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學前教育理論為依據,以應用為導向,對幼兒繪本課程開發與實施問題進行了系統闡述。作者根據相關基礎知識,結合生活實踐和幼兒園教育教學經驗,對繪本在幼兒園課程中的使用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講解,旨在探索合理、科學、多元的繪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途徑與方法。 本書分為理論和實踐兩篇,其中理論篇著重論述幼兒繪本課程開發的基本知識,主要圍繞繪本與幼兒教育、繪本與兒童發展、幼兒繪本課程的基礎要素、幼兒繪本課程設計與開發、多元視角下的幼兒繪本課程等展開論述;實踐篇重點闡述幼兒繪本活動實施,包括幼兒繪本與幼兒
套書簡介: 《故事里的數學》(全4冊)是一套針對6~10歲兒童的集數學與美學為一體的數學啟蒙繪本。本套書以生動活潑的卡通形象,描述了4個輕松且貫穿著數學邏輯的故事。可愛的布巴、勇敢的埃姆斯、聰明的尼莉、機智的奧圖,通過他們奇趣的經歷,將孩子帶入四大數學場景:原始計數、幾何圖形、四則運算、邏輯推理。每個數學思想背后都由一個完整的故事貫穿始終,全面呈現數學本初,讓孩子在奇妙的數學知識、生動的故事場景、深刻的哲學思想中感知數學的魅力。 《五指計數》
學前融合教育的發展與普及是在社會公平正義與教育公平理念深入教育領域的現實下得以實施的。本書從“幼兒園應成為每一名幼兒都能獲得成功和快樂”的理念出發,以融合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普、特幼兒的高質量融合特點為核心,在融合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理念指導下,融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及《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把融合幼兒園的五大領域教育活動、特色融合教育活動、區角活動設計、個別化教育計劃、教學活動環境創設、教育教學活動評價等進行了理論與案例的詳細敘述,充分體
本書從新媒體技術順應優質教育需求、優質幼教資源共享機制概述、優質幼教資源共享機制的內在要素、擷“悅”共構優質幼教資源、優質幼教資源共享機制體系構建、優質幼教資源的“六維”共享路徑六個方面展示成都市第二十六幼兒園在新媒體視域下開展優質幼教資源挖掘與共享機制建設的經驗做法。
幼兒園教學是教師根據教育目標,依照課程或教學大綱,對幼兒的學習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組織與指導,教授幼兒科學知識、社會行為規范、經驗技能等內容。
本書精選50篇全國一線幼兒教師的精彩教學經驗文章,分為健康、語言、科學、社會、藝術五大部分,以問題導入,層層分析,有教學理念歸納,也有案例分析,較全面呈現了一線幼兒教師的探索和思考,接近一線教學的實際操作,實用性強,值得幼兒園教師教學參考借鑒。
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說:天才,首先是專注力。所謂專注力,就是我們常說的注意力。對孩子來說,是指他們能把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集中在某一事物上,達到認識該事物的目的。孩子年齡越小,專注時間越短。2歲寶寶的平均注意力集中時間長度大約為7分鐘,3歲約為9分鐘,4歲約為12分鐘,5歲約為14分鐘。6歲前是培養孩子學習能力的關鍵期。如果我們能抓住這個關鍵期,給孩子好的早教模式和注意力激發模式,孩子的各項能力將會得到好的啟蒙和發展。
《幼兒學前專注力訓練》是一套讓孩子的觀察力、思考力、
本書記錄和總結了同凱幼兒園在幼兒邏輯思維活動實踐研究中的摸索和經驗,形成了“行”中結“碩果”的教師經驗論文、“案”中結“實例”的幼兒活動案例,以及“悟”中講“故事”的幼兒教育故事和“活”中顯“靈動”中的幼兒園活動方案,特別是收集和創生了大量的幼兒邏輯思維游戲活動,這些活動有小、中、大不同年齡段的游戲內容,也有幼兒園游戲和親子游戲的不同組織形式,體現了在“課程游戲化”理念下促進幼兒智慧的成長與發展的教育教學觀,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值得幼兒園教師借鑒和學習。
本書為武漢市漢陽區鐘家村幼兒園在生態文明教育相關領域多年來的研究與實踐總結。研究團隊力求站在學科發展的前沿,秉持理念先進、兼收并蓄、實踐取向、穩扎實地的原則,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等為依據,關注幼兒的生態文明情感態度、生態文明行為習慣和生態文明知識技能,明確了幼兒園生態文明教育活動內容及目標,探索了開展幼兒園生態文明教育活動的可行路徑,建構了幼兒園生態文明教育課程體系。 全書共分為6章,包括幼兒生態文明教育概述、幼兒園生態文明教育活動、幼兒園生態文明教育
《流動兒童藍皮書》系列叢書是由21世紀教育研究院組織研究、編撰的國內首本呈現流動兒童教育問題宏觀整體面貌和動態變遷的教育藍皮書,目前已出版兩本,分別為《中國流動兒童教育發展報告(2016)》與《中國流動兒童教育發展報告(2019~2020),圍繞流動兒童群體生存現狀、發展特征、入學政策、升學政策等問題,對流動兒童教育的現狀、各地政策的友好程度、流動兒童的心理發展狀況等情況進行了呈現和分析。2021年是中國“十四五”的啟動之年,在當前中國仍處于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人口流動遷徙持續活躍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