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育部全國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中,科學元典叢書有15種入選。由于科學元典均為原著,篇幅一般都比較大,加之中學生考試壓力大,平時比較忙,除了少數優秀學生,大部分學生沒有時間閱讀大部頭的著作。為了響應教育部的經典閱讀要求,照顧更多的中學生,使其在短時間內能了解原著的精華,十分有必要出版一套“科學元典精華讀本”。 生命是什么(精華讀本),將選取《生命是什么》中具有代表性的篇章,對原著的核心思想和科學方法進行分析、解讀和鑒賞,含英咀華,畫龍點睛,并與中學生的知識結構勾連起來,做到深入淺出,使
《物種起源》首次系統闡述達爾文生物演化觀點的科學經典。以自然選擇為中心,從變異性、遺傳性、人工選擇、生存競爭和環境適應等方面論述了物種形成的可能機制。引言綜述34位先行者的工作。緒論介紹全書結構。第1至5章闡述自然選擇學說。第6至10章化解進化論遇到的難點。第11至15章用生物時空演替證據和親緣關系進一步論證進化論。首次出版后經過多次修訂,最后一版增加“對自然選擇的各種異議”一章,充分利用各種事實,逐一反駁當時反對或者懷疑自然選擇學說的各種論點。開創了生物學發展史上的新紀元,引起整個人類思想的巨
在地球上。超過97%的水都是海水,淡水只占地球的3%。而淡水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所以地下水儲備成為人類需要的資源。《沿海地區海水侵蝕問題模型的數學研究》主要研究了海水侵蝕問題模型的建立,以及相關模型下非線性方程組的解的存在性以及參數識別問題。
1943年,諾貝爾物理學薛定諤在都柏林三一學院做了一個系列演講,將其對生命的理解和思考公之于眾,次年這個系列演講被整理成書出版,即是這本極具影響力的小書--《生命是什么》。 薛定諤在本書中探討了量子物理學與生物學*新發現之間的關系,激勵了年輕一代的科學家。因揭示DNA結構而獲得諾貝爾獎的三人--詹姆斯·沃森(JamesWatson)、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Crick)和威爾金斯(MauriceWilkins)--都聲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