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內容包括交互設計基礎概述,需求的研究和獲取方法,交互設計工作方法,視覺、聽覺平臺上的交互設計方法,以及設計質量控制方法。編者利用十幾年設計工作中積累的設計實踐經驗,將從需求獲取開始,一直到測試完成并交付的整個設計工作流程和細節以實際案例的方式一一進行細致的講述。本書適合作為高等職業院校交互設計/計算機技術類相關專業的教材,和高校理論教材形成充分互補;也可供交互設計人員、產品設計人員、項目經理、用戶研究工程師、可用性測試工程師、視覺設計師進行閱讀和參考。為方便教學,本書附帶電子課件等教學資料,請登錄華信教育資源網(http://www.hxedu.com.cn)注冊后免費下載。
馮世博,本科及研究生均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師從德國設計學博士第一人李樂山先生,學習用戶體驗,人機交互專業。擁有8年設計公司創業經歷,12年交互設計工作經歷。曾經就職于微軟,百度用戶體驗部門,并創立用戶體驗設計公司VIPUI.Design,致力于提升各行業的產品體驗品質。擁有60余項交互設計項目主導經驗,100余項設計項目參與經驗。獲得美國項目管理協會(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的PMP項目管理專業資格認證。擁有協調團隊內部各個角色協同工作的豐富經驗。清晰各個工作職能在產品設計循環中的定位和詳細要求。進行過近50次校企培訓。面向對象有在校學生,企業員工,專業設計師等,對于推動用戶體驗知識和經驗的普及,設計規范的建立,UCD設計思想的合理使用擁有豐富的經驗。服務過的行業包括:金融,電商,計算機系統,汽車,醫療,教育,電視,互聯網安全,航空,體育,招聘,企業管理,公共安全,搜索,氣象等行業。工作平臺包括PC, web, ios, android, linux, win8, 車載,小程序,語音等。明晰各個平臺的交互設計標準,并針對跨平臺的系統和產品設計有深入的研究。服務過的客戶包括:微軟,三星,英特爾,德勤,奧迪,聯想,海爾,長虹,360,騰訊,小米,樂視,新浪,搜狗,中華英才,中國航信等企業。
第一章
交互設計基礎概述
1.1?什么是交互設計 1
1.2?交互設計學科涵蓋的知識體系 1
1.3?交互設計師工作范圍 2
1.4?高級交互設計師應具備的能力 3
第二章
通過用戶研究來分析產品需求
2.1?選取用戶研究方法 5
2.1.1?定性研究方法 5
2.1.2?定量研究方法 7
2.2?保障用戶調研效度 8
2.2.1?預測效度 8
2.2.2?結構效度 9
2.2.3?內容效度 9
2.2.4?交流效度 9
2.2.5?分析效度 10
2.3?確定調研用戶維度 10
2.4?完成用戶抽樣及邀約 11
2.4.1?概率抽樣 11
2.4.2?非概率抽樣 12
2.4.3?電話邀約舉例及注意事項 12
2.5?執行用戶調研過程 13
2.5.1?調研安排 13
2.5.2?調研物料 13
2.5.3?調研技巧 14
2.5.4?部分特定調研過程的注意事項 14
2.6?分析調研數據 15
2.6.1?定性調研數據分析及輸出 15
2.6.2?定量調研數據分析及輸出 15
2.7?應用調研結論 16
2.7.1?用戶模型 16
2.7.2?產品使用情景分析 17
2.7.3?Persona 17
2.7.4?需求權重表 18
第三章
理解產品并確立需求
3.1?競品分析 19
3.1.1?競品分析的意義 19
3.1.2?競品選擇 20
3.1.3?競品分析維度 21
3.1.4?競品分析過程 21
3.1.5?競品分析產出 26
3.1.6?競品分析報告撰寫要求 27
3.2?主要干系人調研 27
3.3?行業專家調研 28
3.4?需求管理 29
3.4.1?定義需求范圍 29
3.4.2?細化需求文檔的撰寫 29
3.4.3?需求跟蹤 30
3.4.4?需求控制 30
第四章
信息架構設計方法
4.1?需求及其他資料的使用 31
4.1.1?產品需求中需要關注的內容 31
4.1.2?其他資料中需要關注的內容 32
4.2?草圖設計階段 32
4.2.1?草圖的作用 33
4.2.2?草圖展現形式 33
4.3?線框圖框架設計階段 34
4.3.1?標準界面類型信息架構設計 34
4.3.2?非標準界面類型信息架構設計 35
4.3.3?信息組設計及繼承 36
4.4?信息架構細化設計階段 37
4.4.1?信息架構設計中視覺要素的表達 37
4.4.2?文案優化 39
4.4.3?根據用戶模型進行設計細化 40
4.4.4?根據商業需求進行設計細化 41
4.4.5?非正常狀態界面設計 42
4.5?設計評審 44
4.5.1?信息架構設計文檔撰寫 44
4.5.2?信息架構設計闡述 44
4.5.3?設計評審要素 45
第五章
交互流程設計方法
5.1?需求及其他資料的使用 46
5.1.1?產品需求中需要關注的內容 46
5.1.2?其他資料中需要關注的內容 47
5.2?業務邏輯圖設計 47
5.2.1?業務邏輯圖的構成 48
5.2.2?業務邏輯圖的繪制 48
5.3?交互流程圖設計 50
5.3.1?交互流程圖的構成 50
5.3.2?交互流程圖的繪制 50
5.3.3?交互流程圖中的細節設計 51
5.4?可交互原型制作 52
5.4.1?大屏設備可交互原型制作 52
5.4.2?移動設備可交互原型制作 52
5.5?設計評審 54
5.5.1?交互設計說明書撰寫 54
5.5.2?交互設計闡述 54
5.5.3?設計評審要素 55
第六章
可視系統平臺交互設計方法綜述
6.1?手機端App交互設計流程及方法 56
6.1.1?App導航信息架構設計方法 57
6.1.2?App單頁面信息流設計方法 63
6.1.3?App搜索設計方法 69
6.1.4?App控件設計方法 78
6.2?小程序交互設計方法 81
6.3?Watch交互設計方法 83
6.3.1?手表等極小屏幕交互設計基本原則 83
6.3.2?Apple Watch設計指南 83
6.4?PC Web端交互設計方法 86
6.4.1?PC Web界面信息架構設計方法 86
6.4.2?PC Web界面中的圖表設計方法 88
6.4.3?PC Web界面中的表格設計方法 100
6.4.4?提示的信息架構類型及設計方法 105
6.4.5?PC Web控件設計方法 106
6.5?PC客戶端軟件交互設計方法 109
6.5.1?PC客戶端軟件交互特性 109
6.5.2?獨占軟件設計方法 110
6.5.3?暫態軟件設計方法 112
6.6?PAD端App交互設計方法 113
6.6.1?PAD端App交互設計發展趨勢 113
6.6.2?PAD端App主界面架構設計方法 114
6.6.3?PAD端App控件設計方法 118
6.6.4?PAD端App子頁面設計方法 120
6.7?車載系統交互設計方法 120
6.7.1?車載系統交互設計發展趨勢 120
6.7.2?中控系統設計方法 121
6.7.3?其他系統設計方法 123
6.8?智能電視界面交互設計方法 123
6.8.1?遙控器控制的智能電視界面交互設計方法 123
6.8.2?智能電視的交互控制方式 126
6.9?VR系統交互設計方法 127
6.9.1?VR系統菜單設計方法 127
6.9.2?VR系統界面信息架構設計方法 127
6.10?跨平臺產品交互設計方法 127
6.10.1?適配型跨平臺產品交互設計方法 128
6.10.2?互補型跨平臺產品交互設計方法 131
第七章
語音系統交互設計
7.1?語音交互背景技術 132
7.1.1?自動語音識別技術 132
7.1.2?自然語言理解技術 133
7.2?語音交互界面(VUI)介紹 133
7.2.1?VUI 133
7.2.2?語音人機交互設計關鍵因素 133
7.2.3?設計思考方向 134
7.3?語音交互界面設計方法 134
7.3.1?情景設計 134
7.3.2?語音系統的擬人化設計 135
7.3.3?撰寫對話腳本 135
7.3.4?根據對話腳本擴展對話流 136
7.3.5?視覺圖形化輔助設計 138
7.3.6?細節設計 139
8.1?可用性測試 141
8.1.1?可用性定義 141
第八章
交互設計質量控制工具
8.1.2?可用性指標 142
8.1.3?常用可用性測試方法 142
8.1.4?可用性測試流程 143
8.1.5?數據分析 143
8.2?專家評審 144
8.2.1?專家評審的特點 144
8.2.2?評估原則 144
8.3?協同設計 145
8.3.1?設計標準化 145
8.3.2?協同工具 145
8.3.3?設計討論 145
參考文獻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