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體育(彩圖版)》共分1l章,介紹了中國古代的60多種體育運動。對于其中的每一種運動,《中國傳統體育(彩圖版)》都從其起源、歷史演變、人文影響、趣聞軼事等角度加以完整的介紹和全面的闡釋,力圖做到脈絡清晰、準確客觀,同時又充滿趣味性和可讀性。而且,《中國傳統體育(彩圖版)》對每一種運動,都用豐富的歷史資料和精美的圖片來加以說明,既使讀者對每一種運動的內容、特點一目了然,同時亦可證明它們在中國歷史上傳承有自,言之非虛。
目錄
第一章 球類運動
一、蹴鞠
1.蹴鞠的起源
據傳,早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黃帝時代,中國就已經有了蹴鞠運動,漢代劉向的《別錄》和《軒轅黃帝傳》對此均有記述,并稱當時蹴鞠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開展軍事訓練,選拔人才。如《別錄》中稱:“蹴鞠者,傳言黃帝所作,或日起于戰國之時。蹋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戲而講練之。”《軒轅黃帝傳》也稱:“黃帝令作蹴鞠之戲,以練武士。”不過,上述說法均系傳說,所以只能作為一種旁證。
有確切史料記載的蹴鞠運動產生于戰國時期(前475-前221),對此,《史記》及《戰國策》中均有類似記載。如據《戰國策·齊策-》,戰國時期,辯士蘇秦主張六國聯合抗秦,為此,他周游列國,游說各國君主。在向魏王游說時,他說:“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筑彈琴,斗雞走犬,六博蹋鞠者。”臨淄是當時齊國的首都,說臨淄之民“無不……蹋鞠”,可見當時蹴鞠普及的程度。
在此需要加以說明的是,正是基于上述相關依據,國際足聯已明確承認:足球發源于戰國時期的齊國。
2.從皇宮鞠城到窮巷蹋蹴——日趨興旺的漢代蹴鞠運動
漢代是蹴鞠運動發展較快的時期,當時,上自帝王,下至普通百姓,愛好蹴鞠的人極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