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本介紹流體知識的科普類圖書,書中對流體進行了全面的介紹,主要包括流體的定義、性質、能量、原理等,基本涵蓋了流體的基礎知識。撰寫過程中,每一個知識點的介紹,既有理論知識的揭秘,也有小試驗游戲的互動以及工程技術領域或者身邊生活實例的闡釋,幫助讀者在學習和互動中輕松掌握相關理論知識。本書語言生動活潑、通俗易懂,既是一本可以讓小學生樂在其中的課外讀物,也是一本可以讓大學生輕松學習流體力學的參考書。
本書基于OpenFOAM開源平臺,結合代碼段系統地講述有限體積法基本理論及其相關應用,全書共14章。第1~6章主要包括緒論、流體力學控制方程的有限體積法離散及求解方法、湍流模型及前后處理的基本理論;第7~10章著重介紹低速不可壓縮流、高速可壓縮流、氣動噪聲預測、氣液兩相流等常見問題的模擬方法;第11~14章針對工程仿生領域中的幾個復雜流動與復雜流體問題,介紹計算網格處理、非官方求解器及功能函數庫的調用與修改。
本書是統計力學的奠基之作,由玻爾茲曼本人根據其在慕尼黑大學和維也納大學的演講稿編寫而成,先后于1896年和1898年出版。書中詳細闡述了玻爾茲曼在氣體理論方面的開創性工作,其深刻的統計物理學思想,為20世紀物理學由“存在”轉向“演化”的過程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在物理學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本書出版后被譯成多國文字,長銷不衰。 中文版延續了“科學元典叢書”的一貫體例和風格,增加了導讀,并配有多幅插圖,大大增強了可讀性。 19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德國物理學家勞厄稱:玻爾茲曼揭示的熵和概率之間
本書主要內容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1部分系統地介紹了FloEFD的幾何模型準備、仿真模型建立、網格劃分、求解計算以及結果處理和仿真優化。對于上述內容中涉及的計算流體動力學、傳熱學和流體力學等學科的基礎理論,本書都用相當篇幅簡明扼要地進行了介紹。第2部分以FloEFD行業應用實例為主,其中包括汽車外流分析仿真實例、汽車功放熱仿真實例、汽車主機產品熱仿真實例以及FloEFDEDABridge模塊應用實例。行業應用實例以背景介紹為起始,通過詳細的說明與詳盡的操作步驟,使讀者在了解FloEFD軟
本書首先綜述了國內外在微納尺度流動與傳熱領域的前沿研究進展,其次介紹了作者近5年內圍繞微通道強化傳熱技術及納米流體高效傳熱性能開展的研究工作,為微通道散熱器及納米流體的工業化應用提供了詳實的數據。本書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對國內外微通道和納米流體傳熱的研究現狀進行了綜述。第二部分介紹了隨著器件散熱功率的增大,作者在單相對流傳熱、兩相沸騰及超臨界條件下微通道傳熱的研究成果,揭示各種強化傳熱機制;第三部分介紹了納米流體作為傳熱工質時,穩定性及熱物性性能的變化規律,從微觀層面揭示納米流體體
本書在作者多年的研究基礎上整理和歸納了稠密氣固兩相流動中超常顆粒系統(非球形顆粒、濕顆粒)的數值計算模型,詳細介紹了超常顆粒與理想球形顆粒系統流動特性的區別,總結和介紹了超常顆粒系統中出現的特有流動結構。本書共7章,第1章對非球形顆粒及濕顆粒氣固兩相流進行了基本介紹;第2章-第4章對超常顆粒稠密氣固兩相流動數值計算模型進行了詳細介紹:氣固兩相流動數學模型、非球形顆粒動力學、濕顆粒動力學;隨即第5章-第7章詳細介紹了不同流化床床型中超常顆粒稠密氣固兩相流動特性:鼓泡流化床非球形顆粒及濕顆
本書介紹了顆粒在流道中的遷移及自組織的應用、特點、重要性、進展以及數值模擬研究的方法;給出了槽道牛頓流中圓形和橢圓形顆粒的遷移和自組織顆粒鏈的形成過程;揭示了簡單剪切流和槽道冪律流中圓形、橢圓形、矩形顆粒的慣性遷移和自組織顆粒鏈的形成機理;闡述了矩形管道冪律流體中球形顆粒的慣性遷移特征和方形管道中非牛頓流體中顆粒鏈的形成特征;得到了圓球顆粒在Giesekus流體中的遷移規律;分析了各種因素對橢球顆粒在Giesekus流體中遷移特性的影響。
本書涵蓋了作者近五年有關高精度離散玻爾茲曼數值方法應用于流體力學問題的研究成果,主要包含不可壓流動和可壓縮流動兩部分。第一部分包含不可壓等溫流、不可壓熱流和不可壓多相流。第二部分包含無黏可壓縮流和黏性可壓縮流。此外,還簡要介紹了本書涉及的動理學方程和高精度格式。
《輻射流體動力學若干新的數值方法》系統地論述作者*近二十余年從事輻射流體動力學方程組初邊值問題數值解法研究及輻射驅動內爆壓縮過程數值模擬研究所獲得的若干創新成果。 第1至4章論述理想流體動力學的基本概念與理論、高階數值方法及流體界面計算方法。作為重點,系統地論述了多介質理想流體問題通用的高階守恒型WENO-FMT方法,這是作者的一項原創性科研成果,已成功地用于求解各種復雜的多介質流體問題及輻射驅動內爆壓縮過程數值模擬所涉及的含有三個能量方程的多介質理想流體動力學方程組初邊值問題。 <
本書基于計算流體力學(CFD)發展現狀,分析了CFD發展面臨的挑戰,對2035年CFD發展愿景進行了展望。全書分為10章,第1章為概述,簡要介紹了CFD的基本概念、發展歷史、主要應用領域和2035年總體愿景,凝練了CFD的九大重點發展方向,繪制了CFD 2035技術路線圖。第2~10章分別針對九大重點發展方向,即基于高性能硬件的CFD軟件與大數據技術,網格生成與自適應技術,高保真數值方法,轉捩、湍流與大范圍分離流動模擬技術,內流與燃燒,多介質多物理場耦合模擬與多學科耦合分析、驗證、確認與不確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