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關于“丁玲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歷史經驗”的學術研究論文集,其分為五個議題:1.有關丁玲的理論研究,2.丁玲文學作品研究,3.文獻資料研究,4.丁玲與女性創作研究,5.相關研究。本論文集收錄了丁玲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四十余篇,其中多為與會學者和后學們的精心之作,在研究文獻、研究論題、研究論證等方面,都有許多創新與突破,集中體現了丁玲研究的最新成果與進展,以回顧其創作歷程,弘揚其文學精神,深化其相關學術研究。
《琵琶記》是中國古典戲曲史上,少數同時以“譯”“演”“研”三種傳播形態進入英語世界的經典劇目。百年來,《琵琶記》不僅在美國百老匯、美國大中院校及社區舞臺登臺獻演半個世紀之久,還作為中國戲劇的唯一代表載入《世界戲劇評論》史冊。系統梳理《琵琶記》在英語世界的多維度傳播研究史,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本書基于豐富多樣的一手文獻,綜合運用戲劇學、翻譯學、比較文學、文化研究等跨學科理論體系和研究方法,從中西戲劇比對的跨文化視野,以共時與歷時的雙向維度,從譯介、演出和研究三個不同維度,全面考
《蓋亞的終極算法》是重慶市社會科學普及項目結題成果,是一系列科幻小說的合集。小說創作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文學想象出的特定案例,向讀者展示背后的新聞傳播學以及相關的信息技術、科學技術哲學、倫理學等多學科知識。小說集中的每一篇小說都試圖把新聞傳播學以及相關的知識以文學包裝的形式展現給讀者,讓讀者在閱讀中思考。小說集中的大部分內容實際都結合了當前社會和科學熱點,如:人工智能與人類意識和主體性、人機交流、人工智能產生物的著作權、大數據、危機傳播、人工智能的安全與風險、社交媒體與隱私等。
力求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美學思想為指導,把歷史主義的態度和當代藝術闡釋結合起來,實事求是地論述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幾個主要新詩流派即放歌派、軍旅派、民歌派、鄉土派、歸來派的發生、發展及其主要成就與不足;充分論述這些流派的代表詩人的主要成就及其對中國新詩發展的影響。以期促進中國新詩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和民族化道路健康而全面的蓬勃發展。
本書將袁昌英、冰心、廬隱、馮沅君、石評梅、謝冰瑩、胡蘭畦、陳敬容、鄭敏和沉櫻等作家納入研究視野,既從新的視角和層面重新閱讀、研究和審視冰心和廬隱等熱點作家的作品。文學接受史和文學交流史“因性而別”。本書揭開中國現代女作家的文學書寫與德語文學資源的關系圖譜,論證文學接受中的性別差異,為拓展中國20世紀的女性書寫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及中德文學關系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
《宇宙山河浪漫,人間點滴溫暖》是一部沈從文的散文精選集。 本書選篇兼具沈從文的浪漫主義和現實情懷,收錄了其創作于不同時期的代表性散文篇目,包括《一個戴水瀨皮帽子的朋友》《由達園給張兆和》《在私塾》《云南看云》等。 沈從文的散文用語優美,氣質平和,行文流暢似水,風物景致滿是詩情畫意,往往帶給讀者身臨其境的美感。讀沈從文就仿佛在做一場煙雨瀟湘的夢。沈從文的作品不僅具有藝術的美感和感染力,還富于思考和內涵,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和歷史意義。 不論任何時候任何地方,捧上這本書,能夠讓人在細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