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榮臻(1899—1992)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軍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四川省江津縣人。早年在莫斯科先后入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蘇聯紅軍學校中國班學習。參加北伐、籌劃南昌起義、參與領導廣州起義。曾任中央軍委參謀長、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紅一軍團政治委員、陜甘支隊第一縱隊政治委員、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副師長、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央晉察冀分局書記;晉察冀中央局書記、華北軍區司令員、平津衛戍司令員、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北平市市長
左權(1905—1942)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工農紅軍和八路軍高級將領。黃埔軍校一期生,曾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是抗日戰爭期間犧牲的中共高級將領之一。湖南醴陵人。曾任中國工農紅軍軍官學校第一分校教育長、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參謀處長、中華蘇維埃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參謀部作戰科科長、紅十五軍軍長兼政治委員、粵贛軍區司令員、紅一方面軍司令部第一局局長、紅一軍(團)參謀長、紅一軍團代理軍團長、紅軍前敵總指揮部參謀長;八路軍副參謀長、八路軍前方總部參謀長、八路軍第二縱隊司
《美國歷史十五講》從社會歷史學的角度,講述了美利堅文明的歷史起源、資本主義在這塊新大陸土地上發生、發展、逐步強大,以及伴隨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帶來的社會、文化以及科學技術的成長歷程。
在中國現代化的道路上,美國因素具有全方位的影響。深入了解美國,是一代代為中華崛起而奮斗之士無法回避的課題。《美國文化與社會十五講》在北京大學十幾年來深受歡迎的全校通選課“美國文化與社會”講稿基礎上整理而成,就眾多讀者普遍關心的美國歷史、文化和政治、經濟、社會諸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講解,介紹了美國特色,為“中國人看美國”提供了全面而新穎的視角。
本書作者為喬冠華與龔澎的女兒喬松都。喬冠華——新中國第四任外交部長, 杰出的外交家。他才華橫溢,被*稱之為“南北二喬”的“南喬”(北喬為胡喬木)。龔 澎——新中國外交部的第一任新聞司司長,外交部部長助理,杰出的外交家。她的才干,她的人格魅力不僅為她的同志所欽佩,也令無數對手所折服,周恩來說:“沒有人能夠代替她。”作者喬松都以一個女兒的獨特視角和摯切情感,為讀者展示了喬冠華與龔澎的革命傳奇人生和三十年風雨同舟的動人情感,作者還以生動的筆墨描繪了龔澎去世后喬冠華晚年走過的歷程及家庭變遷,讀來令人感慨
陶勇(1913—1967),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早年參加革命,從普通戰士,迅速成長為一個智勇雙全的戰將。曾任紅軍團長、新四軍團長、蘇皖支隊司令、解放軍華野四縱隊司令,新中國成立后,任中國人民海軍副司令、東海艦隊司令,是中國人民海軍的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1967年,莫名而死,成為至今尚未知曉謎底的“文革奇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編年》1949年卷(當代中國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是當代中國所于2002年啟動的重點科研項目之一。它自共和國成立的1949年起分年設卷,詳細而全面地反映建國以來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衛生、民族、宗教、社會、人口、氣象、災害、生態、資源、疆域、區劃、軍事、國防、外交、對外聯系和國際反應等各領域的重要史事。因此,它既是一部編年史性質的共和國史書,又是一部為研究和撰寫共和國史提供基礎性史料的工具書。 這部多卷本史書以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不僅充分
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20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以紀傳文體記述中國20世紀在各學術專業領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數千位華人科學技術和人文社會科學專家學者,展示他們的求學經歷、學術成就、治學方略和價值觀念,彰顯他們為促進中國和世界科技發展、經濟和社會進步所做出的貢獻。《20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經濟學卷(第二分冊)》全書按學科分別結集卷冊。書中著力勾畫出這些知名專家學者的研究路徑和學術生涯,力求對學界同行的學術探索有所鏡鑒,對青年學生的學術成長有所啟迪。經濟學卷于卷末附學科發展大
國家重大出版工程《20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以紀傳文體記述中國20世紀在各學術專業領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數千位華人科學技術和人文社會科學專家學者,展示他們的求學經歷、學術成就、治學方略和價值觀念,彰顯他們為促進中國和世界科技發展、經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