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的基本理念是:根據職業教育改革的要求,突出學生職業能力培養,以工學結合的思路,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本教材著力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并形成特色: 1.突出教材的時代性和探索性。教材編寫過程中把握時代發展的脈博,關注旅游文化教學研究的進展,汲取旅游文化發展的新觀念和采納旅游文化研究的新內容,激發教學過程中對旅游文化的探索。 2.重視教材的科學性和系統性。教材編寫針對旅游專業學生職業發展需要,內容力求科學性,從旅游主體文化、客體文化、介體文化和文化創意四個模塊進行項目分解和任務安排,促進教材的系統性。 3.體現教材的實踐性和實用性。教材編寫思路圍繞工學結合,將旅游文化知識傳授、技能訓練與能力培養貫穿于教材,教學內容實用,強調知識應用,激發學生樂學情趣。 4.強調教材的針對性和職業性。教材編寫目標明確,著力于教學的有效訓練,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教材的教學思路明晰,項目教學任務化,以達到全面提高教學效果與效率之目的。 5.力求教材的創新性和發展性。教材編寫打破傳統的知識傳授觀念,進行教學改革創新,重視教學的發展需要。每個項目采用“學習目標——項目引導——任務教學——項目總結——項目實施——實踐訓練——復習檢測”的編寫脈絡;任務教學中包括“任務分析——情境引入——知識學習”三個部分,知識學習部分又分“文化背景分析——文化要點學習——文化旅游應用——文化欣賞解讀”四個部分。
模塊一 旅游文化內涵認知
項目一 知曉旅游文化理論
任務一 領會旅游與文化聯系
任務二 理解旅游文化的內涵
任務三 把握旅游文化的特性
任務四 梳理旅游文化的類型
項目二 認識旅游主體文化
任務一 分析旅游主體觀念文化
任務二 弄清旅游主體動機文化
任務三 理解旅游主體消費文化
任務四 理解旅游主體審美文化
模塊二 旅游景觀文化賞析
項目三 自然景觀文化賞析
任務一 地文景觀文化賞析
任務二 水域景觀文化賞析
任務三 生物景觀文化賞析
任務四 氣象景觀文化賞析
項目四 人文景觀文化賞析
任務一 聚落景觀文化賞析
任務二 建筑景觀文化賞析
任務三 園林景觀文化賞析
任務四 遺址景觀文化賞析
項目五 社會景觀文化賞析
任務一 飲食文化賞析
任務二 服飾文化賞析
任務三 民俗文化賞析
任務四 宗教文化賞析
項目六 精神景觀文化賞析
任務一 藝術文化欣賞
任務二 工藝文化鑒賞
任務三 文教文化欣賞
模塊三旅游企業文化品鑒
項目七 旅游企業文化鑒賞
任務一 理解旅游企業文化
任務二 熟悉旅游管理文化
任務三 領會旅游服務文化
任務四 關注旅游網絡文化
項目八 旅游景區文化分析
任務一 旅游景區文化概述
任務二 旅游景區文化策劃
任務三 旅游景區文化建設
任務四 旅游景區文化經營
模塊四 旅游文化創意開發
項目九 特色旅游文化分析
任務一 旅游生態文化分析
任務二 休閑旅游文化分析
任務三 旅游體驗文化分析
任務四 紅色旅游文化分析
項目十 旅游文化產品創意
任務一 旅游文化傳承發展分析
任務二 旅游文化產品創意分析
任務三 旅游文化產品營銷分析
任務四 旅游文化消費趨勢分析
附錄 項目實戰訓練的組織與評價
參考文獻
《旅游文化/高職高專旅游大類“十二五”規劃教材》:
2.以路為導,選擇角度
游賞好的園林,便會感到畫境中的一股文心,園林景色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亭一榭,似乎都經過仔細地推敲,就像作詩時對字的錘煉一樣,使它們均妥帖地各就各位,有曲有直,有露有藏,彼此呼應成為一首動人的風景詩篇。園林藝術欣賞是一項邊走邊看的審美實踐活動,線路的選擇十分重要,而園林道路的特點是很少直道貫通,常常是曲徑蛇行。如古典園林里的長廊,具有實用和觀賞的雙重價值,猶如優美的線條,曲折多變地在小小的空間里勾勒出奇妙多姿的圖畫,就像是一位高明的“導游”引著你走上一條巧妙的觀景線路,一景又一景,一村又一村,盡情領略不同的風光。關于角度的選擇,蘇東坡在《題西林壁》詩中說得好:“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視角不同,觀賞感受就不同。山水的靜觀和登涉使人有“天然圖畫”和“身入畫中”的不同感受,而移步換景又能鑒賞出山水“無盡藏”的種種意趣。郭熙在畫論中曾提出過一個“三遠”的見解,他說從山下仰望山巔,有高遠突兀之勢;從山前臨觀山后,有深遠重疊之意;從近山縱目遠山,又有平遠沖融縹緲之感。因此,選擇最佳觀賞位置,是獲得最佳美感的重要方法。園藝家在造園設計時已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其所建亭、臺、樓、閣、軒、榭等基本上都是游人最佳的視角位置,但這遠遠不夠,許多美景的觀賞視角還要靠游人根據自己的審美情趣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