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對旅游景區管理的理論演進與實踐創新進行梳理,深入闡述了旅游景區開發規劃、運營管理、營銷管理的相關理論;從旅游景區分類管理的角度,對遺產型旅游景區的開發管理(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文化遺產景區、自然保護區、地質公園)與開發型景區的開發管理(主題公園、旅游度假區、旅游綜合體)進行了深入研究,概括出了各類旅游景區獨特的管理模式;并具體介紹了5種典型的旅游景區管理模式:長白山治理創新模式、華僑城開發創新模式、呀諾達精細化管理模式、云臺山整合營銷模式、田子坊合作治理模式;*后,分析了國內外景區的低碳化、創意化、智慧化、功能創新與制度創新的發展趨勢。 本書面向普通高等學校旅游管理專業的本科生,同時也可作為旅游從業人員和研究人員了解及研究旅游景區管理的參考用書。
第壹章 導論 1
第壹節 旅游景區的概念 1
一、旅游資源 1
二、旅游景區 1
三、旅游目的地 3
第二節 旅游景區的構成要素與特征 3
一、旅游景區的構成要素 3
二、旅游景區的特征 5
第三節 旅游景區的分類 7
第四節 旅游景區的管理模式分類 8
第二章 旅游景區管理前沿 11
第壹節 旅游景區定義與分類的發展 11
一、旅游景區定義 11
二、旅游景區分類 12
第二節 新一代人的市場需求 12
一、X、Y、Z三代人的界定 13
二、X、Y、Z三代人的特征 13
三、X、Y、Z三代人對旅游景區的要求 14
第三節 旅游景區管理者面臨的挑戰 15
一、中外旅游景區管理者面臨的挑戰 16
二、對管理者能力的要求 16
第四節 旅游景區管理理論演進 17
一、旅游景區管理的主要任務 17
二、旅游景區管理體系 18
三、旅游景區管理新思維 20
第五節 中國旅游景區管理的實踐創新 22
一、5A級旅游景區摘牌—旅游景區評級動態化管理 22
二、旅游景區生態認證—生態旅游興起 22
三、旅游景區免門票—旅游“門票”經濟轉型 23
四、呀諾達之變—旅游景區資本運作 24
五、復星購買地中海俱樂部—中國企業走出去 25
六、迪士尼上海開園—外國主題公園落地中國 25
七、萬達戰略—文化旅游綜合體崛起 26
第六節 旅游景區管理的地格基礎論與體驗過程論 27
一、地格基礎論 27
二、體驗過程論 30
第三章 旅游景區開發規劃 32
第壹節 旅游景區開發前期 32
一、旅游景區開發的影響與調控 32
二、旅游景區開發的可行性研究 34
三、旅游景區開發的資金籌劃 36
第二節 旅游景區規劃基礎 38
一、旅游景區規劃目的與原則 38
二、旅游景區規劃分類 39
三、旅游景區規劃流程 40
第三節 旅游景區產品配置 41
一、產品配置的一般規律 41
二、開發型景區產品配置 46
三、遺產型景區產品配置 52
第四節 旅游景區空間規劃 60
一、選址 60
二、布局 62
第四章 旅游景區運營管理 70
第壹節 日常服務管理 70
一、旅游景區接待服務管理 70
二、旅游景區商業服務管理 71
第二節 環境容量管理 73
一、容量極值管理 73
二、容量管理模式 76
三、容量調控管理 82
第三節 旅游解說管理 83
一、旅游解說概述 83
二、旅游解說系統要素 85
三、旅游景區解說規劃 93
第四節 游客管理 97
一、游客管理原則 97
二、游客管理手段 98
三、游客管理具體策略 99
第五節 景區標準化管理 102
一、旅游標準化體系 102
二、景區標準管理 105
三、分類示范管理 108
四、綠色景區標準管理 109
第六節 安全管理 111
一、旅游安全 111
二、旅游安全管理 113
三、旅游危機管理 115
第五章 旅游景區營銷管理 119
第壹節 旅游景區形象營銷 119
一、旅游形象與形象形成 119
二、旅游景區形象定位 120
三、地格與旅游景區形象營銷 121
第二節 旅游景區品牌營銷 123
一、旅游景區品牌 123
二、旅游景區的品牌經營策略 125
三、玉龍雪山的品牌建設與營銷 127
第三節 旅游景區節事營銷 127
一、景區節事概述 127
二、旅游景區節事營銷策略 129
三、天門山節事策劃與營銷 132
第四節 旅游景區創新營銷 133
一、“互聯網+”的景區創新營銷 133
二、新科技手段的景區創新營銷 135
三、傳統媒體的景區升級營銷 138
第六章 遺產型景區開發與管理 141
第壹節 風景名勝區 141
一、管理概述 141
二、管理要點 143
第二節 森林公園 147
一、管理概述 147
二、管理要點 149
第三節 地質公園 153
一、管理概述 153
二、管理要點 155
第四節 自然保護區 160
一、管理概述 160
二、開發利用與管理要點 163
三、可持續發展 166
第五節 文化遺產景區 166
一、中國文化遺產管理體制現狀 166
二、文化遺產旅游資源的保護與開發 168
三、歷史文化名城的開發與管理 172
四、歷史文化名鎮(村)的開發與管理 178
五、依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景區開發與管理 180
第七章 開發型景區開發與管理 185
第壹節 主題公園 185
一、發展概述 185
二、開發管理策略 190
第二節 旅游度假區 193
一、發展概述 193
二、開發管理策略 196
第三節 旅游綜合體 199
一、發展概述 199
二、旅游綜合體的基本特征 200
三、發展案例 201
第八章 旅游景區治理模式創新—長白山 204
第壹節 長白山發展歷程 204
一、自然勝地長白山 204
二、長白山管理體制沿革 204
第二節 綜合治理模式 206
一、條塊分割的管理痼疾 206
二、從條塊分割走向綜合管理 206
第三節 “人工巡護+智能科技”的資源保護模式 208
一、長白山國jia*級自然保護區概覽與功能分區 208
二、長白山保護區保護體制 209
三、信息化高科技手段與傳統人工巡護相結合 209
第四節 “標準+精細”的運營模式 210
一、政府主導、企業化運作 210
二、“以自然保護區為核心的旅游目的地”的發展結構 210
三、景區管理:“標準+精細”的運營管理 212
第五節 管委會體制運轉績效初現 213
一、布局科學、系統完備的規劃體系 213
二、助力旅游發展 214
三、居民實現增收,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214
四、促進自然保護與開發 215
第九章 旅游景區開發模式創新—華僑城 217
第壹節 華僑城發展概況 217
一、華僑城集團簡介 217
二、旅游地產開發 217
三、主題公園進化論 217
第二節 華僑城開發模式 219
一、“旅游+地產”成片綜合開發模式 219
二、歡樂谷連鎖模式 220
三、理念創新 224
四、未來—“文化+旅游+城鎮化”與“旅游+互聯網+金融” 225
第三節 旅游產業融合—景區開發的新途徑 225
一、旅游產業融合的概念與類型 225
二、旅游產業融合的動力 226
三、旅游產業融合的途徑 227
第十章 旅游景區精細化管理—呀諾達 229
第壹節 呀諾達的發展歷程 229
一、先保護評價,后總體規劃 229
二、汗水意志澆灌助力景區建設 231
第二節 呀諾達產品的開發與創新 231
一、“四大”“三高”“文化”“精品” 232
二、觀光、休閑、度假三代產品升級 234
第三節 呀諾達的經營與管理 235
一、員工:軍事化管理 236
二、游客:感動服務 237
第四節 呀諾達的營銷與推廣 238
一、“三道圓融”關系營銷 238
二、政治營銷—政府社區一家親 238
三、全員營銷—呀諾達,我們一起微笑 239
四、顧客營銷 239
第十一章 旅游景區整合營銷—云臺山 242
第壹節 云臺山的發展歷程 242
一、云臺山的概況 242
二、云臺山的歷史沿革 242
第二節 云臺山的整合營銷 244
一、“以人為本”的營銷理念 244
二、市場營銷的品牌化 244
三、精細化的服務營銷 247
四、綠色營銷 248
第三節 云臺山經驗 249
一、景政合一,整合優勢“集中”抓 250
二、精品化建設,創一流旅游環境 250
三、精準化營銷,旅游品牌深入人心 250
四、深入挖掘,不斷創新 251
第十二章 旅游景區合作治理模式—田子坊 252
第壹節 田子坊發展概況 252
一、城市更新中的歷史老城區 252
二、石庫門里弄時期的廠居混雜 252
三、里弄工廠時期的國有化與混雜使用 253
四、創意休閑街區時期的商居混雜 254
第二節 田子坊自下而上的自組織管理 255
一、利益相關者的自組織管理結構 255
二、社區居民的自主參與 257
三、基層政府的引領協調 257
四、社會精英的幫扶影響 258
五、現實的弊端與問題 259
第三節 田子坊政府主導的合作治理模式 259
一、政府主導的公共服務管理 259
二、政府嵌入的合作治理模式 261
三、合作治理的政府改進策略 263
四、田子坊模式啟發 264
第十三章 國內外發展趨勢 266
第壹節 旅游景區低碳化 266
一、景區低碳化的發展趨勢 266
二、景區低碳化發展的基本方法 267
三、發展案例 268
第二節 旅游景區創意化 272
一、文化創意與旅游走向融合 272
二、景區創意化發展的形式 274
第三節 旅游景區智慧化 276
一、景區智慧化發展趨勢 276
二、智慧景區的構建方式 278
三、功能體系 281
四、發展案例 282
第四節 旅游景區功能創新 283
一、城市旅游功能區探索 283
二、工業區旅游功能轉型建設—北京一號地藝術園區 285
三、居住區旅游功能轉型探索—成都寬窄巷子 286
四、商居混雜區的旅游提升改造—北京大柵欄 288
五、城市旅游創新的發展展望 289
第五節 旅游景區制度創新 290
一、國家公園的體制探索 290
二、森林公園的公益性探索 292
三、世界遺產的服務創新 294
四、遺產型景區經營與管理方向 295
后記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