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之所以在自己的生活中一邊做羊,又一邊做狼,那是因為做狼在許多時候能給自己帶來一種阿Q式的自欺欺人的優勢和快感。可只要我們認真回顧一下自己的過去,就不難發現,正是那種做狼得到的優勢和快樂,日復一日地折磨著我們的靈魂,致使我們對可能自己做羊、別人做狼時懷有一種深深的恐懼、敵意和憤怒。同時,我們又想盡辦法,抓住每一個時機去做狼,致使“羊與狼”的處世方式如瘟疫一般在社會中散播、惡性循環。還有一種與“羊與狼”一脈相承的陋習,那就是相互歧視,有文憑的歧視沒文憑的、官大的歧視官小的、有錢人歧視沒錢人、長得漂亮的歧視長得難看的、白領歧視藍領、本地的歧視外地的、城里的歧視鄉下的,等等。
開篇的話
轉型期國民心態實錄
(一)國民素質決定國家發展高度
1.我們是狼還是羊?
2.臺灣某些人意欲何為?
3.中國人會“吃愛國米”“買愛國貨”嗎?
4.“全民戰爭”殺得天昏地暗
5。關愛乎?憐憫乎?
6.遲滯他人進步的心理
7.中國人何時何地心花怒放?
8.“呼呼”揮舞的打擊大棒
(二)歷史沒有假如
9.中國人最欽羨誰?
10.吃死你活該
11.為什么頻頻違反交通規則
12.難以認同道義與人道
13.“中國人民,我該怎么辦?”
14.這樣活有什么意思?
(三)改革創新者舉步維艱
15.殺雞取卵為哪般
16。“希望學!焙我越ㄔ趪栏删旁
17.工作講原則、辦事不徇私情,難于上青天
18.做做“小人”又何妨
……
敢問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