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一平、卿建英、王軍編著的《秘書職業生涯規劃》讓秘書專業的學生掌握經營人生的基本方法。與同類型教材相比,借鑒成熟的現代企業經營的理念和方法來介紹秘書職業生涯規劃設計的理論和方法是本教材的最大特點,既能做到通俗易懂,又大大提高了它的可操作性。本書既能給秘書專業學生進行職業指導,也可供社會上的秘書人員參考閱讀。
開設“秘書職涯規劃”這門課,實際上就是讓同學們掌握經營人生的基本方法。我是1979級的大學生,1983年7月大學畢業。那時,我和我的同學們,甚至包括我們那一代人,不僅不知道“職涯規劃”是什么意思,甚至聽都沒聽說過這個詞。三十多年過去了,我們當中的很多人不僅事業有成,而且感到家庭美滿、人生幸福。因此,也許有同學不禁要問:“既然如此,為什么我們還要學習這門課呢?”
時代變了!
20世紀80年代,我國還處在以計劃經濟為主的時代,國家對大中專畢業生一律是統包統配,大學生無須考慮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問題,他們的職業發展軌跡是早就被別人給畫好的,即國家把大學生安排在某個單位的某一崗位上,他從此就捧上了一個“鐵飯碗”,不管這碗的大小是否適合他,也不管碗里的飯他愛不愛吃,他都得捧著,沒有選擇,否則就只有失業一條路。所以,他們也就談不上什么職業發展等問題,也無須制訂自己的職涯規劃。
職涯規劃可以說是市場經濟的產物。當今社會的擇業條件、擇業觀念都與我大學畢業時有了很大的不同,自主擇業、雙向選擇、職業流動性增加、被老板炒了魷魚或是反炒老板的魷魚,都是當今社會的常態,這使大學生面對巨大的職業壓力的同時,也激發了他們的職業活力。
職涯規劃設計實際上就是一個如何經營人生的問題。人生的經營在很大程度上與企業的經營相同。企業經營有如何確立經營目標的問題,人生經營也有如何樹立自我奮斗目標的問題;企業經營有如何向社會提供優質產品以實現利潤最大化的問題,人生經營也有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實現自我價值最大化的問題;企業經營者不僅要對股東負責,而且要對全體員工及其家屬負責,同樣,每個員工不僅要對自己的一生負責,還應對自己的父母、配偶及孩子負責……
在這個充滿了生機又充滿了競爭的商業社會,一些企業在迅速成長壯大,而另外一些企業業績在萎縮,甚至隨時面臨倒閉!我們的人生跟這些企業一樣,一些人飛黃騰達,而另外一些人雖然努力工作,卻時運不濟,終生窮困潦倒。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不能否認,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有一個“天命”在那里等待。但是,輝煌與平庸全部是由“天命”決定嗎?不是!如果企業努力改善自己的經營管理,如果我們每個人目標明確、努力工作,那命運不是不可改變的。
企業要提升自己的業績,實現持續高速的增長,最關鍵的是企業領導人要有長遠而又清晰的經營戰略目標,并向各部門的經理清清楚楚地描述自己的經營戰略目標,使他們能根據這個戰略目標制訂自己具體的工作計劃,再把這個計劃的具體指標分配給自己部門的每一個員工。如果實施計劃遇到了困難,那就要對它進行反思,做出調整。這樣,隨時檢查,隨時調整,循環往復,直至目標實現,再制訂新的目標和計劃。
每一個白領(包括秘書)要想對自己的一生感到滿意,首先要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人生方式,確定自己人生各個時期的奮斗目標,然后根據這個目標制訂工作和學習的計劃。計劃制訂好之后,他就要嚴格按照這個計劃去工作和學習。如果這個計劃不能實現,那就要對它進行反思,做出調整。這樣,隨時檢查,隨時調整,循環往復,直至目標實現,再制訂新的目標和計劃。這就是職涯規劃設計。
與同類型教材相比,借鑒現代企業經營的成熟理念和方法來介紹職涯規劃設計的理念和方法是本教材的最大特點。這樣既能做到通俗易懂,又大大增強了它的可操作性。
當然,盡管編者竭盡全力,但由于水平有限,本書仍有種種不足之處,所以編者期望與廣大讀者進行交流。因此,歡迎讀者登錄編者的“一平工作室”(www.tanyiping.com),對本書給予批評、指正,以便本書將來修訂完善。
譚一平
2014年4月
第一章 職涯規劃概述
第一節 職業規劃與職涯規劃的含義
第二節 制訂職涯規劃的意義
第三節 制訂職涯規劃的最佳時機
第二章 自我認識是制訂規劃的前提
第一節 自我認識的意義
第二節 自我認識的方法
第三章 制訂規劃的依據和方法
第一節 確立自己奮斗目標的依據
第二節 制訂職涯規劃的方法
第四章 積極行動落實規劃
第一節 做好自己的總經理
第二節 做好自己的推銷員
第三節 做好自己的工程師
第四節 做好自己的HR
第五節 做好自己的公關
第六節 做好自己的會計
第七節 做好自己的秘書
第八節 做好自己的理財顧問
第五章 在實踐中對職涯規劃進行檢校
第一節 定期檢校前進軌跡的必要性
第二節 檢校人生前進軌跡的方法
第三節 實現自我超越
第六章 積極積累人脈
第一節 積極建立個人品牌
第二節 努力工作用實力做后盾
第三節 讓周圍的人了解自己的品牌
第四節 利用人脈實現職業跨越式發展
第七章 確立新的職業發展方向
第一節 提前做好改行的準備
第二節 跳槽的原則和方法
第三節 自我創業的方法
第八章 職業成功與人生幸福
第一節 職業的成功
第二節 人生的幸福
第三節 珍惜美好青春年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