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洞察:一個研究者的手記》站在一個資深管理咨詢師的視角,詳盡收錄了作者幾年來進行企業管理培訓和咨詢的種種經歷及感悟,對于企業管理與員工培訓有著獨到的見解。
潘誠,企業問題研究專家。中國企業聯合會管理咨詢委員會執行委員,國內多所著名高校MBA、EMBA、DBA總裁班常任特聘教授,上海財經大學500強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國際注冊管理咨詢師,大道博一管理咨詢機構董事長。本著獨立、專業、使命的立場,從事戰略管理、組織變革、管理創新等方面的咨詢和研究工作;在理論研究、經營實踐和管理咨詢三個維度,均有長期積累和獨到見解;是一位深厚理論功底、全球宏觀視野、實戰運營經驗和管理提升研究兼備的企業問題研究專家。
一 知止有定
從“老革命”到“老資格”
彼得原理:組織還是個人的悲劇
你被調查了嗎——企業家的原罪與救贖
別把企業辦成了公園
隱形冠軍:大小與強弱之辯
和諧就是生產力
企業為什么要做大?
平等合作分享
懂得堅持,學會放棄
學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500強與500強情結
新華書店還能走多遠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中國企業為什么“怕冷”?
冬天的旋律
怎么老是“跨越式發展”
功能膨脹:“錦上”添的不一定是花
在對標中發現自己
從標桿學習到標桿超越
什么樣的企業算“成長型企業”?
二 跂者不立
完美一直躲著我
老歌忘了,新歌還沒學會
沒有新聞的企業是好企業
長尾理論PK二八法則
航天飛機的寬度是由馬屁股決定的
創意是一種掙扎
吉利收購沃爾沃:期待修成正果
急功近利的并購,相煎太急的裁員
誠品書店:臺北最溫馨的風景
國企創新:老革命的新問題
企業轉型:整容、變性還是自殺
溫情的動物福利與殘酷的市場準則
以市場換技術:母雞和豬的故事
有什么事是不會改變的
海底撈熱鬧背后的冷思考
東山再起談何容易
世界是平的
頭腦風暴:危機下的領導力
歷史的張謇與現實的南通
窮忙一族
只有成功,沒有最佳
明星是怎樣煉成的
吃比薩怎么就“中產”了
三 文而化之
老板的辦公室應該是怎樣的
“雷尼爾效應”與留人機制
企業兼并莫忘“并”文化
商幫文化需要揚棄和升華
山寨文化與后發優勢
變與不變
倒過來跑就是第一
“靈活”意味著什么
貴在有目標的堅持
守正才能出奇
企業家的成長與研究者的責任
繁花落盡終是空
文化,一個溫暖的字眼
沉重的翅膀:國企改制與企業家精神
企業文化管理標桿體系項目思考
青啤的質量紀念日
文化不是變形金剛
商業大片的靈魂是什么
思路決定出路,什么決定思路?
創業故事背后的成功之路
真心牽掛,人走心連
溫州人不差錢
偉人與懶人
影響美國基因的四個“美國人”
四 敬天愛人
成由勤儉敗由奢
企業成長的最大絆腳石
什么是我們的高壓線
90%的時間想著失敗
謙虛的力量
一個央企高管的任職感受
高接觸與高技術
企業老總該拜誰為師?
不受約束的權力會導致什么?
我們的創業基因會退化嗎
老牛的“另類”利益觀
差距:浙商與徽商的個案比較
千萬別把自己整成了“鬼子”
李連杰和李寧:艱難卻壯麗的轉身
生在富豪之家不是原罪
黃光裕會有新的開始嗎?
生于專注,毀于貪婪
道同方能長謀
沒有思想,就沒有力量
不瘋狂,就死亡
因為擁有,所以慈悲
哪些女人是我們的標桿
誰讓我們嘴角常有苦笑
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唯有敬畏,才能得救
《企業洞察:一個研究者的手記》:
管理咨詢是基礎理論研究與企業管理實踐的中間環節,是連接兩者的橋梁和紐帶,是把基礎理論研究成果應用于企業管理實踐的中堅力量。
一般的邏輯是,咨詢師通過自身多年的專業基礎理論的學習積累,面對企業管理實踐中面臨的問題,選擇調動相應的專業工具模型,提出改進的對策方法建議,以實現企業管理實踐的進步。這也就是管理咨詢在社會化分工產業鏈中的主要價值和作用。
但現實中常常會有另外一種關系,企業管理實踐面臨問題的豐富性、復雜性和緊迫性,會發現現成工具和基礎理論的滯后和蒼白,逼迫管理咨詢者追溯到基礎理論層面,在尋求基礎理論支持不足的情形下,扮演基礎理論原創研究和創新開發的角色,來彌補和推動管理理論體系的整體提升。所以現有的經典管理理論體系中,有相當多的理論成果的貢獻者不是大學商學院的教授,而是來自于與管理實踐聯系更緊密的咨詢機構和經理人,比如泰羅的科學管理、波士頓矩陣等等。
如果啟動某個專業領域的咨詢項目時,尚沒有成熟的基礎理論模型可以直接運用,這對咨詢師來說是一個有挑戰、有價值的工作。對咨詢機構,有了原創、探究和研發的機遇,意味著可能會收獲超出項目目標以外的更多價值。但對于客戶,則可能意味著風險。
我們一直說,客戶的難題就是我們的課題,現實中也確實如此。每一個新的咨詢需求,每一個有難度的專業領域或行業,每一個對質量要求嚴苛的客戶,在給我們帶來巨大壓力的同時,也給了我們挑戰極限、學習進步以及超越自己的大好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