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第3版)/“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旅游類專業教材系列》遵循職業教育教學及旅游文化的時代性與創新性特點,理論知識以“必需”和“夠用”為度,以“實用”與“技能”為標準,通過點面結合的具體文化形態,系統介紹旅游文化的理論基礎,通過生動、新鮮的教學設計、教學建議、文化寶庫知識、案例閱讀、相關思考、話題討論、實踐訓練等引導學生積極進入課程學習,使教學更具針對性、實用性,更加貼近社會需要和切合職業崗位需求標準,使學生能夠全面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的基本知識與理論,并能在實踐中靈活運用,達到認知與實踐并重的教學目標。
《旅游文化(第3版)/“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旅游類專業教材系列》共分10章:旅游文化概述、旅游歷史文化、旅游建筑文化、旅游園林文化、旅游飲食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民間工藝文化、旅游聚落文化、旅游文學藝術、旅游宗教文化。同時還編寫了與教材配套的同步練習冊、教學課件、課程實訓指導書,為師生提供了課堂內外較為實用的教學素材。
《旅游文化(第3版)/“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旅游類專業教材系列》可供職業教育旅游專業學生作為教材使用;亦可作為一般旅游從業者、旅游愛好者的教材、自學考試、學習用書,以及各旅游企業的培訓與進修教材。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旅游文化概述
1.1 旅游文化
1.1.1 旅游文化定義及其三大類型
1.1.2 旅游與文化的關系
1.1.3 中國旅游文化的種類及特征
1.2 旅游文化與中國旅游業的關系
1.2.1 旅游文化是中國旅游業發展的基石
1.2.2 中國旅游業的發展對旅游文化的創新要求
第2章 旅游歷史文化
2.1 中國歷史文化概述
2.1.1 原始社會
2.1.2 奴隸社會
2.1.3 春秋戰國時期
2.1.4 秦至清(鴉片戰爭前)的封建社會時期
2.1.5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期
2.2 中國歷史文化常識
2.2.1 朝代和國號名稱的主要由來
2.2.2 帝王、皇族、皇戚稱謂與帝王的號
2.2.3 天干、地支與歷法、四時、節氣、候、時辰
2.2.4 陰陽、五行、八卦與生肖
2.2.5 科舉制度與十三經、四書五經
2.2.6 姓、氏、名、字、號與避諱一
第3章 旅游建筑文化
3.1 中國建筑文化概述
3.1.1 中國古代建筑的現代價值
3.1.2 中國建筑史源流
3.1.3 中國古代建筑主要特點
3.2 中國宮殿建筑文化
3.2.1 宮殿的布局
3.2.2 宮殿外陳設
3.2.3 中國現存的古代皇宮
3.3 中國民間建筑文化
3.3.1 中國民間建筑特點
3.3.2 中國民間建筑構成
3.3.3 中國民居建筑例證
3.4 中國古代建筑文化中的封建等級思想
3.4.1 中國古代的建筑思想
3.4.2 森嚴的等級制度
3.4.3 古建筑中的封建迷信色彩
第4章 旅游園林文化
4.1 中國古代園林的起源與發展
4.1.1 漢以前以帝王貴族狩獵苑囿為主體時期
4.1.2 魏晉南北朝山水園奠基時期
4.1.3 隋唐風景園林全面發展時期
4.1.4 兩宋造園更為普遍時期
4.1.5 明、清古代園林發展高峰時期
4.2 中國古代園林的分類與特點
4.2.1 中國園林的分類
4.2.2 中國園林的特點
4.3 中國園林造園要素
4.3.1 筑山
4.3.2 理水
4.3.3 建筑營造
……
第5章 旅游飲食文化
第6章 旅游民俗文化
第7章 民間工藝文化
第8章 旅游聚落文化
第9章 旅游文學藝術
第10章 旅游宗教文化
參考文獻
附錄1 全國歷史文化名城目錄
附錄2 歷史文化名鎮目錄
附錄3 歷史文化名村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