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史》是英國歷史學家諾曼·戴維斯的代表作。它為歐洲歷史設計出一種時間和空間的坐標系統,呈現出難得一見的整體史印象。它將傳統敘述方式與特寫結合,容納了經常被嚴肅歷史學家忽略的各種奇特事物和思想,成為近年來深具價值和說服力的歐洲通史作品。
始于文藝復興,止于一戰。文藝復興粉碎了中世紀文明的精神力量,啟動了歐洲向現代蛻變的過程。宗教改革之后,理性與信仰之間的協調并未出現,政治上進入開明專制時代。但開明專制結果被證明是一場令人沮喪的失敗。作為開明專制君主的代表,法王路易十四創立的舊制度以革命而告終,這場革命使得整整一代人陷入混亂、戰爭和令人不安的革新運動之中。隨著革命的平息,現代化開始發揮作用,歐洲進入高歌猛進的19世紀,蒸汽機車、煤氣廠和發電機廣泛普及。到了20世紀,身處迅速變化的世界,人們開始意識到自身的脆弱,渴望回歸虔誠與修行,基督教文化有復蘇之勢,傳教士與工程師一道踏遍世界的各個角落……
1.英國傳奇歷史學家諾曼·戴維斯代表作,久經市場檢驗的歐洲史經典
諾曼·戴維斯是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皇家歷史學會會員,倫敦大學學院榮休教授,牛津大學圣安東尼學院榮譽教授,中東歐史專家。《歐洲史》是諾曼·戴維斯應牛津大學出版社之邀,歷時九年打磨的一部全面體現東西歐的通史著作。《歐洲史》上市之后即被各家媒體評為年度圖書,30年來,該作品先后以13種文字出版,暢銷全球。
2.彌補既往歐洲史著作之不足,關注少數群體和無國家民族,全面理解東西歐
《歐洲史》將歐洲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敘述,用明確的線索幫助讀者重新認識一個完整的歐洲如何從無到有,從分裂到融合。除了常規的史實外,戴維斯對斯拉夫人的關注彌補了既往歐洲史著作的不足,還關注常被忽視但對歐洲發展不可或缺的少數群體和無國家民族,如猶太人、吉卜賽人、麻風病人、異教徒等。
3.三重視角,全景式呈現歐洲的起源、誕生、沖突與融合
主體敘事,以一章為一個時期由快到慢向前推進。每章的結尾選取特定時空位置進行全景式特寫,歷史細節和想象盡皆呈現。隨文出現的知識窗涵蓋60個門類的知識,囊括常不見于嚴肅著作的前沿成果和歷史逸聞,輔以嚴謹的考據,有趣又有料。
4.語言生動有趣,戴氏幽默貫穿全書,300個知識窗容納60個門類的知識,堪稱歐洲小百科
戴維斯文筆甚佳,且了解讀者,淺易生動的文風和妙語連珠的觀點讓原本有些枯燥的歷史大放異彩,考據的話題新鮮有料,別具一格, 300個知識窗容納60個門類的知識,堪稱歐洲小百科,讀完既長見識又增談資,讓人有想去實地一探究竟的沖動。
5.創造歷史情境,為讀者提供沉浸式閱讀體驗
在《歐洲史:轉型時代(約14501914)》中,戴維斯敏感得捕捉到貝尼尼、莫扎特、拿破侖和英國外交官愛德華·格雷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微妙時刻,用豐富的史料和恰當的歷史想象為讀者還原歷史轉型時刻的個人際遇。戴維斯不僅是個嚴謹的歷史學家,也稱得上是一位講故事的高手,歷史的鮮活質感躍然紙上,足以勾住每一位讀者的心弦。
英國歷史學家,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皇家歷史學會會員,倫敦大學學院榮休教授,牛津大學圣安東尼學院榮譽教授,中東歐史專家。著有《歐洲史》《消失的王國》《上帝的游樂場:波蘭史》《另一片天空下》等17部著作,作品被翻譯成波蘭文、德文、法文等十幾種文字。因其對歷史研究的貢獻,戴維斯獲得了英國圣米迦勒及圣喬治三等勛章,波蘭國家勛章、白鷹勛章。
早年的成長歲月塑造了戴維斯終生的歐洲視野。1958年,19歲的戴維斯和幾個畢業生從故鄉蘭開夏郡啟程,開車穿行歐陸,到達伊斯蘭布爾。青年時期的戴維斯求學生涯遍及英、法、意、波等歐洲國家。與多數學者不同,在開啟學術事業之前,戴維斯做了四年的中小學教師,這段經歷為他簡單而清晰的敘述風格奠定了基礎。此后,他在倫敦大學學院、牛津大學等院校從事研究和教學,系統出版關于中東歐和歐洲歷史的著作,并參與電視節目制作,廣受歡迎。從學術崗位退休后,戴維斯繼續旅行、寫作、演講,不斷獲得世界各地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