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建立一個更為科學的內容體系以適應無機化學實驗教學的新需要,編者對本書第一版進行了修訂,修改完善了原有內容,擴充提升了綜合與設計性實驗。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緒論、實驗室常識、實驗基礎知識、基本操作訓練實驗7個、基本理論及常數測定實驗10個、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質實驗7個、提純、提取和制備實驗10個、綜合性實驗12個、設計性實驗8個。
本書第二版傳承了第一版微型實驗體系的特點,同時具有以下新的特色:
1。新編的綜合與設計性實驗是以“既反映學科進展,又可微型化、可實施”為基本原則,同時兼顧實用性、趣味性,從新近報道的研究成果篩選凝練而成,內容涵蓋了新材料、新特性、新方法、新技術及新應用,如納米管、稀土發光、室溫固相反應、低熱固相合成、微波反應、超聲化學、無機環保阻燃劑、無磷洗滌助劑等;
2.為便于學生能更充分地了解相關背景和更好地理解實驗原理、方法,并引導學生學會查閱資料、跟蹤進展,新編實驗的指導書中附有基本參考文獻;
3.為了拓展學生專業視野,新編實驗的指導書中還附有旨在簡介相關前沿性研究領域或技術方法的“閱讀材料”。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化學、化工、材料、環境及相關專業的無機化學實驗教材或教學參考書。
讀者對象: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化學、化工、材料、環境及相關專業的無機化學實驗教材或教學參考書。
緒論
一、本教材實驗體系的特點與教學應用效果
1.特點
2.教學應用效果
二、無機化學實驗的學習要求
1.明確實驗目的
2.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附:實驗報告格式示例5實驗室常識
一、學生實驗守則
附:值日生職責
二、無機化學實驗中的安全操作和事故處理
三、化學試劑的規格10實驗基礎知識
一、常用儀器介紹
二、基本操作技術
1.玻璃儀器的洗滌
緒論
一、本教材實驗體系的特點與教學應用效果
1.特點
2.教學應用效果
二、無機化學實驗的學習要求
1.明確實驗目的
2.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附:實驗報告格式示例5實驗室常識
一、學生實驗守則
附:值日生職責
二、無機化學實驗中的安全操作和事故處理
三、化學試劑的規格10實驗基礎知識
一、常用儀器介紹
二、基本操作技術
1.玻璃儀器的洗滌
2.化學試劑的取用
3.加熱方法
4.玻璃加工操作
5.氣體的發生、凈化、干燥和收集
6.蒸發濃縮與重結晶
7.溶液與沉淀的分離
8.移液管、容量瓶和滴定管
9.用試紙檢試溶液及氣體的性質
10.試管的使用
三、常用精密儀器及其使用方法
1.實驗室常用稱量儀器
2. 25型酸度計
3. pHX.3C型酸度計
4. DDS.11A型電導率儀
5. 721型分光光度計
6.阿貝折光儀
7.動槽式(福廷式)水銀氣壓表
四、誤差與數據處理
1.測量中的誤差
2.有效數字
3.化學實驗中的數據表示與處理
實 驗 內 容
第一部分基本操作訓練實驗
實驗1酒精噴燈的使用、簡單玻璃加工和洗瓶的安裝
實驗2分析天平的使用及摩爾氣體常數的測定
實驗3溶液的配制
實驗4氯化鈉的提純
實驗5硫酸亞鐵銨的制備
實驗6酸堿滴定
實驗7水合硫酸銅結晶水的測定
第二部分基本理論及常數測定實驗
實驗8化學反應速率、級數與活化能測定
實驗9單、多相離子平衡
實驗10氧化還原反應
實驗11醋酸電離常數的測定
實驗12I-3I2+I-體系平衡常數的測定
實驗13電導法測定硫酸鋇的溶度積常數
實驗14分光光度法測定[Ti(H2O)6]3+、[Cu(H2O)6]2+和[Cu(NH3)6]2+的分裂能
實驗15磺基水楊酸合鐵(Ⅲ)配合物的組成與穩定常數的測定
實驗16折射法測定硅酸鎂組成
實驗17簡單分子(或離子)的結構和晶體結構模型
第三部分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質實驗
實驗18s區重要化合物的性質
實驗19p區重要非金屬化合物的性質
實驗20p區重要金屬化合物的性質
實驗21d區重要化合物的性質(一)
實驗22d區重要化合物的性質(二)
實驗23ds區重要化合物的性質
實驗24配位化合物
第四部分提純、提取和制備實驗
無機合成方法簡述
實驗25硝酸鉀的制備、提純及其溶解度的測定
實驗26硫酸銅的提純
實驗27從紫菜中提取碘
實驗28氧化鐵黃和鐵紅的制備
實驗29從“鹽泥”制取七水合硫酸鎂
實驗30四碘化錫的制備及其最簡式的確定
實驗31四氯化錫的制備
實驗32離子交換法制取碳酸氫鈉
實驗33高錳酸鉀的制備
實驗34六氯合鉛(Ⅳ)酸銨的制備
第五部分綜合性實驗
實驗35硫代硫酸鈉的制備和應用
實驗36三草酸根合鐵(Ⅲ)酸鉀的合成及性質
實驗37硫酸二氨合鋅的制備和紅外光譜測定
實驗38K3Fe(CN)6與KI的室溫固相反應
實驗39低水合硼酸鋅的合成與阻燃性能試驗
實驗40水滑石的合成與陰離子交換性能
實驗414A沸石的合成與陽離子交換性能測定
實驗42過碳酸鈉的合成與活性氧含量測定
實驗43聚合氯化鋁的制備與凈水效果試驗
實驗44共沉淀法制備ZnO∶Eu紅色熒光粉
實驗45氫氧化鑭和氧化鑭納米管的制備
實驗46無溶劑微波法合成meso.苯基四苯并卟啉鋅
第六部分設計性實驗
實驗47離子的鑒定和未知物的鑒別
實驗48氯化銨的制備
實驗49堿式碳酸銅的制備
實驗50納米氧化鋅的制備和紫外可見吸收特性測定
實驗51由廢鐵屑制備三氯化鐵試劑
實驗52印制電路板酸性蝕刻廢液的回收利用
實驗53由廢干電池制取氯化銨、二氧化錳和硫酸鋅
實驗54無機化學實驗廢液的初步處理179附錄
附錄一常見離子的鑒定方法
1.常見陽離子的鑒定方法
2.常見陰離子的鑒定方法
附錄二常用物理化學常數表
1.不同溫度下水的飽和蒸氣壓
2.不同溫度下無機化合物和有機酸的金屬鹽在水中的溶解度
3.實驗室常用酸、堿濃度
4.某些酸、堿的離解常數
5.難溶化合物的溶度積
6.標準電極電勢(298.15K)
7.金屬配合物累積生成常數(離子強度為0,溫度為293~298K)
附錄三常用酸堿指示劑
附錄四特殊試劑的配制
參考書目
本書常用的玻璃儀器和階梯式試劑架
元素周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