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基于三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場域的實踐分析,以布迪厄的實踐理論為理論基礎,從關系的思考角度圍繞場域、慣習、資本等基本概念展開分析,理性地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實踐場域看成是一個福利實踐的社會空間,關注在該社會空間中社區居委會與社會工作機構之間的關系動態演變,及其如何影響專業服務的有效落地。社會工作機構與社區居委會各自帶有舊有歷史烙印的慣習系統與理解系統導致了二者之間的種種碰撞、誤會與摩擦;而如何從消極互動走向積極互動,需要兩個實踐主體從圍繞鎖準需求、構筑信任、深化溝通、把握時機四個方面促使
職業結構變遷是社會分層與流動研究領域的重要議題。本書系統論述了中國社會職業結構在計劃經濟體制、雙軌制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三個階段的變遷及其影響因素。鑒于國際社會經濟地位指數的局限性,本書構建了中國社會經濟地位指數,并運用該指數分析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性別職業結構、所有制職業結構和階層結構的變遷;本書亦對新興職業進行了關注與職業聲望分析,以期我國職業結構不斷合理化,與社會、經濟以及技術發展相適應。
2023年12月,中共中央印發了修訂后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遵照執行。通知要求,各級黨委(黨組)要擔負起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認真抓好《條例》的貫徹執行,對違反黨紀的問題,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切實維護紀律的剛性、嚴肅性。 該書是在《黨員必須牢記的100條黨規黨紀——<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解讀》(2015年版,100個“嚴禁”,“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學習小組”等微信公眾號多次頭條推薦)及其修訂版(2018年版,127個“嚴禁
本書是對新時代黨的全面從嚴治黨戰略方針的總體研究。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論述為指導,對全面從嚴治黨的根本原則和根本保障,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制度建設、反腐敗斗爭等方面的主要內容做了較為全面系統的闡述,特別突出了堅持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同向發力、制度治黨和依規治黨相結合的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為建構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理論體系做出了有益探索。
本文集由華中師范大學政治學部政治哲學研究中心組織編撰,精選了第二屆桂子山政治哲學論壇(2023)的會議論文16篇,按照中國式現代化與政治哲學、現代化理論與實踐、研究生論壇等版塊匯編而成。各位作者圍繞政治哲學與中國式現代化這一主題,從政治哲學視角聚焦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關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和治理問題,探索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政治智慧,對共同富裕、財產權、數字政府、美好生活方式等當前政治哲學研究領域的熱點問題展開追蹤探尋,以期引起國內政治哲學界對中國式現代化這一重大戰略的重視和思考,同時也提出
本書分為“黨的初心和使命”“黨的歷史經驗”“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六個專題,從歷史、理論、制度、實踐等方面解讀中國共產黨,講述中國共產黨的故事,尤其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故事;從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理論指引和道路開辟等方面考察黨的領導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書力圖告訴讀者,為什么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仍然充滿生機活力,取得引領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2022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首次以“五個必由之路”的重大論斷,科學回答了“中國為什么能”的世界之問。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強調“五個必由之路”是我們在長期實踐中得出的至關緊要的規律性認識,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 為深刻理解把握“五個必由之路”的重大意義,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我們組織編寫了《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全書較為系統深入地論述了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黨的領導是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產生了大量深刻復雜的理論和實踐課題,這就需要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加強對當代資本主義新發展新趨勢的研究,分析把握其出現的各種變化及其本質。本書收錄了國家社科基金資助期刊《國外理論動態》雜志近些年發表的30余篇重要譯文,主要反映西方左翼學界、特別是國外馬克思主義學界對資本主義社會矛盾的批判性揭示、對資本主義危機及其本質的深入分析。結集出版這些譯文有助于我們正確認識和把握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新特征,深入理解當代資本主義變化趨勢,從而在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
本書對制度主義相關的種種理論與方法論作出了兼具創新性與系統性的批判,其中也包括近年來影響力漸增的“新”制度理論。作者將制度主義的發展劃分為探索與再發現、發散與分隔、趨同與融合三大階段,論述制度如何結合規則、慣例與敘事話語并由此塑造政治行為,反對關于新制度主義的分裂說,具體說明了制度主義研究在理論與實踐上所共有的概念內核;選取了豐富的案例,考察了制度是如何設計而成的,又是如何隨著時間而變化的,也探討了制度怎樣賦予權力、構建政策方案。本書以宏闊的視野,有力地闡述了制度為什么是我們理解政治行為及其結果
本書是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長曲青山圍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撰寫的一系列文章的匯集,主要闡述新時代以來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哪些偉大成就,又有何新要求、新特點;新征程上,如何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空間;等等。對于廣大黨員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