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有著形形色色的人,不同的相貌、性格和處事方式,這些都讓每一個人成了獨一無二的個體。實際上,每一個人也是一個單獨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行為準則去做事,去和人交往。因此,有多少個單獨的個人,就有多少個繽紛的世界。
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是一座城,又因為城門的緊閉,卻讓別人總是擁有濃厚的興趣去打開它。
“微表情”,作為一個心理學名詞,能夠反映出一個人內心的流露與掩飾。人們通過做一些表情把內心感受表達給對方。微表情是一種本能反應、不受思想的控制、無法掩飾也不能偽裝的表情,是了解一個人內心真實想法的最準確的線索和證據。在人們做的不同表情之間,或是某個表情里,臉部會“泄露”出其他的信息。雖然一個下意識的表情可能只是持續一瞬間,但卻很容易暴露情緒。
在這個紛繁復雜、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中,每一個人都無時無刻在與他人進行溝通和交往。社會是一所大學,每個人都必須在這所學校中,接受人生的考驗和靈魂的洗禮。如果你具有破解他人身體語言的本領,就意味著你可以輕松地看透周遭發生的人與事、勘破一個人的真偽,洞悉他人內心深處潛藏的玄機,以不變應萬變,順利地窺探出情緒變化的溫差,辨別出氣色蘊藏的內涵,使你在人生的旅途上左右逢源,把人生的主動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微表情心理學》從外貌形象、眼神表情、肢體表情、言談話語、興趣愛好等多種角度,結合大量生動、具體的案例,對人們的各種微表情進行了深入、透徹、全面的剖析,由表及里,由內至外,從現象推測出本質,挖掘出人們內心深處欲要隱藏的真相。
這世上沒有看不透的人,沒有搞不定的事,只要你用心,就可以觀人于細微,察人于無形。你需要學習并掌握微表情心理學的知識,并在現實生活中不斷實踐運用,這樣你才能夠把握這一瞬間的真相。只要你能準確解讀他人的微表情,又能善用自己的微表情,就能夠在職場和商場的交際應酬里左右逢源,成為人際關系的大贏家。
立體透視,解讀人心
看穿別人的心,特別是看穿初次相識的陌生人的心,說難也不難。再高明的人,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把自己的內心世界暴露出來,只不過暴露的程度、方式有所不同罷了。因此,你應當學會利用自己的眼睛和大腦,通過觀察、分析形形色色的表象,抓住問題的實質。
下面介紹幾種在第一次見面時如何看穿別人心靈的方法。
(1)從他打招呼的方式看他的內心
即使是一個看似簡單的打招呼,也能給你制造了解對方內心的機會。你可以看看,以下列舉的外在表現與所分析的內心世界是否一致。當然這種分析總會有一些例外,但大體上應該是準確的。
一面注視對方,一面行禮的人,對對方懷有警戒之心,同時也懷有想占盡優勢的欲望。
凡是不敢抬頭仰視對方的人,大部分都是內心懷有自卑感的。
使勁兒與對方握手的人,具有主動的性格和信心。
握手的時候,無力地握住對方的手,表示他有氣無力,是性格脆弱的人。
握手的時候,手掌心冒汗的人,大多數是由于情緒激動,內心失去平衡。
握手的時候,如果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對方,其目的要使對方在心理上屈居下風。
雖然不是初次見面,但始終都用老套的話向人打招呼或問候。這種人具有自我防衛的心理。
(2)從他的眼睛窺視他的心靈
初次見面的時候,首先將視線朝左右瞄射者,表示他已經占據優勢。
有些人一旦被別人注視的時候,會忽然將視線躲開。這些人大體上都懷有自卑感,或有相形見絀的感受。
抬起眼皮仰視對方的人,無疑是懷有尊敬或信賴對方的意思。
將視線落下來看著對方,乃表示他有意對對方保持自己的威嚴。
無法將視線集中于對方身上,很快地收回自己視線的人,大多屬于內向性格者。
視線朝左右活動得很厲害,這表示他還在展開頻繁的思考活動。
(3)從他的舉動看他的潛臺詞
人的一舉一動,特別是下意識的形體動作,也能向你泄密:
交臂的姿勢表示保護自己的意思,同樣地,這種動作也能表示可以隨時反擊的意思。
舉手敲敲自己的腦袋,或用手摸著頭頂,即表示正在思考的意思。
摸頭的手顫動得很厲害,即表示全心全力在思考的情況。
用雙手支撐著下腭,大多數的情況都表示正在茫然的思考中。
用拳頭擊手掌,或者把手指折曲得咔咔作響,就表示要威嚇對方,而不是在進行思考的活動。
(4)從他的癖習看他的特性
搔弄頭發的癖習,是一種神經質。凡是涉及有關自己的事情時,他們馬上會顯得特別敏感。
一面說話,一面拉著頭發的女性,大體上是很任性的女人。
說話時常常用手掩住自己嘴巴的女人,是有意要吸引對方。
拿手托腮成癖的人,即表示要掩蓋自己的弱點。
不斷搖晃身體,乃是焦灼的表現,這是為了要解除緊張而表現出來的動作。
雙足不斷交叉后分開,這種癖習表示不穩定。如果女性具有這一癖習時,就表示她對某位男性懷有強烈的關心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