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研究并回答了工作組織中的個體、群體行為模式是怎樣的, 他們之間如何互動, 個性如何影響工作績效, 如何激勵員工, 如何應對組織的環境變化進行組織變革等。本書詳細論述并分析了組織中的各種現象, 其內容包括組織行為學概述, 知覺、歸因理論與個人決策, 個性與心理測驗, 價值觀與態度, 激勵理論及其應用, 群體心理與行為, 管理溝通, 權力與政治, 領導理論, 組織文化, 組織變革與發展, 員工心理健康共12章。
《組織行為學簡明教程(第3版)》是《組織行為學》(陳國海,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4版)的精簡版,旨在為我國全日制普通院校和職業院校經濟管理類本專科專業課程、選修課、網絡課程、自學考試課程和企業員工自學而作。
《組織行為學簡明教程(第3版)》是《組織行為學》(陳國海,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4版)的精簡版,旨在為我國全日制普通院校和職業院校經濟管理類本專科專業課程、選修課、網絡課程、自學考試課程和企業員工自學而作。本書第1版自出版以來,深受廣大院校的老師,尤其是教授網絡課程老師的喜愛。筆者為了讓本書的實用性和適用性增強,在第3版中,除了注意每章節的正文內容少而精外,還在正文之后增加了思考練習題、心理測試、管理游戲、案例分析以及討論辯論題等內容,以使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增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性。在編寫過程中,筆者力求在以下六個方面做出特色。
第一,內容簡潔,科學嚴謹。
本書對每章正文的理論闡述盡量做到“少而精”。正文后面的例證、案例、心理測試、管理游戲等內容都經過精心挑選,嚴格控制數量和質量。除簡明扼要外,本書還注意內容的科學嚴謹性,仔細推敲每部分內容的科學性以及邏輯順序的合理性。
第二,例證說明,通俗易懂。
本書在每個章節中都適當采用一些例證來說明相應的概念、原理和方法。這些例證占用了正文的部分版面,內容通俗易懂,旨在介紹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管理心理和組織行為的某個方面的事件和具體做法,能夠較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接受教材所闡述的概念、原理和方法,這些例證對于缺乏企業實踐和工作經驗的高校學生而言有很大啟發,對具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企業員工也有借鑒作用。除主要介紹國有大中型企業、外資企業或者跨國公司的例證外,本書還介紹了一些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來自中小企業的真實例證。限于篇幅,例證的數量每章控制在8~12個。
第三,思考練習,作業布置。
本書在每章正文之后均提供了相應的思考練習題,題型包括簡答題、是非判斷題、單項選擇題和多項選擇題等。課堂上,教師可以有效地通過習題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有助于學生自我檢查對本書內容的掌握情況。本書還從理論結合實際的角度設計了作業。教師可布置作業,學生課后完成調研或者作答之后提交評分,作為總評成績的一部分。本書末尾附上了所有的是非判斷題、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及部分管理游戲的參考答案。
第四,心理測試,管理游戲。
本書在每章正文之后都提供了相關的心理測試,供學生自測或教師教學時使用。每種心理測試盡量注明完成該測試大約所需要的時間,師生在使用時可根據需要和時間加以選擇。本書提供的心理測試內容比較新穎,經過筆者的測試和修訂,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并盡量提供相應的常模,供解釋測試結果時參考。
體驗教學是管理學科教學的一種重要方法。本書在貫徹體驗教學方式的時候,力求采用游戲、情景模擬、角色扮演、戶外拓展等多種形式的身心互動,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充分體悟組織行為學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規律。本書盡量在每章正文之后提供與本章內容相關的管理游戲,教師可根據場地、器材和時間來靈活選擇開展。如果對教學中使用的某個管理游戲不熟悉,應該認真閱讀游戲規則,并且在課前精心準備,還可進行必要的預演。
第五,案例分析,討論辯論。
本書中選用的案例主要根據知名企業的案例改編而成,力求簡潔短小,每個案例盡量不超過兩千字。案例可供課堂或者課后討論。課前可要求學生預習,使學生熟悉案例的背景材料和內容,這樣有利于節約課堂討論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限于篇幅,每章只提供一個案例。對案例分析,筆者要求學生做到:(1)理論聯系案例,運用所學理論分析案例;(2)緊扣所討論的問題和案例實際,避免泛泛而談;(3)自圓其說,邏輯條理清晰。
根據每個章節的熱點、難點、興趣點,每章正文之后盡可能提供了討論辯論題。教師授課時可重點圍繞這些問題組織學生展開討論或者辯論。辯論時可將整個班級或者部分同學分為正方和反方,教師或者選舉出來的學生則作為主席或者協調人。這些討論題或辯論題還可以放到局域網,讓師生參加線上討論。
第六,從我做起,學以致用。
這主要是針對當前工商管理畢業生“眼高手低”“理想化”“知行脫節”“缺乏實際工作經驗”的現狀而提出來的一個課題。結合“組織行為學”這門課程,本書首先結合大學生生活、學習、實習、社團活動及勤工儉學和高校管理的實際,設計相應的例證、思考練習題和討論辯論題。思考練習題專門設置了“學以致用”題型,這種題型可以作為學生的課外作業,也可以供課堂討論。其次注意在正文內容上,增加如何將現有理論和知識應用到實際中的方法指導,如第五章“如何應用內容型激勵理論”“構建有效的激勵系統”“激勵理論的跨文化適用性”,第七章“有效溝通和改善溝通”。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這些環節,使學生活學活用,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課程教學和培訓的實際效果。
因為版權問題,第3版僅提供了兩個教學錄像(三個和尚的故事和海爾砸冰箱—質量意識)。
清華大學出版社網站(http://www.tup.com.cn)提供本書的PPT課件和樣章,供有需要的教師、學生和讀者參考使用。因內容所限而無法寫入本書的一些資料(包括教學大綱、考試大綱、優秀成果展示、論文、調查報告、例證、管理游戲、專題索引、考試試卷、單元測驗題、習題解答、圖片、推薦閱讀書目、參考文獻、經典實驗和研究、個別錄像資料、推薦網站、教學錄像、講座),教師在使用本書的過程中如有需要,可與筆者交流(電子郵箱地址為gdhrs@vip.163.com)。
本書主要由陳國海教授/博士獨立撰寫和統稿。曾對本書的編寫提供幫助的人員有袁賽、湯玲、李逸曼、鄭鳳云、鐘惠芳、彭逸娜、陳彥奇、陳振祿、潘濤、陳思璇、陳新祿、潘麗英、陳順祿、蘇文祿等。在此,筆者對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陳國海
廣東省人力資源研究會秘書長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商學院教授
香港大學哲學博士
2017年6月1日
陳國海,教授,香港大學博士。現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系主任,廣東省人力資源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美國人力資源管理學會和國際幽默學會會員,廣東金融學院客座教授,廣州市政府重大行政決策論證專家和廣州市婦女兒童工作智庫專家,廣東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組織行為學”主持人。主要研究方向為:人力資源管理與服務、企業教練技術、組織行為與員工培訓、幽默心理學。曾出版《組織行為學》(廣東省精品教材)等教材10余部,《中國企業教練技術》、《幽默領導》、《幽默減壓》等專著10余部,并在HUMOR、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心理科學》、《中國心理衛生雜志》、《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等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90余篇,其中,10余篇被SSCI檢索(*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