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德國哲學家費希特的書信選,收錄了作者一生中三個不同階段的各種書信。讀者能夠從這里觀察到費希特一生奮斗進取的歷程,感知他哲學思想逐漸成熟的脈絡。他曾主動拜訪康德,結下深厚的師徒情誼;他與詩人克羅普斯托克的侄女結為夫妻,相伴終生;他在法軍占領下的柏林街頭慷慨演講,鼓舞德意志民族的愛國激情,抵抗拿破侖的入侵。費希特曾說,他的哲學要把人們從桎梏中解放出來,“行動!行動!這就是我們生存的目的。”這句自白,堪稱解讀費希特學術生涯的雋語。
大哲學家一生中最深刻的思想獨白
再現學者成長道路上的坦誠與堅定
約翰·哥特利勃·費希特(Johann GottliebFichte,1762—1814),德國著名哲學家。早年出身貧寒,通過資助在耶拿和萊比錫大學研讀哲學;后結識康德,并通過對康德哲學的研究成為知名哲學家,曾任柏林大學校長。費希特個性鮮明,終生積極參與社會公共生活。他開創了帶有其個人標記的知識學,精湛地闡釋了“自我意識”,被視為連接康德和黑格爾哲學之間的重要人物。
引 言
第一部分 青年漫游時期(1775-1794)
(1)致父親
(2)致克里斯蒂安·弗里德里希·佩梭爾德
(3)致約翰娜·拉恩
(4)致約翰娜·拉恩
(5)致約翰娜·拉恩
(6)致約翰娜·拉恩
(7)致約翰娜·拉恩
(8)致約翰娜·拉恩
(9)致約翰娜·拉恩
(10)致拉瓦特
(11)致父母
(12)致馮·波爾格斯杜夫[草稿]
(13)致馮·波爾格斯杜夫[草稿]
(14)致約翰納斯·托伯勒[草稿]
(15)致第特里希·馮·密爾鐵茲[草稿]
……
第二部分 耶命時期(1794-1799)
第三部分 柏林時期(1799-1812)
附錄
后記
然而,——祖國對于我決不是一個空洞的字眼。我認為,當上帝讓我們出生于其中的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如果我們逃離國家,那是違背上帝的意旨的。就我眼下的事而言,閣下對于我來說就是祖國的神圣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