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是為幫助管理類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企業管理工作者、管理學教師適應當前智能互聯變革需要而寫的,它以系統思維組織管理學的基本理論為架構,由管理要素篇、管理理念篇、管理職能篇和一個案例包組成。本教材有四個主要特點:一是突出管理是管理者與管理對象互動的過程,為此,專設管理對象一章,分析智能互聯時代有效的管理者如何從經濟、技術、社會、生態和治理系統構成的復雜系統視角認識和管理企業;二是專設管理理念篇,強調智能互聯時代企業管理必須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堅持價值創造、科學經營、以人為本、權變與創新、系統優化等五項準則;三是從工業化向智能互聯化變革的視角,論述計劃、組織、激勵、協調、控制、領導等管理職能的實施方法;四是專設由四個綜合案例組成的管理案例包,可作為中國情境下企業管理系統思維訓練和考核的素材。
本教材是為幫助管理類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企業管理工作者、管理學教師適應當前智能互聯變革需要而寫的,它以系統思維組織管理學的基本理論為架構,由管理要素篇、管理理念篇、管理職能篇和一個案例包組成。本教材有四個主要特點:一是突出管理是管理者與管理對象互動的過程,為此,專設管理對象一章,分析智能互聯時代有效的管理者如何從經濟、技術、社會、生態和治理系統構成的復雜系統視角認識和管理企業;二是專設管理理念篇,強調智能互聯時代企業管理必須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堅持價值創造、科學經營、以人為本、權變與創新、系統優化等五項準則;三是從工業化向智能互聯化變革的視角,論述計劃、組織、激勵、協調、控制、領導等管理職能的實施方法;四是專設由四個綜合案例組成的管理案例包,可作為中國情境下企業管理系統思維訓練和考核的素材。
本教材是主要為以下三類讀者寫的。
第一類讀者,是中國數以百萬計的管理類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他們需要一部能夠反映時代要求、就業要求、理論聯系實際的高質量的教材。他們需要知道怎樣管理一個企業,怎樣管理一個部門或一個項目,管理有哪些基本規律和準則,有哪些基本技能,有哪些風險和陷阱。這是一本幫助學生培養系統思維、樹立現代管理理念、掌握管理基本技能的教材。
筆者以系統思維組織全書的邏輯體系,專門編寫了包括中國五個代表性企業的管理案例整合成案例包,幫助學生在案例分析時從歷史到現實、從企業內部到商業生態、從戰略到體制和企業文化相互聯系的角度思考管理問題。
本教材一改傳統管理學教材以管理職能為主要內容的體系架構,專設關于經營管理價值觀及戰略思維、頂層設計的篇章,努力拓寬學生的管理視野和提升學生的管理素養。
第二類讀者,是中國數以千萬計的企業界管理人員。他們面對來自各界眼花繚亂眾說紛紜的管理論著,需要具有獨立見解的、提綱挈領的管理學論著,以幫助他們梳理或辨別管理知識體系。筆者從數以千計的書刊、媒體、研究報告、經驗總結中選取精粹,并在目錄中盡量予以揭示,希望本教材能夠發揮類似管理學手冊的作用,為領導者做正確的事,管理者正確地做事隨時方便地提供參考資料。本教材特別提醒管理者要重視管理對象的分析。
第三類讀者,是中國數以萬計的管理學教師。他們面臨課時壓縮、學生聰明機靈、社會風氣急功近利、成績考核困難等挑戰,需要提供好用的輔助教學工具書。筆者從事管理學教學將近30年,深刻感受到同行的需要。在本教材內容和體例的設計方面,努力滿足同行的需要。除了每章提供的相關案例啟發思考外,教材還專設案例包,配上各章的提示,這既可作為學生選讀的依據、課堂討論的題目,又可直接用作考察學習效果的 試題。
這是一本與眾不同的管理學教材。
(1)探索具有普適意義的管理學原理。本教材大量借鑒西方管理研究成果,努力發揚中國系統思維的優勢,堅持獨立思考,積極探索建立具有普適價值的管理原理體系。本教材提出的獨立見解主要包括:管理原理包括管理要素、管理理念、管理職能三個層次;管理是管理者與管理對象互動的過程,管理者必須從經濟、技術、社會、生態和治理系統功能與運行規律的角度認識管理對象;管理者必須堅持價值創造、科學管理、以人為本、權變創新、系統優化五大理念和準則,必須掌握計劃、組織、激勵、協調、控制、領導知識和技能;在中國語境中,領導不是與計劃、組織等并列的基本職能,而是管理的綜合職能。
(2)力圖適應不同層次需要。讀者既可以通過目錄每章提示各章節目標題快讀、通讀整書的內容,掌握系統的管理原理,又可以根據需要選讀其中一章或幾章,通過每章提供的案例和閱讀材料作深入的思考與研究,形成自己的見解。每章自成體系,相互呼應。
(3)力圖反映工業化與智能互聯化時代企業管理的需要。我們的時代正處于從工業化向智能互聯化轉型的時代,本教材努力提煉適用于工業化與信息化兩化融合時期的管理規律,著重補充反映智能互聯時代企業經營管理新的實踐經驗和理論。編寫的案例力求兼顧傳統行業與新興行業、制造業與服務業,兼顧中外企業、老企業與新創企業。
致謝
在本教材理論體系的形成過程中,我的碩士研究生導師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陳文雅教授、資深教授蔡毓平先生、工業經濟系前任主任李鑒汀教授,以及經營管理教研室的同仁湯樹光副教授、宋蕓副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前副院長陳佳貴教授,豐收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惠湘先生曾給予熱情支持和幫助,筆者難以忘懷。
為探索新的管理學原理體系以及編著本教材,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張小紅教授,北京工商大學何輝副教授,河北農業大學韓福明教授,北京物資學院解進強副教授,浙江大學邢以群教授,魯中管理文化書院院長高可為博士,國才研究院院長雷華博士,北京市西城區領導人才測評中心主任宇長春博士,經濟出版社總編楊世偉教授,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周義君先生、總編輯楊玲,企業家于虎山先生、張軍先生,中國企業聯合會文化工作部主任王建軍博士等給予了熱情鼓勵和大力支持,在此深表崇高敬意和謝意。
為了保持史料的權威性,本教材引用了國內許多管理學名著、學術論文、研究報告及媒體報道,應用了中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特別是華為集團、聯想集團、海爾集團、萬科集團等優秀企業的經驗。在此對管理文獻的作者及相關的企業表示感謝。
在本教材的寫作過程中,我的原秘書肖俊雪女士,我的女兒黃馨瑤及我的太太索桂榮曾協助完成了大量資料收集、文檔錄入和其他支持性工作,謹在此一并表示誠摯的感謝。同時,要衷心感謝清華大學出版社編輯杜星先生及其同事對本教材出版所做的貢獻!
由于時代變化太快,涉及的知識面太寬,盡管本人極盡全力,也難免疏漏,懇請同行及讀者批評指正。
黃津孚
2016年12月16日于北京
黃津孚:1943年生于上海市,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碩士,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級優秀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企業管理現代化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袁寶華企業管理金獎評審專家委員會委員、首都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顧問。曾擔任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MBA教育中心主任、多家公司獨立董事及管理顧問。 黃津孚教授長期從事管理學理論和企業管理現代化的實踐研究,主持完成多項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工業信息化部及企業委托的研究項目,先后為上百家國內大中型企業管理提供管理創新的咨詢指導,公開發表論著200多篇,其中包括《現代企業管理原理》(第1~6版共發行32萬余冊)、《企業管理現代化理論·軌跡·經驗》、《管理創新》、《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管理的視角》、《機遇及機遇管理理論和方法》等,在國內學術界和企業界有較大影響。
黃群慧推薦文 黃津孚教授所著《現代企業管理》既是一本適應時代需要的管理學教材,又是一本富有創意的學術著作。該書建立的包括管理要素、管理理念、管理職能三層次的原理體系,在國內外同類教材中獨樹一幟,符合科學邏輯。該書關于管理對象、管理者、價值創造、科學經營、領導職能等章節,有許多獨立見解。該書理論聯系實際,提供了許多引人思考的案例,值得管理界人士以及大學生們一讀。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理事長 黃群慧研究員 李德成推薦文 黃津孚教授集多年教學理論研究和企業管理創新咨詢的經驗,撰寫了《現代企業管理原理》(第七版),展現了他在管理學方面深厚的理論造詣。該書建立了具有系統思維的管理原理體系,提煉總結了適用于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實踐經驗。相信該書的再版,定會受到廣大企業家的歡迎。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 李德成
第一篇 管 理 要 素
第一章 管理活動及管理原理 3
案例 王師傅的一次管理實踐 3
第一節 管理行為及其評價 4
一、什么是管理 4
二、為什么要重視管理 6
三、管理狀況的評價 8
第二節 管理學是怎樣一門學問 10
一、管理學是屬于高科技的應用學科 10
二、管理學是新興學科:近現代管理學的發展回顧 12
三、企業管理學科的知識體系 16
第三節 管理學原理 18
一、什么是管理學原理 18
二、現代管理學關于原理的新探索 19
三、用系統哲學整合的管理學原理 22
第二章 管理對象企業 26
案例 創辦茶餐廳 26
第一節 企業是一個復雜系統 27
一、不要低估管理對象的復雜性 27
二、企業是一個受控復雜系統 31
三、企業的系統結構與分類 33
第二節 企業各分系統的要素和功能評價 35
一、經濟分系統的要素和功能評價 35
二、技術分系統的要素和功能評價 37
三、企業社會分系統的要素和功能評價 39
四、企業生態分系統及其要素和功能評價 40
第三節 企業各分系統的運行規律及管理要求 43
一、企業經濟系統運行的若干規律及管理要求 43
二、企業技術分系統的若干運行規律及管理要求 45
三、企業社會分系統的若干運行規律及管理要求 47
四、企業生態系統運行的若干規律及管理要求 49
第三章 管理者 52
案例 福特公司創始人及其孫子福特二世 52
第一節 管理者角色、責任及風險 53
一、管理者及管理階層 53
二、管理者的角色 55
三、管理者的地位、責任及風險 58
第二節 企業對管理者的素質要求 60
一、管理人員需要特殊的素質 60
二、現代企業對管理者的普遍要求 61
第三節 管理者的選拔、培養和使用 64
一、管理人員的選拔 64
二、管理人員的培養 66
三、管理人員的使用 67
第四節 管理者的自我管理 68
一、管理者需要加強自我管理 68
二、管理好自己的資源 70
三、管理好自己的情感 72
第二篇 管 理 理 念
第四章 價值創造 77
案例
茅廁大王漢斯·瓦爾如何經營德國大城市廁所? 77
第一節 以價值創造為使命 78
一、全面理解企業創造的價值 78
二、為客戶創造價值 80
三、創造利潤 81
四、承擔社會責任 83
第二節 精益經營 85
一、從精益生產到精益經營 85
二、實施專、精、強的發展戰略 87
三、系統實施精益工程 88
第三節 在波動和競爭環境中創造價值 91
一、提升競爭實力 91
二、以品牌取勝 94
三、在經濟波動中獲取利潤 95
第四節 完善企業治理 96
一、提升企業價值創造力的制度空間 96
二、完善公司內部治理機制 97
三、完善企業外部的治理機制 98
第五章 科學經營 100
案例 紅領集團的業務流程 100
第一節 弘揚科學精神 101
一、堅定科學技術信念 101
二、敬畏科學技術規律 103
三、踐行科學經營的準則 105
第二節 信息和知識管理 108
一、重視調查研究 108
二、加強信息管理 110
三、建立知識管理體系 113
第三節 企業的規范化管理 114
一、管理規范的地位、內容及發展趨勢 114
二、標準化和定額管理 116
三、規章制度建設 119
第四節 在經營管理中采用科學方法和手段 121
一、常用的科學管理方法 121
二、應用智能互聯技術手段 123
第六章 以人為本 126
案例 海底撈的企業文化 126
第一節 全面理解以人為本 128
一、以人為本的內涵 128
二、以人為本的管理標志 129
第二節 人才管理 134
一、樹立科學的人才觀 134
二、制定人才戰略 136
三、吸引與留住人才 137
四、培養和用好人才 139
第三節 企業文化建設 141
一、企業文化及其作用 141
二、企業文化的形成機制 145
三、企業文化的設計、培育與變革 146
第七章 權變與創新 151
案例 殺毒軟件翹首瑞星已銷聲匿跡 151
第一節 權變與創新之道 152
一、建立自覺的權變創新觀 152
二、權變與創新的關系 155
三、權變與創新的原則 157
第二節 變革與創新的歷史軌跡企業管理的演進 159
一、全球視角的管理演進軌跡 159
二、中國企業管理的演進 162
第三節 權變管理 169
一、創業與生命周期管理 169
二、跨文化管理 171
三、競爭戰略與策略 173
第四節 創新管理 174
一、企業創新的內容 174
二、掌握創新規律創新機制 177
三、創新的組織與領導 179
四、創新法則 181
第八章 系統優化 185
案例 中國手機市場誰將勝出 185
第一節 以現代系統理論指導管理實踐 186
一、從樸素系統論到現代系統論 186
二、以系統視野規劃企業經營 189
三、通過協同整合提升企業價值創造力 191
第二節 企業系統的分析評價 193
一、投資項目的系統評價 193
二、企業價值評估 194
三、企業效益及發展潛力分析評估工具 197
第三節 企業系統的優化 200
一、價值鏈網的優化 200
二、企業經營機制的優化 203
三、企業運營系統的優化 206
第三篇 管 理 職 能
第九章 計劃原理 213
案例 寶潔公司管理的數字化革命 213
第一節 計劃的一般理論 214
一、計劃的任務、內容和作用 214
二、計劃的要求 217
第二節 預測 218
一、預測的任務與內容 218
二、預測的可能性與局限性 219
三、預測原理及方法 220
第三節 決策 222
一、決策機制模型 222
二、決策對象與決策信息 224
三、備選方案與決策標準 227
四、決策者與決策方法 228
第四節 規劃與部署 231
一、計劃的銜接與平衡 231
二、計劃的落實、執行與修正 232
第十章 組織原理 235
案例 南車株洲所并購英國丹尼克斯公司 235
第一節 組織的一般理論 237
一、組織及其形成機制 237
二、企業組織的任務、作用與地位 239
三、企業組織的基本要求、實現手段及原則 240
第二節 企業制度與公司組織 244
一、企業制度的類型 244
二、企業制度的選擇與現代企業制度 245
三、公司治理 246
第三節 企業運營體制 249
一、企業運營實體的布局 249
二、企業運營體制的典型模式 251
三、運營體制模式的選擇 255
第四節 業務作業體制 256
一、企業業務作業體制及其類型 256
二、部門設計 257
三、流程設計 259
第十一章 激勵原理 263
案例 工程公司經理們的苦惱 263
第一節 激勵的一般理論 266
一、激勵的作用和現實意義 266
二、激勵的要求 268
第二節 激勵機制 270
一、激勵機制模型 270
二、需要是積極性的本源 271
三、認知是積極性的導向器和調節器 273
四、環境是積極性的干涉變量 275
五、影響積極性的個性因素 276
第三節 激勵的原則和方法 277
一、宣傳和獎勵組織期望的行為 277
二、體現差別、公平待人 278
三、系統設計綜合運用激勵策略 280
四、運用激勵技巧 284
第十二章 協調原理 286
案例 反傾銷中的協同 286
第一節 協調的一般理論 287
一、協調的獨特功能與作用 287
二、協調的價值 288
三、協調在智能互聯時代的管理地位 290
第二節 協調的要求、內容與機制 291
一、協調的要求 291
二、協調的內容 292
三、協調的機制 294
第三節 協調的手段、程序和原則 295
一、協調的基本手段 295
二、協調的程序 297
三、協調的原則 298
第四節 溝通 299
一、溝通的概念與意義 299
二、溝通的機制 300
三、改善溝通的方法 301
第十三章 控制原理 303
案例 豆腐渣工程何其多 303
第一節 控制的一般理論 304
一、控制的概念、作用和地位 304
二、管理控制的要求 305
三、控制的機制和關鍵 306
第二節 控制的方法與手段 308
一、控制標準及其建立 308
二、監督測量與考核評價 309
三、調節干預 310
第三節 控制的原則 312
一、全面控制原則 312
二、分層控制原則 313
三、及時控制原則 313
四、適度控制原則 314
五、鼓勵自我控制原則 315
六、綜合控制原則 315
第四節 全面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體系 316
一、現代企業經營面臨的風險 317
二、企業經營風險管理體系 318
三、企業經營風險控制的方法與策略 320
第十四章 領導原理 325
案例 退伍軍人崔根良 325
第一節 領導行為與領導功能 326
一、領導與管理 326
二、什么時候需要領導 328
三、領導者的任務與角色 330
第二節 領導力 333
一、領導力概念及其測量 333
二、領導力的來源領導機制 333
三、提高領導力(效能)的途徑 335
第三節 領導方式與領導藝術 338
一、領導行為理論 338
二、領導權變理論 339
三、領導藝術 341
案例包 344
案例1任正非領導華為堅持走自己的路 344
案例2萬科股權之爭 347
案例3聯想在急流勇進 350
案例4海爾不斷探索經營新路子 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