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千年伊始,我們便著手研究如何讓培訓和發展創造更多價值。在當今的商業環境里,競爭日趨激烈,全球化程度逐漸加深,對專業知識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學習速度和學習效率的重要性不容小覷。我們相信,有效的培訓是提升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我們更堅信,培訓可以帶來并且應該帶來比現在更多的投資回報。
我們發現,培訓價值取決于它的轉化和應用情況,以及它對績效的改善情況(見圖I.1)。大量證據表明,轉化是學習價值鏈上最薄弱的環節,所以我們把重心放在了改善學習轉化上。
圖I.1 在培訓創造商業價值的過程中,轉化是一個關鍵步驟在多數情況下,培訓都可以完成學習目標;培訓成功地將新技能和新知識傳授給了學員,但是也僅此而已。學員無法在工作中轉化新技能和新知識,或者應用它們改善績效。我們用“學習廢品”(Learning Scrap)來指那些培訓后卻無法應用的知識,即浪費的時間、精力和機會。這一比喻就像生產廢品產生的成本——生產的產品不能滿足客戶的期望,浪費了材料、勞動力、資本和機會等成本。生產廢品和學習廢品的代價很高,而且會對企業的競爭力造成負面影響。
起初,我們一直把重點放在培訓后階段,因為在這一階段出現了劇烈下降。以往,將培訓轉化為商業結果這一過程并沒有得到人們的足夠重視。我們與Fort Hill Company 的同事們合作,設計出了一款針對學習轉化的軟件系統(ResultsEngine?)。這一系統大大改善了轉化和結果,但是僅適用于某些項目。這一缺陷令我們寢食難安。大家用的軟件和方法都是一樣的,所以一定有其他因素的干擾,讓組織的培訓效果呈現出不同水平。我們決定找出其中的原因。
? 6Ds?法則的起源
通過研究客戶的培訓效果,閱讀文獻,與學習管理者交流,以及對多個企業、領域和行業的項目進行觀察,我們發現,在培訓前、培訓中和培訓后階段,都存在許多影響因素,這些因素決定了學習是轉化為業務收益還是成為廢品。雖然我們早就應該想到這一點,但是這些因素并不屬于培訓部門的常規責任,這著實出人意料。例如,如果在培訓開始時沒有明確說明此次培訓的業務目標,那么大家就不會重視這個目標。同樣,無論培訓的構思有多巧妙、過程有多精彩,如果沒有得到學員上司的認同和積極支持,就注定是一場失敗。
? 關鍵時刻
我們發現,人們投入培訓分析、設計、發展、執行和評估中的所有精力,其價值都是由“關鍵時刻”(Moment of Truth)決定的。“關鍵時刻”是指員工在培訓后回到工作崗位時,(有意或無意)決定如何完成任務的那一刻。他們此時會面臨兩個選擇:使用剛剛學到的新方法,或者采用慣常的舊方法(可能什么改變也沒有)(見圖I.2)。
圖I.2 決定學習創造價值還是成為廢品的“關鍵時刻”
員工選擇哪條路,取決于以下兩個問題:
? 我是否能夠學以致用?
? 我是否愿意付出努力?
只有兩個問題都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員工才會選擇使用新方法。在圖I.2中,“新方法”處于較高的位置,因為改變行為需要付出額外的努力。整個學習體驗,包括招生、培訓及培訓后的工作環境,都必須確保員工在行動那一刻自信地說出“我能”和“我愿意”。只有肯定回答了這兩個問題,員工才不會妥協于舊方法,培訓才能發揮應有的價值(見圖I.3)。我們會在后面的討論中反復提到這兩個問題。
? 6Ds?法則
經過提煉,我們總結出了六項法則,這些法則得到了培訓組織的實踐檢驗。為了便于記憶,我們稱之為6Ds?法則(見圖I.4)。之所以稱為“法則”,是因為這些內容并不新鮮,甚至可以說是常識。但是這些常識卻并未得到普遍應用。培訓機構能否獲得有效的結果,關鍵不在于他們對這些法則的掌握程度,而在于他們執行法則時的徹底性、連貫性和嚴格性。
圖I.3 只有肯定回答了兩個關鍵問題,培訓才能創造價值
圖I.4 將學習轉化為商業結果的6Ds?法則
6Ds?法則的核心理念認為,在組織里,培訓是一種商業功能。它是達到目的——改善績效的一種手段,其本身并非我們的目的。培訓部門越重視績效,他們在業務伙伴眼中越有價值。6Ds?法則給培訓組織創造的價值遠超ADDIE。通過運用6Ds?法則,組織收獲了更┫教學設計的重要性有一點需要注意,6Ds?法則并不能替代教學設計的相關內容。這些法則更像教學設計模型的延伸和補充,如ADDIE 側重于教學本身。而6Ds?法則則是一種完整的過程研究法,既能加強前端的業務連接,又可以推動并評估后端的學習轉化(見圖I.5)。
圖I.5 6Ds?法則延伸和補充了其他課程設計模型(如ADDIE 模型)
┫效果證明
自從我們開始教授和出版6Ds?法則相關理論以來,越來越多的培訓組織將這些法則視為經營理念。這本手冊(“怎樣做”部分)收錄了來自世界各地的43 個案例,是6Ds?法則價值的有力證明。
6Ds?法則不僅適用于內部培訓部門,也適用于外部顧問和培訓機構。在案例I.1 中,來自凱撒醫學集團的高級電子課程設計師索娜爾·卡納講述了在6Ds?法則的幫助下,前臺運營改善部門運用點對點的方法,將重點轉移到了績效上。在案例I.2 中,來自新加坡環球培訓公司的首席顧問Cheryl Ong 介紹了她如何運用6Ds?法則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為她的培訓和咨詢工作創造更多競
爭優勢。在案例I.3 中,來自悉尼的獨立績效顧問羅伊斯·艾薩考維茲以6Ds?法則為提綱,向客戶介紹和傳遞了他的價值主張。在案例I.4 中,來自UL 的艾伯托·馬薩切西和一支精英團隊講述了他們運用6Ds?流程持續改善一項國際性培訓項目的故事,而該項目的主題就是持續改善。
6Ds?法則不僅可以用于設計和執行項目,也可以用于全局思考,如涵蓋眾多課程的整體課程設計或完整的職業規劃。在案例I.5 中,來自楊森制藥的管理發展總監塞西爾·約翰遜分享了他和團隊運用6Ds?框架重新設計整個銷售領導課程的經歷。
? 做好準備
本書的目標是為6Ds?法則設計一部易讀易用的指南。你可以從頭開始讀完整本書,但是真正的實踐手冊并不需要你從頭讀到尾,而是在你需要的時候就能派上用場。所以,你可以直接跳到感興趣的部分,或者先瀏覽一遍。
書中的每章、每個案例都是獨立的。
如果你不清楚該從哪里開始,你可以利用6Ds?法則計分卡(見工具I.1)來確定你最需要改善的地方。然后使用6Ds?法則引導表(見工具I.2)找到相關章節、案例研究、工具和行動指南。
還有一種辦法是利用6Ds?法則流程圖(見工具I.3)確定最佳流程。
如果你喜歡,你也可以直接翻到實踐建議匯總部分(見工具I.4),從最適合你的內容開始。
無論你選擇哪種方法,你都會有所收獲。在實踐中,這些收獲可以提升培訓和發展的價值,鞏固你作為戰略伙伴的地位,幫你獲得事業成功。
? 介紹6Ds?法則
實踐6Ds?法則的最佳方式是“團隊合作”,也就是說,組織中的所有學習專家以6Ds?法則理念和理論為基礎,將6Ds?法則應用到培訓設計和執行過程中。在案例I.6 中,泰德·喬伊斯講述了他是如何創造性地把6Ds?法則介紹給德勤學習團隊的。
你可以像泰德一樣,先讓大家去讀《將培訓轉化為商業結果》,然后討論其中的想法和應用。此外,6Ds?公司及其認證機構也可以為學習團隊及其商業伙伴提供定制的6Ds?法則工作坊。Wiley、ATD 和其他機構也開設了對外的工作坊。這些互動、現場和在線工作坊可以帶領學員深入探索6Ds?法則,然后在自己的項目中加以實踐。有關工作坊的開課日期和地點,請瀏覽6Ds?法
則網站(www.the6D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