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研究與大多數傳統語法著作的不同之處在于所采取的研究范式:不像傳統那樣由建立語法概念開始(通常是以印歐語為基礎),再將其與韻律單位匹配;而是先從韻律角度劃分出會話單位,進而尋找韻律與語法的關聯,然后將韻律和語法重合的反復出現的單位作為切入點來尋找語法的基本單位。本書所認為的基本韻律單位是語調單位(Intonation Unit, IU)。它是指在一個連貫的語調型內發出的一個自然語言序列。依據語調單位的定義,作者對語料進行了細致地轉寫,并用來考察如下三方面問題:(1)什么語法單位傾向與語調單位關聯;(2)這些語法-語調關聯單位有哪些結構類型;(3)對于上文提到的一些理論問題,語法-語調關聯單位能給予怎樣的回答。概括的說,作者希望通過對漢語言談會話的考查,能使大家對語法單位的本質以及會話和語法之間的關系有更清楚的理解。本書內容上做如下安排:首先討論理論假設和方法論的一些問題(1-2章)。第3章對漢語語調單位的特征做簡單描寫。第4章提供一個全面的關于漢語語調單位語法結構的評價。從第5章開始,將分別考察與不同會話類型相關的語調單位的主要結構種類:第5章著力介紹名詞性語調單位;第6章討論漢語會話中的最優小句結構;第7章討論省略小句語調單位;第8章是關于完整小句語調單位。第9章主要是對言談單位和語法單位之間的關系進行反思。最后,第10章提出本研究的結論。
陶紅印,現任洛杉磯加州大學亞洲語言文化系教授、中文部主任,同時兼任臺灣師范大學英語系講座教授、《漢語語言和話語》國際雜志共同主編、《漢語語言和話語研究》國際叢書系列執行主編,以及美國《傳統語言》、《互動語言學》、《當代語言學》等三十多個國內外刊物的編委,是國際英語語料庫(ICE)美國部分共同主持人。曾于新加坡國立大學、美國康奈爾大學等校任教,前美國中文教師學會會長。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漢語話語語法、語料庫語言學、應用語言學及漢語教學、互動語言學以及英語語言學等。在Language, Studies in Language, Journal of English Linguistics, Corpus Linguistics and Linguistic Theory等國際、國內刊物上共發表學術論著130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