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通過2003年到2014年前后12年間分布在外貿、加工廠和互聯網O2O領域的三次連續創業、企業轉型變革經歷,結合近百個近年發生的大大小小的成敗創業案例,采用傳統創業企業與互聯網創業企業對比的視角,通過創業準備、商業價值構建、產品開發、模式塑造、核心競爭力構建、變革演化、融資、擴大發展等篇章論證闡述,力圖揭示互聯網全新時代下創業者或傳統企業變革者應如何盡可能避免少犯錯誤,少走彎路,減少失敗因素、提高創業成功機率的一般性規律。
◆關于“互聯網+”時代相關的本土創業理論到目前為止并非常見,而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也呼喚著接地氣的創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創業指導書籍出現,本書正是一本“互聯網+”時代誕生的本土創業總結性指導理論新作!◆本書根據創業所需經歷的關鍵性節點展開論述,不論是對旨在厘清創業過程的“創業球塔模型”構建,還是幫助創業者進行業務切入口選擇的切入口優劣程度比較函數模型創造,還是合伙人的“核心且合心”的“六合”觀點,甚或是隨社會演變而關注層次不同的“用戶核心價值”理論,“核心競爭力構建”模型和流程等對創業成敗影響至大的各個方面,書中都有非常精辟的創新論述,以充實的案例和個人創業經歷環環相扣、分析推理得出結論,加之流暢優美的文筆表達,讀來十分引人入勝。被業內相關人士和媒體譽為“中國可借鑒的創業系統性理論”,“大眾創業教科書”。◆無論是對舉步待行、躍躍欲試的在職者或大學畢業生,還是已經走在創業路上奮勇拼搏的創業者,或是面對“互聯網+”時代的洗禮,準備變革以積極擁抱互聯網的傳統企業高管,本書都非常值得研讀,相信其能大幅提升您的創業或轉型成功率。
呂良澤
東北大學學士,浙江大學EMBA。8年外貿公司創立管理經驗,建立人力培訓體系20門課500課時,建立公司質量控制體系、企業核心競爭力體系,成功主導公司完成多次轉型;5年工廠創立管理經驗;3年半互聯網+酒店會場預訂網站創立管理經驗;長期提供創業及企業管理咨詢服務;2013年曾獲得浙大承辦的“世界青年創業家論壇PITCH大賽”冠軍。
黃芳儷
浙江大學學士、創業管理碩士。多家知名跨國投行實習、工作經歷;現就職于摩根大通;首屆世界青年創業論壇中國代表。
蔡文匡
浙江大學創業管理碩士,香港理工大學建筑與環境學院理學碩士。5年歐洲國際貿易工作經驗;1年的傳統制造業管理經驗;首屆世界青年創業論壇中國代表。
第1 章 有備無患和無備則殃 / 1
1.1 創業前核心知識技能積累 / 5
1.2 尋找創業導師 / 13
1.3 現金流準備 / 20
第2 章 選擇比努力重要 / 29
2.1 創業行業選擇 / 32
2.2 業務切入口選擇 / 40
2.3 創業辦公地點選擇 / 46
第3 章 合伙人團隊的重要性 / 51
3.1 “合伙人”制是時代必須 / 54
3.2 真假合伙人 / 60
3.3 如何尋找合伙人 / 67
3.4 針對合伙人的激勵策略 / 70
3.5 合伙人安全機制設置 / 75
第4 章 商業模式對創業成敗的影響 / 79
4.1 蔥課,教育界全新模式 / 84
4.2 “今目標”,不一樣的“互聯網+”模式 / 89
4.3 無處不在的“個推” / 93
4.4 商業模式四模塊論 / 99
第5 章 以“用戶核心價值”為中心 / 105
5.1 盈盈理財,好產品=口碑用戶 / 107
5.2 ABC360 伯瑞英語的用戶至上之道 / 114
5.3 微巴,為客戶利益多籌謀 / 121
5.4 “傳統企業”的遭遇 / 125
5.5 以“用戶核心價值”為中心 / 133
第6 章 增長路徑和增長動力 / 143
6.1 增長路徑之變 / 145
6.2 增長路徑優化 / 151
6.3 增長動力及優化 / 158
第7 章 構建核心競爭力 / 177
7.1 核心競爭力的判定標準 / 180
7.2 如何構建核心競爭力 / 184
7.3 傳統企業“核心競爭力”丟失探源 / 200
第8 章 重在激勵 / 217
8.1 勾勒美好愿景 / 219
8.2 構建激勵體系 / 223
8.3 積跬步而致千里 / 237
第9 章 創業與融資 / 241
9.1 不是所有項目都需要融資 / 244
9.2 晚融資不如早融資 / 252
9.3 不要太在意早期估值 / 256
9.4 怎樣選好投資人 / 263
9.5 融資成功≠高枕無憂 / 270
致謝 / 277
序
2015年3月下旬,當浙江大學EMBA學生呂良澤發來本書提綱詢問是否值得一寫,并擔心是否會引起足夠多的讀者共鳴時,作為創新創業的理論研究者和他的論文導師,我回信勸勉其不用擔心。因為我知道,關于“互聯網+”時代相關的本土創業理論到目前為止并非常見;而且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也呼喚著接地氣的創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創業指導書籍出現。因此,當他詢問屆時是否可以為其新作寫序時,作為老師,我義無反顧,欣然應允。
讓我頗感意外之處在于,沒有想到這本書歷時不到三個月,幾十萬字的書稿就展現在我的面前,并且是已經通過知名出版社審核認可并準備出版發行的。古今中外,著書立說者多之,但一氣呵成般洋洋數十萬字而文辭雋麗者少之;數月成書者多之,但觀點新穎而能突破陳窠舊制給人以思考和進發力量者少之,但呂良澤都做到了。概因其原本文辭功底早蘊而企業管理知識久淀,又繼前后三次創業成敗相接和一次天使投資經歷而創業心得日深所致,全書字字珠璣,頗有深度。
本書共為9章,大抵以創業前后所須經歷的重要節點展開論述:從“創業前核心知識積累”到發展“合心”且具備“核心競爭力構建能力”的合伙人準備性工作;從“商業模式設計”到“以用戶核心價值為中心”、“增長路徑”和“增長動力優化”;從“核心競爭力構建”等新知到“創業融資”等知識,讀來猶如一幅當代“富春江寫生圖”,意境優美卻不乏波瀾起伏。本書融古今中外案例之廣,分析邏輯推理之深,行文流暢之美和個人獨立新觀于一體,兼“廣度、深度、美度和作者個人態度”之“四度”于一體。
創業重在“創新”。作為“互聯網+”時代下本土創業總結性指導理論新作,作者在書中也處處體現出作為一名創新型連環創業者的創新觀點。如“創業球塔模型”,“用戶四項核心價值之用戶金錢價值、時間價值、人力價值和情緒價值”新論,“合伙人”新解,商業模式新論,“互聯網化企業”和“傳統企業”全新界定,“核心競爭力新解”及“構建核心競爭力雙頭杠桿模型”等,不一而足。
同時,作者依據自己多次創業創新經驗,長期觀察思考和對十數家國內當前勢如破竹般迅猛發展的“互聯網”及“互聯網+傳統產業”的新銳高新技術企業創始人的采訪總結,并以一名從傳統產業走向互聯化產業的連環創業者的獨特視角,加以思考提煉而獨立成章,自成自新于一體,實為難得,從而更具有本土現實化創業指導意義。
世界正在快速發展,而發展中的中國社會經濟正在快速互聯網化、市場化和法制化。全新的時代,呼喚著更多企業界和學術界優秀人士共同努力來快速打造出適合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創業指導理論體系。創業是人類一項頗具風險的活動,它既有對成功致富的渴望,更要接受無法預期的失敗。創業的失敗并不可怕,因為成功總是從不斷的試錯和失敗中一路走來。作者以著書立說的另類從“失敗”中走出來的路徑方式再一次告訴所有立志于以“創業創新改變世界”的創業者們:即使是一時的失敗,善以總結處理之,也是人生創富過程,甚至是全社會財富的創造過程。只要心存希望,并且積極進取,一切挫折和失敗都是人類走向成功創業的墊腳石!
陳勁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2015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