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設計多維透視》分為六部分:第一設計教育,第二產品觀察,第三大師探訪,第四考察散記,第五思索隨筆,第六考察報告。全書從多角度、全方位地透視芬蘭、瑞典、挪威、丹麥——北歐四國的設計發展軌跡、設計理念、設計教育特色,并通過與我國當代設計以及設計教育的對比,深度解析北歐設計成功的原因和對世界的影響。
《北歐設計多維透視》以東方人的眼光去觀賞西方設計史上的經典之作,研究解讀北歐的藝術與設計風格、設計教育特色,將對國內設計師理解“與國際接軌”的含義,探索、挑戰深層次的設計領域有很大的影響,同時,對國內設計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方法與辦學思路提供參考和借鑒。
《北歐設計多維透視》可供工業、服務、平面等設計人員借鑒學習,對設計感興趣的人員也可閱讀和欣賞。
代序:北歐設計為什么這么好?——北歐設計的靈魂
設計教育
從A!A”A,三款阿爾托大學校徽所感悟的
北歐藝術設計院校帶給我們的啟迪
北歐藝術設計院校實驗室參觀啟示
芬蘭拉赫蒂應用科技大學設計實驗室考察報告
產品觀察
傳承與創新:考察北歐紀念品設計有感
淺談當代北歐產品設計的細節美
北歐設計大學考察的感悟與思考
蘭花處處開,何處是生活:北歐的陽臺藝術
大師探訪
北歐設計大師探訪之旅隨筆
快樂的松鼠與橡子:記約里奧·庫卡波羅工作室的印象
考察散記
北歐建筑環境散見及思辨
北歐考察散記
思索隨筆
論歐債危機于中國設計的機遇性
變遷與守護:對建筑語言的精神內核之所思
考察報告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8月赴歐洲行程
后記
后記
作者簡介
距離芬蘭首都赫爾辛基100英罩(1英里=1.66km)的拉赫蒂應用科技大學成立于1991年,是一所規模大、學科多、以應用實踐為教研方向和目標的應用科學大學。由旅游與酒店學院、商務研究學院、體育活動學院、設計學院、音樂學院、社會與衛生保健學院、美術學院、技術學院計8個學院合成的綜合性大學。與我們廣東工業大學一樣同時提供本科與碩士層次的高等教育,其教學強調的是學習和實踐有益結合。即在完成3年的理論科目后,安排學生進行0.5-1年的工作實習(根據專業不同確定工作實習的時間),這與我院進行的教學改革極其相似。
一、設計教育思想
在外觀極其普通的三層教學樓設計學院會議室學院負責人Heikki教授通過多媒體介紹了現開設的工業設計、紡織與服裝設計、平面設計、多媒體等專業教學情況和他們學生的成就。Heikki教授介紹,設計學院的宗旨就是為社會培養適用的藝術人才。與其他的學術型大學不同,“適用”成了藝術院校的辦學理念,無論是在傳統藝術還是現代藝術方面的教育。有關他們各個科目近年來成功學生以及設計個案的介紹使我們對其教學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
工業設計是近年世界各國都重視的學科,他們的教學方式秉承現代設計教育之父“包豪斯”的設計理念,強調注重基礎課的理論與實踐并舉,通過一系列理性、嚴格的視覺訓練程序,重塑他們觀察世界的嶄新方式;同時開設跨專業的實驗室,培養學生精準的實際操作能力。這種教學方式幾乎成為全世界現代藝術和設計教學的通用模式。圖4-1所示是工業設計中交通工具的設計項目,從設計到樣機都真實的實踐項目。對學生而言,他們的設計不只是外觀的設計,而是真實的交通工具,而交通工具設計方方面面的知識通過參與樣機制作的過程可得到實際的體驗。正因此,學生對于交通工具的空間認識得到提高,對于許多具體的如把手開關、方向盤、操作臺設計等的人機知識也同時掌握。
關于產品設計的概念思路與設計成品的關系,并不是無本之源。以本源文化、傳統事物的熱愛與繼承為核心,在表現手法上卻是用非常現代簡約的設計語言與高科技技術手段完成,這說明手法只是一種方法與外觀,核心并沒有改變。將應用科技的主題貫穿設計的始終,正是現代設計所需要的素質。
同時對學生的教學并不是局限于單一學科之中,不論哪一種設計其本質、目的并沒有變化,同一設計思想可以產生出不同的結果,所以學生的作品也是多元化的,以其表象來講就是跨界的設計天才的產生。在這里可以看到同一學生的不同方向的作品(圖4-2至圖4-9)。
歐洲一直以來都對平面和珠寶首飾設計極為重視,作為平面設計的起源地,一直都是世界字體設計的翹楚,在這個開放的學習環境中,他們甚至成功設計了另一所知名設計大學一一阿爾托大學的標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