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光學系統衍射極限分辨率的成像是當今光學工程與生物醫學工程中的熱點科學問題。本書提出普適性超越衍射極限分辨率的成像方法——移頻超分辨光學成像,系統論述移頻超分辨成像的原理與計算方法,介紹移頻超分辨成像的特性、實現技術,以及分辨率極限等核心內容,論述移頻成像方法在實際超分辨成像中的各種應用技術,同時從不同學科方向介紹對超分辨成像的認識與處理方法。
1610年被稱為望遠鏡元年。自此以后,人類與天空的關系被這個兩端裝有透鏡的圓筒徹底改變了。望遠鏡超越了人類視覺的極限,借助它凝視天空會發現:地球不再是宇宙的中心。這本書聚焦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講述了由眼鏡制造商發明的玩具望遠鏡如何經伽利略之手,演變為精密的科學儀器,最終導向星空奧秘的發現,在當時的世界興起波瀾。三位杰出的科學史教授搜集了海量的日記、筆記、信件、檔案、年表等文獻,用這些歷史的痕跡再現了400多年前伽利略對星空的觀察、《星空報告》的發表與傳播,以及顛覆性
本書不僅建立了減震結構的力學模型,分析了隨機振動響應,探討了最優參數的確定方法,還提出了層間位移利用率這一新概念,并基于此提出了新的消能減震結構設計方法。書中以附設黏滯阻尼器的減震結構為研究對象,詳細闡述了阻尼器的工作原理、性能評估及其在減震結構中的實際應用,主要研究了阻尼器支撐構件剛度和層間位移利用率對減震結構減震效率的影響規律,并通過一系列嚴謹試驗,使該理論實用價值得以驗證,展現了減震結構在實際應用中的顯著優勢。
《成像衍射光學元件設計及應用》以衍射光學基礎理論為載體,將物理光學、幾何光學、光學設計與技術以及應用等知識有效結合,針對成像衍射光學元件進行研究和探討,主要內容包括衍射光學與系統概述、衍射光學理論基礎、成像衍射光學元件的設計、成像衍射光學元件加工和衍射效率測量、鍍有增透膜的成像衍射光學元件優化設計、基于角度帶寬積分平均衍射效率的成像衍射光學元件設計、成像衍射光學元件在混合光學系統中的應用,共七章。《成像衍射光學元件設計及應用》系統地講解了成像衍射光學元件的設計原理、設計方法、實現技術,以及在成像
生物材料表面改性技術可以賦予醫療器械各種功能,不僅能夠滿足臨床需求,也是助力高端醫療器械功能創新的關鍵技術與手段。本書共 7章,介紹了相關背景和市場情況,從理論角度介紹了生物材料表面改性的方法、原理及其表征技術,重點闡述了親水潤滑、抗凝和抗菌等各種功能性表面的構建原理和方法,并選取代表性器械舉例說明表面改性技術在醫療器械上的實際應用,是一部從基礎理論到應用實例的教科書。
本書介紹了光學元件磁流變拋光理論與關鍵工藝,尤其重點介紹了離軸非球面光學元件磁流變拋光關鍵技術。第一章~第六章側重介紹磁流變拋光的理論和工藝研究,主要針對高精度光學鏡面磁流變拋光過程中的去除函數多參數模型、表面與亞表面質量控制、駐留時間高精度求解與實現、修形工藝優化方法等關鍵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和實驗驗證;第七章~第十二章以離軸非球面光學零件的高精高效制造為需求牽引,針對離軸非球面磁流變拋光過程中的關鍵理論和工藝問題開展研究,旨在實現面形誤差和特征量參數雙重約束條件下的離軸非球面光學零件的
非線性滑模觀測器設計及飽和容錯控制一直是非線性控制領域研究的熱點和難點。本書從線性系統滑模觀測器出發,根據系統特點和應用需求,提出仿射、不匹配、微弱及多故障非線性系統的滑模重構觀測器設計新思路。在此基礎上,根據工程應用需求,提出兩種飽和主動容錯控制設計方法。最后對所提的理論方法進行應用研究,力圖理論結合實際,突出工程應用。
本書對綜合射頻一體化系統技術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論述。從綜合射頻一體化系統的概念內涵、技術特點、系統優勢等幾方面論述了其發展的必要性,并介紹了該系統的國內外發展現狀、裝備現狀及未來趨勢。從電磁信息、電磁孔徑、電磁信號、信息處理等方面闡述了綜合射頻一體化技術實現的機理,闡明了其理論正確性和可行性。從物理視圖、邏輯視圖和功能視圖三個層面介紹了綜合射頻一體化系統的體系架構。基于總體架構,分別介紹了綜合射頻一體化系統的關鍵技術,包括陣列孔徑一體化技術、射頻通道一體化技術、波形設計一體化技術、信息
鐘表的歷史,既是一部技術史、商業史,又是一部文化史、生活史,更是一部戰爭史。近代以來,制表業就是戰爭的寵兒。表因戰爭而興,又服務于戰爭。大到一個國家的轉向、一個產業的興起與毀滅,小到一個品牌的誕生、一個品類的流行,往往都與戰爭有著密切的聯系:瑞士為什么會成為鐘表之國?號稱表王的百達翡麗是如何創立的?為什么古代曾是女性專屬的腕表,如今卻總戴在男人的手腕上?為什么開飛機、玩潛水都得有專門的腕表?……任何歷史,又都是關于人的歷史。在大屠殺中逃往
本書是一部關于鐘表的通俗科普讀本。用生動有趣的語言介紹了鐘表的起源、發展乃至今天的科技創新,以及與之相關的名人趣事、逸聞傳說,配以插圖使之更加直觀生動,令讀者能夠在輕松愉快的閱讀氛圍里獲得知識和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