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指導》編寫參照了建設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要求的實驗教學模式,將實驗項目分成基本實驗操作、基礎訓練型實驗、綜合提高型實驗及研究應用型實驗四個板塊,分別介紹了21項實驗內容。在實驗內容的選取上,既考慮到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科本身的要求,又力求貼近臨床醫學實踐和醫學科研相關知識,在深度和難度上遵循從易到難、從基礎生物化學到分子生物學的逐漸過渡。這種安排能較好地使初學者打好實驗操作基礎、逐步提高操作技能、熟練掌握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所要求實驗技能,并擁有初步科研能力。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指導》可以作為高等醫學院校各專業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教材,各校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取舍;也可以作為研究生實驗教材或科研工作人員參考用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是高等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基本實驗操作及實驗技能的主要手段,是培養學生養成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是學生后續專業技能學習與提高的必要基礎,因此為適應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要求,為配合科學出版社《生物化學》(案例版,第2版)理論教材教學,結合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實踐的實際情況,組織編寫了這本實驗教材。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是高等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基本實驗操作及實驗技能的主要手段,是培養學生養成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是學生后續專業技能學習與提高的必要基礎,因此為適應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要求,為配合科學出版社《生物化學》(案例版,第2版)理論教材教學,結合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實踐的實際情況,組織編寫了這本實驗教材。
本教材共分為四章。第一章是基本實驗操作,重點介紹了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的基本實驗操作、動物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術;第二章為基本訓練型實驗,主要以實驗訓練為目的,以經長期教學實踐,證明對醫學院校學生理解醫學各學科理論體系有很好輔助作用的實驗項目為主要內容;第三章是綜合提高型實驗,主要是進一步提高學生實驗技能、提高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第四章為研究應用型實驗,主要是檢驗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綜合能力,通過這章實驗訓練,有助于提高醫學院校學生靈活自如應用實驗來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
本教材的編寫均由長期從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教學的中青年教師執筆,他們有著較為豐富的實驗教學經驗,能與時俱進地更新實驗教學理念、手段及內容,將他們的教學感受及經驗有機地融入教材,能幫助學生更容易地掌握實驗要點,以規范學生的操作。雖然本教材編寫的實驗數量不多,但力求將每個實驗寫透徹,同時還通過增加與實驗相關的上、下游知識,增加學生學習興趣點,對理論教材是一個有益的補充。
本教材不僅適合醫學院校各專業本科學生使用,也可供研究生、相關專業的科研、教學及技術人員參考。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時間緊,教材中不當或錯誤之處懇請同行專家和使用者批評指正,以便再版時修正完善。
第一章 基本實驗操作
實驗一 基本實驗操作
實驗二 動物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術
第二章 基礎訓練型實驗
實驗三 凝膠過濾法分離蛋白質
實驗四 考馬斯亮藍染色法測定蛋白質濃度
實驗五 醋酸纖維素薄膜電泳分離血清蛋白質
實驗六 Hanes作圖法測定兔血紅細胞過氧化氫酶Km值
實驗七 血清總膽固醇濃度測定
實驗八 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活性測定(賴氏法)
實驗九 改良J-G法測定血清膽紅素
實驗十 血清葡萄糖濃度測定
第三章 綜合提高型實驗
實驗十一 小鼠肝組織DNA的提取及鑒定
實驗十二 TRIzol試劑法提取總RNA
實驗十三 質粒DNA的轉化
實驗十四 質粒DNA的制備
實驗十五 DNA的限制性內切酶酶切分析
實驗十六 RT-PCR
實驗十七 外源基因在大腸埃希菌中的誘導表達
實驗十八 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分離蛋白質
實驗十九 免疫印跡檢測
第四章 研究應用型實驗
實驗二十 實驗討論課
實驗二十一 文獻綜述訓練
參考文獻
(六)實驗討論
實驗討論部分是最能體現實驗者專業理論知識、實驗觀察能力、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能力的精華部分。一篇實驗報告、一篇科研論文寫得水平高低與討論部分密切相關。所以,實驗討論對整個實驗報告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實驗者提高實驗能力的重要方面。
初學者經常遇到的問題就是討論不知道寫些什么?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了解科研論文討論都寫哪些內容。
科研論文的討論一般從實驗目的開始,為探討……分析了……得到了……用簡單幾句話從目的過渡到實驗結果;然后,對結果進行陳述,闡述如何得到自己的結論;接著將自己的結論與文獻的相關結論進行比較,哪些文獻是支持自己的結論,哪些文獻是與自己的結論相對立,并需要簡明扼要地說明其中的原因;再接著,要指出自己論文中存在的主要不足,分析造成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可能的話應寫出如何避免;最后對自己的論文作一個適當的評價,這個評價要與論文的結論相呼應。
實驗報告的討論部分其實與科研論文的討論思路上大致是相同的,只是在討論自己的結論時,一般很少與文獻作比較,可與同時做實驗的其他實驗者的結論進行比較,分析相同或不同的原因。另外,實驗報告的討論部分還可對整個實驗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進行討論與分析,可以寫出對實驗的感受和印象,也可以寫實驗者認為最值得注意的地方等,所以實驗報告的討論比科研論文的討論范圍更廣。
剛開始寫討論會遇到不知寫什么的問題,就像小學生開始學寫作文一樣,好像沒有內容可寫,但堅持下去,慢慢地可寫的內容就多了。寫不好沒有關系,堅持寫,每次實驗都認真寫,認真體會和感受,經過幾次實驗后,就會發現自己的討論有進步了,越寫越好。實驗報告最好在做完實驗后及時書寫,這樣對實驗的印象感受還比較深,寫討論會容易一些。