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快速城市化的過程中,產生了一種既不同于城市社區也不同于農村社區的特殊社區類型——轉制社區。社區建設是轉制民族社區發展的重要途徑。在轉制民族社區建設中,政府、社區組織和居民是社區建設的三大主體。從社區建設的內容看,轉制民族社區建設與一般的城市社區建設、農村社區建設的不同點在于:-是要重視轉制居民市民化的問題;二是要特別關注少數民族的生活風俗及精神信仰;三是要考慮基層管理體制的轉變。《城市化進程中轉制民族社區建設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實地調查的案例,對轉制民族社區建設進行了深入探討。
《城市化進程中轉制民族社區建設研究》適合對城市化、社區建設感興趣的學生、研究人員及社會人士參閱。
城市化是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選擇和發展趨向,也是目前中國各地正在積極推進的一項工程。在城市化過程中,“由于征地撤村、村莊合并、村落并入都市等原因,現在在中國的行政版圖上,幾乎每天都有約70個村落消失……每一年都有上萬的村落在中國行政版圖上消失”①。村落在行政版圖上消失后并不是就此從社會中完全消失,它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長期的過程中,轉制社區就登上了歷史的舞臺。這些消失的村落大多都成為處于農村社區和城市社區之間的轉制社區,在我國不斷提高城市化水平的過程中,還將有越來越多的轉制社區產生,這種社區與城市社區(如單位社區、商品樓社區)、農村社區及近年新興的虛擬社區都有許多不同點,這些差異使得轉制社區很有研究價值。“這種社區地處城鄉結合部,兼有城鄉生活方式的特征,因而不同于一般概念中的郊區或農村”⑦,是一種“在城市和村落之間存在的‘混合社區’”③。可以說,轉制社區既是一種過渡社區類型,也是一種特殊社區類型,需要得到更多、更進一步的研究,本書所關注的正是這樣的社區。
對轉制社區的關注,始于筆者個人的生活經歷和學術興趣,從2004年開始關注轉制民族社區建設相關問題,至今已然過去十余年。在這個時期,筆者個人也經歷了碩士、博士的求學生涯,以及高校教師的工作歷程,從新疆烏魯木齊市到北京市再到甘肅省蘭州市,親歷了少數民族自治地區的撤村建居,也目睹了超級大城市中少數民族聚居社區的村改居,還調查了非少數民族自治地區的省會城市的城中村改造。這些經歷和學術研究造就了本書。本書以北京市CY地區轉制社區MZJY社區的社區建設為主線,輔之與新疆烏魯木齊市轉制社區DW社區的社區建設進行比較。這兩個社區一個是筆者曾經居住的社區,一個是筆者多次調研的社區,具體情況及對兩個社區的一些思考如下。
MZJY社區與DW社區都是轉制社區,都是少數民族聚居的社區,在轉制民族社區建設中面臨著一些相同的問題,當然也有各自的特點和特殊的需求,可以作為研究轉制民族社區建設的案例,因此本書對這兩個社區進行了比較。不過書中選擇以MZJY社區為主線,主要是基于以下考慮:首先,這是一個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典型世居回族社區,正在經歷農村到城市的轉制過程。其次,MZJY社區的轉制社區建設的發展模式成為政府部門和新聞媒介關注的焦點,MZJY社區的城市化工作模式已成為一種典范。①再次,筆者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對這個社區進行了長期調研,積累了豐富的一手資料,有較好的田野基礎。最后,本書的主題是“城市化進程中轉制民族社區建設研究”,MZJY社區作為北京郊區少數民族規模最大的民族聚居社區之一,正處于農村社區到城市社區的轉型過程中,社區建設實踐具有典型性。
新疆烏魯木齊市轉制社區DW社區是2004~2006年筆者一直居住的社區,那是一個撤村建居的社區,居民的戶口已經轉為城鎮戶口,但還是實行村管理體制,而且居住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公共事業還是鄉村的模樣和管理體制。社區居民主要為回族、維吾爾族及少量漢族。居住在那里的兩年期間,筆者也入鄉隨俗,堅持清真飲食。那些日子經歷了多次停水停電事件,有時甚至一停就是半個月到一個月,水雖然是自來水,但那是村里很早以前自己安裝的,管道已舊損,經常跑水、漏水(居民要平攤這部分浪費的水費),水質也很不好;電還是農用電,比城市的用電價格高且不穩定;健身器材和路燈都沒有;那里的路基本沒有等級,就是石子路和土路;但與其相隔一條路的HYC電廠社區卻完全是另一幅景象,站在路中間就能感覺到明顯的城鄉差異……這些經歷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筆者開始思考關于城市化的一系列問題:只是戶口的轉變和統計上的城市人口數量增加,就是城市化率提高嗎?
查看全部↓
唐梅,西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編著出版著作2部,參編教材1部。曾在《西南民族大學學報》《民族論壇》等期刊上發表論文近20篇。主持甘肅省社科規劃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中青年科研基金重點項目)等各類項目10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北京市社科規劃項目等各類項目10項。
前言
第一章 社區與轉制民族社區
第一節 社區
第二節 社區建設
第三節 轉制社區
第四節 轉制民族社區
第五節 城市化進程中的少數民族
第二章 社區變遷
第一節 社區歷史變遷
第二節 居民生活變遷
第三章 政府角色及其實踐
第一節 基礎設施建設
第二節 公共空間建設
第三節 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第四章 社區組織建設
第一節 社區三大組織建設及社區服務
第二節 社區社會組織
第五章 居民參與及角色轉變
第一節 居民參與及訴求
第二節 市民化過程中的角色轉換及其認同
第三節 居民的社區歸屬感
第六章 DW社區轉制后社區建設情況
第一節 DW社區概況
第二節 DW社區轉制后社區建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第三節 DW社區轉制后社區建設中存在問題原因的分析
第四節 對DW社區轉制后社區建設的建議
第七章 轉制民族社區建設的總結與思考
第一節 基于幾類轉制社區建設的比較
第二節 對轉制民族社區建設的進一步思考
參考文獻
附錄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