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校走向社會,面臨從學生向職業人的角色轉變。懂得交往禮儀、學會人際溝通;了解行業規范、恪守職業道德;樹立法律意識、學會依法辦事。這些能力與素質是中職學生順利步入社會、適應崗位的“金鑰匙”。本書圍繞上述內容,以情感人、以技育人,并著力于科學意識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全書共分為五個單元,分別是:一單元敬業愛崗樂于奉獻;第二單元誠實守信服務社會;第三單元為人友善講究禮儀;第四單元弘揚法治依法維權;第五單元遵守法紀當好公民。本書不僅可以作為職業院校學生德育課教材,還可作為中職班主任進行主題教育活動的參考資料。
寫一本貼近學生生活、觸動學生心靈、引領學生健康成長的書,是編者的初心.本書以中職學生為目標讀者ꎬ 以“立德樹人” 為根本宗旨以“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 “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 為原則ꎬ 力求體現中職學生在學習和職業準備方面的需求。突出職業教育的特色和使命。中職學生年齡一般為16 ~19 周歲.在社會角色上面臨從學生向職業人的轉變。因此,知法守法、遵守職業道德,是中職學生順利步入社會、適應崗位需求的必備素質。本書圍繞這一主題展開ꎬ 著眼于學生的終身發展,廣泛搜集中職學生在學校和畢業后在法律和職業道德方面遇到的問題與困惑,提煉出具有典型意義和普適性的知識點、技能點,倒逼學校教育, 有利于學生的在校學習和畢業后的社會適應的有效銜接。在結構編排上,本書遵循中職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德育作用機制,以“身臨其境”引出主題,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生動的案例等形式讓學生融入其中,以“真知灼見” 分析主題給學生呈現明確的知識點和辯證的是非觀。以“躬行踐履” 踐行主題。將理論知識和思想意識落實到實際行動中,達到知行合一。在呈現方式上,編者特意征求廣大中職學生意見———什么樣的課堂和教材是他們最易于理解和喜愛的? 得到的關鍵詞是: 關系密切ꎬ 如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人和事,直觀參與度高, 如學生可以親身體驗活動,主動獲取知識,而不是被動地聽老師傳授知識。有感染力,有用,尤其是對自己的生活和未來的職業有幫助。為此,本書力求做到以下幾點:1 案例力求真實、具體、典型,以實實在在的發生在學生身上的典型案例為原型進行加工。
2 活動是德育的重要載體,每個章節都設置了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自主領悟。
3 立足于當下的在校生活,著眼于學生終身發展。最終落腳于未來職業發展,同時,為了提供更豐富、形式多樣的閱讀材料。讀者可以用手機掃描二維碼觀看視頻、閱讀文章,滿足個性化學習的需要。
具體到每一單元,在“身臨其境” “真知灼見” “躬行踐履” 總體框架下,每位編者擁有充分的創意空間,可根據具體章節的內容特點采用靈活多樣的編排形式,第一單元的“心靈對話” 從職業心理的角度進行補充;第二單元的“探究與分享” 以理性思維加深對社會事件分析的深度; 第三單元的“探究體驗” 可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增強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第四單元的“隨堂練習” 可增強學生對法律知識的辨識度;第五單元的“模擬法庭” 以詳盡的腳本給讀者做出操作性示范。以上特色與理念凝結著全體編者的汗水與智慧。
由于編者認識事物的局限性和掌握資源的有限性,本書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會或多或少地存在需要完善之處ꎬ 請各位專家、同仁和讀者批評指正。同時,在書中我們引用了一些案例和資料, 因時間關系沒能和每一位相關人士取得聯系。如果給您帶來不便,請諒解并能聯系我們,謝謝!
第一單元 愛崗敬業 樂于奉獻
第一節 敬業愛崗 盡職盡責
第二節 團結協作 樂于奉獻
第二單元 誠實守信 服務社會
第一節 講究誠信 忠于職守
第二節 辦事公道 遵守行規
第三單元 為人友善 講究禮儀
第一節 友好交往 樂于助人
第二節 注重儀表 重視禮儀
第四單元 弘揚法治 依法維權
第一節 弘揚法治精神 維護憲法權威
第二節 規范職業行為 依法維護權益
第五單元 遵紀守法 當好公民
第一節 了解法律常識 預防違法行為
第二節 依法生產經營 保護生態環境
第三節 嚴格遵紀守法 養成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