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制度是隋唐至清以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自隋煬帝時始置進士科,至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 年)廢止科舉考試為止,在中國歷史上存續了一千三百多年。歷代有諸多學子參與鄉試、會試、殿試等各級考試。其中,殿試高中第一名者便稱為狀元。朝廷通過殿試策問,提出有關經義或政事等問題,以簡策問難,征求對答,用來考察應試者的學術水平和對國家政務的理解能力。本書精選歷代狀元文章,匯編成集,將繁體字化為簡體字,異體字改為通行簡化字,根據現代標點符號用法統一進行了標點,方便讀者閱讀這些殿試文章,汲取知識。
《盛清統治下的太監與皇帝》為解讀清朝前150年太監與皇權之間的關系提供了新的視角。這一時期涵蓋了清朝歷史上三位最重要的皇帝康熙、雍正、乾隆他們的統治觀念都深受明朝宦官腐敗當道的影響。在這部極有開創性的著作中,作者探討了清朝皇帝如何設法避免重蹈宦官干政的覆轍,以及太監在種種限制下是如何取得權力與地位。本書描繪了那些曾經忠誠卻最終背主的大太監,也展示了普通太監的生活。這些故事充滿了大大小小的矛盾沖突,為我們窺探清宮世界提供了一個迷人的視角。
本書從君主支配、道學的政治理論與實踐兩個議題入手,探析宋王朝形態的特點。上篇先從史料中提煉了“樞機”與“委托”兩種中國古代君主支配的基本模式,進而用“雙重委托”概念為南宋晚期政治史提供了一個新的分析框架。下篇將道學政治理論分為“明明德”“新民”兩截,分別探討其對南宋政治實踐的影響。前者從理論上的要求變為君道的現實,配合了君主支配;后者以“絜矩之道”為核心,推動了道學家持續不斷的省賦恤民行動,改變了南宋軍事財政的形態。本書希望擺脫將古代王朝視為粗放版現代國家的成見,從歷史的邏輯把握宋王朝的形態。
作者在充分掌握漢唐史籍中的歌謠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對漢唐歌謠所反映的政治、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及其傳播、作用進行了專題式研究。認為漢唐時期廣泛存在的歌謠風議是民眾和一部分官僚士人對現實政治和生活的批評和意見,是普通民眾參與社會政治的一種特殊手段。漢唐統治者意識到歌謠風議的下情上達作用,經常根據歌謠風議對地方官進行監督甚至黜置,有的統治者也會根據歌謠風議調整統治措施和統治方法。漢唐統治者對歌謠風議的采納和有效回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漢唐社會治理的水平。
本書透過對晚明社會經濟、文化、思想等多方面的考察,旨在探究晚明文本插圖的制作、生產及延伸的世界。作者以開闊的視野,務實的史學觀念,多學科交叉的方法,揭示晚明文本插圖作為不同階層人員交流的“邊緣地帶”與晚明社會的互動關系,為讀者展現了一個圖里圖外的晚明世界。
通過對相關文獻的挖掘整理,本書發現了大量的、有深度的思想素材;谶@樣的前提,本書試圖探索一種來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管理思想體系,并將其作為本書的闡釋目標。研究發現,儒家的管理思想以“與民同樂”為目的、以“正名復禮”為方法、以“仁心仁政”為原則、以“有恥且格”為標準;法家的管理思想以“王霸天下”為目的、以“以法治國”為方法、以“抱法處勢”為原則、以“令行禁止”為標準;墨家的管理思想以“興利除害”為目的、以“以利導民”為方法、以“兼愛相利”為原則、以“互惠互利”為標準;道家的管理思想以“
本書探討了中國古代官僚管理體制的構成、運行及發展狀態,著重通過起源與形成、管理機構與部門、官吏選拔與任用、考核與監察、等級與待遇等方面,分析揭示其間規律、特色與問題。全書注重凸顯制度動態,深入總結其效能得失,為一部系統簡明而富于特色的中國古代官僚管理制度通史。新一版在結構、內容和觀點上多有修訂,提高了全書的學術性和可讀性。
本研究將廣泛使用新材料,隨著近年來許多稀見明代史料的出版,明代的相關研究已具備越來越好的條件。比如500冊之巨的《明別集叢刊》中就有許多之前從未被關注過的涉黔史料,席書的《元山集》就有一批關于王陽明在黔的詩文,張原《黃花集》中則有與田秋的友贈之作,前者可間接了解部分黔中王門弟子的文教養成,后者則與本選題直接相關,對缺乏史料的田秋研究是一種有力補充
本書以國際關系學相關概念為理論框架,結合中國儒家思想和春秋歷史的獨特因素,對華夏諸侯國合作規范退化、安全共同體瓦解等問題進行新的分析和闡釋。內容包括:梳理和分析國內外學者關于諸侯國合作規范退化、體系演變的主要研究成果;提出春秋國際體系中存在的主要規范,確定其內涵、作用和影響力;闡述春秋國際制度的主要內容,包括創建原則、各國權力和責任劃分、運行方式等內容;在無序競爭邏輯的基礎上,結合古典話語考察禮崩樂壞等經典命題,重點考察諸侯大國對禮樂儀式的錯誤闡釋和實踐是如何對合作規范產生負面影響的。其研
悠久的中華文明已經延續了數千年,不僅創造了豐厚的文化積淀,還創造了琳瑯的物質積累,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就是這些物質創造的集中呈現,日用行藏的諸多物品之中,蘊藏著中國人的智慧,也講述著他們的故事。這本書以開闊的人文視野、翔實的歷史資料、優美雋永的文字、生動精美的圖片,對中國古代社會衣、食、住、行等生活事項進行了清晰地梳理和生動地呈現,全景式展現中國古人的日常生活及其嬗遞圖景。人生開門事——無論是柴米油鹽姜醋茶,還是吃穿用度、生老病死,都在時光、地域、上下、男女的交錯中,日復一日地悠悠過著。透過古人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