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統分析了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政策在地方確立的理論框架與執行邏輯, 拓展了基礎教育領域政策研究的深度與廣度。本書以成都試驗區為案例, 從政策執行的結果差距和行動偏差兩個維度對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政策在地方運行情況進行了解釋和批判性的分析, 以多源流分析框架對地方政策確立的理論基礎進行分析, 構建了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的模糊 —— 沖突矩陣理論, 從國家與地方兩個層面對政策執行邏輯進行了解讀, 并在此基礎上得出一定的研究結論與對策建議, 具有一定的拋磚引玉作用。
王正惠,女,漢族,1979年11月生,四川儀隴人。綿陽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基礎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南京師范大學博士,四川省教育廳高水平創新團隊項目核心成員,中國教育學會農村教育分會理事。先后在東北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獲取學士、碩士、博士學位。
主要從事教育政策學、基礎教育改革與教育均衡發展研究。現已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項目1項,省部級等項目10余項;參與撰寫教育著作6部;在《教育發展研究》《教育科學》《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中國教育報》等核心期刊報紙上發表科研論文50余篇;獲得四川省人民政府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其他省廳級獎勵14項。
序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政策的價值與意義
第二節 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政策的概念與解析
第三節 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政策運行研究的方法與邏輯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政策的確立
第一節 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政策的演進
第二節 成都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政策的確立與發展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政策運行績效案例考察
第一節 成都市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水平總覽——整體與圈層
第二節 成都市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水平個案比較——Q區與P縣
第三節 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縣域內的差距——P縣城鎮與鄉村的比較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政策執行差距審視
第一節 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管理體制執行差距
第二節 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辦學條件政策執行差距
第三節 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經費政策執行差距
第四節 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教師政策執行差距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模糊一沖突矩陣: 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政策運行邏輯分析
第一節 模糊一沖突矩陣: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政策執行方式
第二節 破解“中心原則”: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政策執行邏輯解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政策運行反思
第一節 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政策運行特點
第二節 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政策運行反思
參考文獻
附錄1
附錄2 成都市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監測評價指標體系
后記
《模糊 沖突矩陣中的利益博弈: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政策運行研究》:
(二)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與相關概念之間的關系
在概念的實際運用中,人們常常容易將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與城鄉教育統籌、城鄉教育均衡等概念相等同或混為一談。在理解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的同時,要警惕將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等同于城鄉義務教育均衡或等同于城鄉義務教育統籌。首先,城鄉教育統籌不同于教育均衡,將統籌城鄉教育等同于教育均衡是一種片面的認識,忽略了教育均衡的適用范圍和內在特征,就教育均衡的適用范圍而言,其僅適用于基礎教育而不適用于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就其內在特征而言,均衡意味著同一化和標準化。其次,城鄉教育一體化與城鄉教育統籌、教育均衡也不相同,李玲、宋乃慶等強調:一方面,三者內涵各有不同,城鄉教育均衡強調教育資源的平等分配以達到教育需要與教育供給的相對均衡;城鄉教育統籌強調總體謀劃上的城鄉教育良性互動和雙贏共進;城鄉教育一體化強調城鄉教育互動互助、消解差距,以實現城鄉教育公平、共生共榮、協調發展。可見,城鄉教育一體化不僅包含均衡之外的系統整合和良性互動特性,也包含著統籌調控之外的系統自組織功能,城鄉教育一體化并不等同于教育均衡與教育統籌。另一方面,三者承擔著共同的教育使命,即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促進城鄉教育的公平與和諧發展,對于城鄉教育一體化而言,均衡是階段性目標,統籌是技術手段。因此,張樂天教授指出,“城鄉教育一體化離不開城鄉教育統籌發展,是城鄉教育統籌發展到一定時期、一定階段所呈現的一種新的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城鄉教育一體化較之城鄉教育統籌發展是一種更高位的概念,城鄉教育一體化建立在教育統籌發展的基礎上。”(三)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的階段劃分
在理解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時,不能用僵化的、靜止的觀點去看待,因為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不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而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李玲、宋乃慶等認為,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包括3個階段:自發型階段、政府干預型階段、高度自主型階段。在第一個階段,城鄉教育在市場的導向下進行無序、零散、無組織的連接與互動,其結果是城鄉教育差距越加擴大;在第二個階段,城鄉教育在政府干預的調控下建立和完善城鄉教育互動的制度保障,以實現城鄉教育基本均衡與規范化的互動、幫扶與連接;在第三個階段,政府對城鄉教育互動進行弱干預,市場主導城鄉教育的發展與演進,城鄉教育充分發揮自組織特性,維持與完善規范化的互動機制,實現城鄉教育的高度自主、自治與規范,城鄉教育良性互動、共生共榮。張金英、陳通依據教育公平的起點公平、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將城鄉教育一體化劃分為初級一體化、中級一體化和高級一體化3個階段,初級一體化強調城鄉教育機會均等,中級一體化追求城鄉教育資源配置均等,高級一體化追求城鄉教育質量和教育成就的均等。鄔志輝根據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的趨勢,提出了考量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實現程度的3個層面:第一,初步一體化,即城鄉教育的資源配置是否達到了國家規定的底線標準并在特定空間內實現了基本的均衡;第二,基本一體化,即城鄉義務教育的吸引力是否實現了同等化;第三,真正一體化,即從結果的意義上看城鄉義務教育學生接受高質量后續教育的機會是否實現了平等化。以呂信偉為代表的成都官方將城鄉教育一體化劃分為5個階段:城鄉分割、初步統籌、基本統籌、整體協調和全面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