3.2 基本指令與編程方法
6.3.3 FP1的指令系統及其編程方法
6.4 PLC的應用舉例
習題
第7章 直流傳動控制系統
7.1 單閉環直流調速系統
7.1.1 單閉環有靜差調速系統
7.1.2 單閉環無靜差調速系統
7.2 雙閉環直流調速系統
7.2.1 雙閉環調速系統的組成
7.2.2 雙閉環調速系統的靜特性
7.2.3 雙閉環調速系統的動態特性
7.3 可逆直流調速系統
7.3.1 電樞可逆系統與磁場可逆系統的比較
7.3.2 晶閘管和電動機的工作狀態
7.3.3 電樞可逆系統的環流問題
7.3.4 電樞可逆自然環流調速系統
7.3.5 可控環流的可逆調速系統
7.3.6 邏輯無環流可逆調速系統
7.4 直流脈寬調速系統
7.4.1 不可逆直流脈寬調速系統
7.4.2 可逆直流脈寬調速系統
7.4.3 脈寬調速系統的開環機械特性
思考題
第8章 交流傳動控制系統
8.1 交流傳動系統介紹
8.1.1 常見的交流傳動方法
8.1.2 交流調速控制技術的發展
8.2 交-直-交變頻調速系統
8.2.1 交-直-交電壓型變頻調速系統
8.2.2 交-直-交電流型變頻調速系統
8.3 PWM變頻調速系統
8.3.1 PWM型變頻器的工作原理
8.3.2 PWM變頻調速系統的控制方法
8.4 交-交變頻調速系統
8.4.1 基本原理
8.4.2 交-交變頻分類
8.4.3 交-交變頻的優缺點
8.4.4 交-交變頻應用
8.5 矢量控制系統
8.5.1 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
8.5.2 矢量控制系統構成
8.6 線繞式異步電動機調速系統
思考題
第9章 步進電動機傳動控制系統
9.1 步進電動機的基本結構與原理
9.2 步進電動機的運行特性
9.3 步進電動機的驅動控制電路
思考題
第10章 網絡控制
10.1 現場總線概述
10.1.1 現場總線的含義
10.1.2 現場總線的優點
10.1.3 現場總線的標準
10.2 幾種典型現場總線
10.2.1 基金會現場總線FF H1
10.2.2 PROFIBUS總線
10.2.3 WorldFIP總線
10.2.4 CAN總線
10.2.5 LonWorks
10.2.6 HART
10.3 工業以太網
10.3.1 以太網簡介
10.3.2 Ethernet/IP網絡
10.3.3 高速以太網HSE
10.3.4 實時以太網EPA
思考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