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怯弱,害怕失去,不好意思……除了會讓你喪失拓展未來的勇氣外,還會將你一點點逼到幽暗的角落,直到使你成為一個渾渾噩噩的度日者。如果想要你不曾擁有過的東西,就必須去做你從未做過的事情。
事實上,夢想、理想、愛情、事業、旅行……這些美好往往受制于你自己,它們匍匐在于脆弱和困惑的腳下,正期待著你從迷茫中醒來。而你現在所做的一點小小的改變,都有可能影響未來!人的一生不可回頭,怕就會輸一輩子,從此刻行動起來,開始改變命運。
★重新認識自我,克服心底的害羞、膽怯、恐懼、焦慮、狂躁等心理缺陷,別再讓心理頑疾困擾你。★改變自己,徹底改變空有夢想,卻遲遲不敢行動的自卑、懦弱現狀,勇敢出發,大膽追逐自己的夢想。★學會拒絕和要求,能更好地表達自我,表現自我,做強勢的自己。
藺亞丁,畢業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暢銷書作家,長期研究社會學心理及企事業文化,對心理學有深入研究。著有《北大情商課》《清華情商課》《馬云的說話藝術》等。
**章:要做腦海中的膽小鬼,還是做自己
越害怕,越糟糕
夢想因為顧慮而失去色彩
自卑,只因放不下你在乎的東西
你必須要學會,自己做決定
患得患失,與幸運失之交臂
第二章:人生沒有如果,命運不相信假設
假設和如果,不過是溫柔的陷阱
有些事你現在不做,可能永遠不會做了
你所害怕的現在,是未來的你回不去的曾經
人生沒有完美,你擔心的別人也有
靠別人不如靠自己
不去奢望,就不會害怕
第三章:跳出去,才能發現這個世界
孤獨,是強者暫時的棲息地
跌倒,是人生的苦味藥
競爭無處不在,卻常常被我們忽略
那不是愛,是恐懼
不怕吃虧,才能走得更遠
即使沒有天分,也要有夢的天真
找到心靈歸宿,不做無頭蒼蠅
當你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時,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第四章:歲月太短,把握生命中的機會成本
年輕的時候不怕,年老的時候不悔
過好每一個忐忑的當下,勝過千萬個輝煌的過去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
在冷靜中得到的,要遠比在害怕中失去的多
與其靜待沉淪,不如放手一搏
成長這條路,只有自己走才能盡享其味
第五章:學會拒絕和接受,不再懦弱和自卑
死要面子活受罪,放下面子好成事
求人辦事遭冷遇,千萬不可拂袖去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與人打交道,別怕不好意思
放下清高,世事本就多俗
拒絕當做家常飯,生活才會有滋味
該說“不”就說“不”,但讓對方別說“不”
第六章:做你喜歡的,莫愁前路無花香
別怕辭職,你會遇到更好的工作
你的生活你做主,拒絕無償加班
我不是“老白干”,拒絕分外事
拼命證明自己是愚蠢的
與其百般迎合,不如堅持自我
撕開受傷時護體的繃帶,才能自由伸展身軀
喜歡就去做,越簡單越幸運
第七章:愛要坦蕩蕩,更要大聲說出來
藏在心里,不如捧在手上
怕受傷永遠摘不到果實
錯過,就是一輩子
別讓面包阻擋你的愛情
恐婚是一種病,需要心理撫慰
失戀,是人生的必修課
好飯不怕晚,好馬配好鞍
第八章:不懷疑,不猶豫,相信就決定走下去
別讓夢想跌落在等待的懸崖
不做睡美人,這一刻,就出發
在路上,才能遇見心中的世界
不要用別人的腳,去走自己的路
去愛去瘋去闖蕩,去追去夢去流浪
只有經歷過死,才知道什么是生
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才是*有意義的事
**章:要做腦海中的膽小鬼,還是做自己
越害怕,越糟糕
“墨菲定律”相信大家都聽過,它的具體內容是“凡是可能出錯的事必定會出錯”,它指的是任何一件事,只要具有大于零的機率,就不能假設它不會發生。比如說,你口袋里有兩把鑰匙,一把是車鑰匙,一把是房間鑰匙。如果現在你想拿出房間鑰匙,會發生什么?是的,這時候你往往會拿出車鑰匙。是不是很奇怪呢?
墨菲定律在現實中的**應用就是,你越是擔心和害怕的事情就越容易發生。比如,你平時很少攜帶大量現金,今天突然帶了上千元的現金,此時,你一定會比平時謹慎起來。因為害怕別人知道也害怕丟失,你會每隔一段時間摸一次兜,去查看錢包是否還在。假如你正位于人群密集的公眾場合,你的這個頻繁的規律性動作便引起了小偷的注意,*終,你的錢包就會被偷掉。即使沒有被小偷偷走,那個總被你摸來摸去的兜,也很容易在你的一次疏忽中漏掉錢包。因為害怕發生,所以會提高注意力,而注意力越是集中在一處,就越容易忽略其他位置,也就越容易犯錯誤。
所以,當你在做一件事的時候,擔心或害怕,不但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反而會使問題更加糟糕,你應做的是,勇于面對,從不逃避。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能會聽到這樣的傳聞,有些人昨天還在坐乘世界首富排行榜的快車,今天卻發現,自己的資產面臨嚴重縮水,甚至到了破產清算的絕境。如果下一個小時就可能關門大吉,你該怎樣安慰你的手下呢?這時候,許多人可能會說:“我連自己都安慰不了啦,還管他們做什么?”于是,迅速將賬戶上全部的錢取出來,卷款潛逃。
有一位民營小公司的負責人就遭遇了這樣的窘境。她21歲的時候,四處籌款,終于借到了20萬美金,然后在華爾街開了一家高檔商品購物超市。但很不幸,她的創業之旅只進行了一年零七個月,就遭遇了幾至絕境的危機。
她想保全自尊,又想解決問題。這個時候,超市關門重整幾乎已成定局。但是該怎么辭退那些員工呢?她不想這么干,所以只能拖一天是一天。
“那簡直是我一生中*黑暗的時光,我在心里編了無數謊言,打了近數萬字的腹稿,卻一次又一次地說不出口。”她在回憶這段過往的時候說,因為害怕員工對自己失去信心,所以,她不敢向員工做出技術性的合理解釋,比如資金周轉不靈,需要隨時關門整頓等。
她的擔憂不無道理,老板在員工眼里的“信心”非常重要。如果第二天就面臨破產,她怎能讓員工對她充滿信心呢?
逃避不是辦法,只有勇于面對這條路可走。思前想后,她告訴自己,不要害怕,去做去改變,于是她設定一套預定的方案,針對破產后的工作流程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后,她終于使那些員工留了下來。而員工也看到了一位勇于負責的老板的高大形象,并決定跟隨她,不離不棄。
由此可見,在面臨人生窘境時,越是害怕,越是逃避,就越難掌控局勢。不逃避,不退縮,勇敢面對,撥開霧霾,就能守得云開見月明。
害怕往往是對自己能力的否定,也就是沒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在忽略自身的潛力。也就是說,你明明具備某種能力,可你總是不止一次地告訴自己:不,我想我一定不行的;不,這次一定是哪里出問題了。看看,你總是如此地“謙虛”,你不知道,如果自己去嘗試的話,也許很可能成功。比如說,你的朋友邀請你去游泳,可你從來沒有游過泳,于是,你直接拒絕道:“不去了吧,我不會游泳。”你的朋友是個熱心腸,他仍舊不厭煩地鼓勵你,并告訴你,你是可以的。你拗不過,只好答應。結果,在朋友的幫助下,你僅用一個下午的時間就學會了游泳。
所以,事實就是,你害怕的事情有時并不存在,只要你敢打破心里的那層魔障。
一位公司職員,有一天起床,發現自己的眉毛掉了幾根,加之這幾天身體不舒服,心想自己可能是生病了,就急忙去圖書館借了本醫學手冊,看該怎樣給自己治病。他一口氣讀完了與自己癥狀相關的內容,在讀到霍亂的內容時,他驚呆了,原來自己患霍亂已經幾個月了,而他對此一點察覺都沒有。
后來,他很想知道還患有什么病,就繼續閱讀,直到讀完整本醫學手冊。這下可明白了,除了膝蓋積水癥外,自己一身什么病都有!他嚇得出了一身冷汗,整個人都軟了下來,他在屋子里來回踱步,開始大肆抱怨命運的不公。他自嘲道:“醫學院的學生們,你們用不著去醫院實習了,我整個人就是一個各種病例都齊備的醫院,你們只要對我進行診斷治療,然后就可以得到畢業證書了。”
為了弄清楚自己到底還能活多久,他迫不及待地搞了一次自我診斷:先動手找脈搏,怎么回事,脈搏竟然沒有了!后來才突然發現,一分鐘跳一百四十次!接著,再找心臟,但無論如何也找不到!他感到萬分恐懼,*后他認為,心臟就在它應在的地方,只不過自己沒找到罷了……
在沒來圖書館之前,他覺得自己是個幸福的人,而當他走出圖書館時,卻被自己嚇住了,他沒想到,自己已經完全變成了一個全身都有病的老頭。后來,他去找自己的醫生,一進家門,他就哭訴道:“朋友!我的命不會長了,你知道嗎?除了膝蓋積水癥,所有的病都被我攤上了。”
醫生聽完后,并沒有面露異色,只是照常規給他作了診斷。診斷完畢后,就寫了一張紙條遞給了他。他顧不上看紙條上的處方,立刻塞進口袋,到藥店去取藥。趕到藥店,他匆匆把處方遞給藥劑師,藥劑師只掃了一眼,就退給他說:“這是藥店,不是零食店,也不是飯店。”
他疑惑地望著藥劑師,拿回處方一看,原來上面寫的是:“煎牛排一份,啤酒一瓶,六小時一次。十英里路程,每天早上一次。”
他看完紙條,哈哈大笑,這之后他按處方照做,一直健康地活到今天。
多虧醫生的處方,這位職員能夠在精神接近崩潰時幡然領悟,否則一定會被自己營造的“心理牢籠”所囚禁。所以,人的“心理牢籠”從本質上來說都是自己營造的。要想解開它,就只能靠自己。其實,每個人都有沖出“心理牢籠”的本能,只是因為害怕而遮蓋住了這股力量。所以,不要害怕,釋放這種力量出來,什么樣的“精神牢籠”都可以打破。
人生心語:害怕,是一種心理疾病,所有的膽小鬼都只因害怕附體而變得懦弱。世界如此嘈雜,做內心強大的自己,才能驅趕所有恐懼,讓身邊的一切明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